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8)
2023(7475)
2022(6456)
2021(6034)
2020(5371)
2019(12503)
2018(12266)
2017(24025)
2016(13405)
2015(15672)
2014(16002)
2013(16258)
2012(15281)
2011(13511)
2010(13855)
2009(13041)
2008(13388)
2007(12153)
2006(10332)
2005(9215)
作者
(39198)
(32996)
(32687)
(31517)
(20808)
(15683)
(15264)
(12816)
(12152)
(11729)
(11054)
(10918)
(10564)
(10488)
(10348)
(10280)
(10209)
(9700)
(9458)
(9423)
(8222)
(8145)
(7994)
(7522)
(7415)
(7406)
(7334)
(7217)
(6694)
(6686)
学科
(55853)
经济(55803)
管理(41241)
(39887)
(31236)
(30528)
企业(30528)
方法(28116)
数学(25078)
数学方法(24882)
(18435)
中国(16483)
(13672)
财务(13655)
财务管理(13597)
财政(13539)
(13031)
企业财务(12896)
农业(12327)
地方(12212)
(11482)
(11051)
业经(10441)
(10383)
贸易(10378)
收入(10229)
(10057)
(9134)
银行(9112)
(8467)
机构
大学(195153)
学院(193458)
(83609)
经济(81884)
管理(73954)
研究(66221)
理学(63371)
理学院(62671)
管理学(61715)
管理学院(61329)
中国(50803)
(47860)
(40907)
科学(39747)
(34849)
(34346)
财经(33596)
研究所(31128)
中心(30985)
(30379)
(30280)
业大(28572)
农业(26921)
经济学(26687)
北京(25903)
财经大学(24490)
经济学院(24366)
(24092)
师范(23871)
(23243)
基金
项目(123606)
科学(95758)
研究(90491)
基金(89303)
(77326)
国家(76681)
科学基金(64755)
社会(57297)
社会科(54222)
社会科学(54201)
(47751)
基金项目(47302)
教育(41519)
自然(40534)
(40105)
自然科(39572)
自然科学(39556)
自然科学基金(38854)
编号(37561)
资助(37245)
成果(32051)
(28244)
重点(27895)
(26205)
课题(25291)
(24898)
科研(24198)
教育部(24160)
国家社会(23944)
(23894)
期刊
(91245)
经济(91245)
研究(59260)
(43486)
中国(38402)
学报(30737)
(30641)
科学(26816)
管理(24212)
大学(23177)
学学(21891)
农业(20113)
财经(17397)
(17321)
金融(17321)
教育(17040)
技术(15697)
经济研究(15604)
(14948)
业经(13652)
问题(12638)
(10919)
财会(10810)
图书(10666)
会计(10434)
(10337)
(10220)
技术经济(10166)
统计(9990)
理论(9592)
共检索到29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欣  苏彩玲  
2007年以来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进入下滑通道,2012年中央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比为47.9%,达到分税制改革以来最低水平。中央、地方在财源分配博弈中主要反映了财权与事权的对比关系,从中折射出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转移支付规模过大、过度依赖房地产相关税收和非税收入等问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层级结构的微妙变化体现出中央、地方财政分成体制设计具有不合理性,因此,改革中央、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层关系,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敏  许大华  卞荣华  王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同为政府预算体系组成部分,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推进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建立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的要求,更是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公开化、民主化,以及国有资本收益依法全民共享的重要抓手。国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畅晋华  畅秀平  赵雄麟  
本文通过对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调查研究发现,市民呈现比较关心公共财政的预算与参与监督的愿望,显示公共财政预算民主监督具有坚实的公众基础。同时还发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扩大公共财政民主监督的参与面表示认同,对公共财政预算的监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显示了公共财政预算民主监督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建议从立法、机构职能、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监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增幅最大项和最小项。根据数据比对和对财政增幅、行政费增幅变化率等分析,认为中国行政管理开支的迅速增加有一定客观因素推动,也有内外监督机制不到位等制度问题。目前各地行政经费的短缺与浪费并存现象十分突出,越基层、越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行政经费越紧张。本文认为,应不断降低公共服务重心,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细化公开相关政务信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雪娟  孙蚌珠  余向华  
基于教育层级化供给的制度安排,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的城乡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中高中阶段投入变动对于城乡个体的公平效应。利用中国相关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投入处于底线值水平,适度提高高中投入比例,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国民素质、优化劳动力层次结构等目标,进而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公共财政是我国市场经济下财政改革的取向和模式,这已成为国家决策层与理论界的共识。但在与此相对应的政府预算体系的建立方面,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相对应,国有资产财政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相对应,主张建立“二元财政”;二是公共财政涵盖了整个预算体系,认为公共财政是唯一的类型,并且与广义的公共预算相对应。本文试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剖析,探求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正确导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焕平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以来,县乡财政风险凸现,除了税制结构不合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外,还与我国的政府层级过多、政府机构膨胀有很大的关系。着眼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发展县域经济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改革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是关键所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中央、省、市(县)、镇等四级政府和相应的四级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君  
县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财政改革逐层深化,全国县级财政正加速推进部门预算、预算公开、预算绩效评价等诸项改革。受传统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方式方法、人员职业素养等多种因素制约,当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连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基本厘清了导致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现存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健盛  
本文介绍新加坡的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编制程序、编制方法、预算执行、绩效评估和财政储备增值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并针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借鉴新加坡经验,完善和创新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机制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宏宝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通过liapnuov定理和Chebyshev不等式阐明了公共需要的存在性与显化问题 ;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通过一个两阶段非合作策略性博弈模型 ,说明了公共财政是建立在政府代理人与市场主体博弈均衡结果基础之上的 ,而现实中的不均衡是博弈双方理性的利益趋向的必然结果 ;没有恒善或恒恶的政府行为人或市场主体 ,博弈的结果产生了对政府代理人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以及对市场主体的约束机制。这种治权民授、相互约束的制度框架奠定了公共财政形成的社会基础 ,而公共财政正是在这种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博弈过程中产生 ,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志勇  姚林  
财政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体制基础上的,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不同财政类型也不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以来,财政的公共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主要从西方宪政理论的角度对公共财政与宪政理念的契合之处进行分析,以期深化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促进我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