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3)
2023(10359)
2022(8593)
2021(7990)
2020(6574)
2019(14386)
2018(13986)
2017(26588)
2016(14246)
2015(15683)
2014(15130)
2013(14577)
2012(12760)
2011(11209)
2010(11221)
2009(10867)
2008(10496)
2007(8998)
2006(7747)
2005(6936)
作者
(35969)
(30064)
(29875)
(28657)
(18932)
(14116)
(13595)
(11347)
(11250)
(10608)
(9994)
(9953)
(9419)
(9412)
(9394)
(9089)
(9047)
(8900)
(8541)
(8443)
(7281)
(7247)
(6941)
(6809)
(6799)
(6619)
(6593)
(6573)
(5994)
(5876)
学科
管理(51760)
(46253)
经济(46162)
(43205)
(38184)
企业(38184)
(30306)
方法(17563)
(17164)
中国(15334)
(15287)
财务(15248)
财务管理(15201)
数学(14730)
数学方法(14474)
企业财务(14422)
(14341)
财政(13966)
业经(12737)
(11791)
(11291)
体制(10160)
(9900)
银行(9889)
(9284)
地方(9235)
(8894)
贸易(8890)
(8775)
(8698)
机构
学院(186858)
大学(184002)
(75258)
经济(73703)
管理(71848)
理学(61722)
理学院(61106)
管理学(60178)
管理学院(59817)
研究(57490)
(48109)
中国(45000)
(36417)
财经(33740)
科学(32326)
(30420)
(28361)
(27076)
中心(26902)
财经大学(24809)
(24164)
经济学(24024)
研究所(23607)
业大(23293)
(22572)
师范(22365)
北京(22178)
(22173)
经济学院(21578)
(21335)
基金
项目(124348)
科学(98891)
研究(95467)
基金(90761)
(77482)
国家(76839)
科学基金(67196)
社会(62717)
社会科(59461)
社会科学(59448)
(48888)
基金项目(47335)
教育(44161)
自然(40880)
(40146)
自然科(39952)
自然科学(39944)
编号(39629)
自然科学基金(39202)
资助(35657)
成果(33031)
(30221)
重点(27910)
(27593)
课题(27103)
(26960)
国家社会(26450)
(26044)
(25511)
项目编号(25212)
期刊
(86947)
经济(86947)
研究(58274)
(43858)
中国(39023)
管理(27699)
学报(25151)
(23264)
科学(22911)
大学(20373)
教育(20090)
学学(19372)
(17687)
金融(17687)
财经(17461)
农业(15238)
业经(15093)
技术(15053)
(14943)
经济研究(14902)
财会(11441)
会计(11185)
问题(10773)
(9123)
(9028)
(8840)
财政(8840)
图书(8691)
现代(8304)
商业(8219)
共检索到284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从原先的统收统支到当前的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的推出,加快了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但在具体财政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的冲击,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对财政分权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当前尤其应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并进行政府行政层级等配套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中义  
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一致性。1.市场经济是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的共同来源。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财政体制从原来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志金  王代玉  黄力明  谭华昌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为目的单方面无偿支出,它包括政府内部之间的资金转移及政府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无偿支出。本文仅指财政资金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由于转移支付能调节政府间的财力平衡,促进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对称,因而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就必须有与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 ,教育财政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公共财政制度下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构建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臣  
<正>党的二十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强化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等要求。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普及普惠且有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构建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制度是其中的关键与核心。徐晓的著作《中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正是基于新时期的新命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丙红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拨款模式属于政府部门分散主导下的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体制,拨款渠道多元化,经常性科研财政拨款较少,竞争性经费配置不合理,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科学。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科研真正的创新,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公共产品属性,增加高校经常性科研拨款,合理配置竞争性拨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妍  
从预算史演进的角度看,在我国现实背景下政府预算与公共预算具有不同内涵。就民主化取向而言,"政府预算"决定了预算是面向政府内部并直接支持政府行为的;"公共预算"决定了预算是面向公民,直接支持公民的行为与福利的。我国公共预算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于打造能够内在统一民主理念和法治要求的预算制度体系;可以围绕打造统一预算和提升立法机构预算地位、完善预算监督两条主线推进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  
公共财政的 转移支付原则 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应有利于各级、各地区财政有能力履行职能、实现收支平衡,即实现横向和纵向均衡,有利于鼓励各级政府增收节支,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基于此,我国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它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原则。这里的公平是指不仅对所有居民,而且是对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随新玉  
我国现行行政收费存在诸多问题,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税费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及相关实施措施,加快推进税费制度改革步伐,对于规范公共财政收入形式,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中里  
一、公共财政内涵、特征及职能 对“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这个词,学术界有好几种理解,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是把财政作为一个公共部门进行研究的科学,是解决公共部门(即政府)如何最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袁婕  
学习并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做法,对于我国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从制度上完善我国财政监督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颇有裨益。世界各国的财政监督制度因国家政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炜光  
财政学正在成为新"显学"从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到现在,十余年过去了,但由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制度转型仍未完全完成。表现在:政府汲取财富能力十分强大顺畅,而"花钱"的过程却一直未形成强力的制度性约束;预算法修改陷于迟滞,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控制监督难有实质性推进,预算公开虽有进展但其目的和意义却并不很明朗;税制改革特别是财产税制改革的推进缓慢而艰难,分税制未作进一步的改革。如今,庞大的财政收入椎动着政府的职能和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椿元  
公共财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间具有内在统一关系,公共财政在和谐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公共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制度构建的着力点主要是完善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