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0)
- 2023(8088)
- 2022(6801)
- 2021(6384)
- 2020(5177)
- 2019(11283)
- 2018(11017)
- 2017(21031)
- 2016(11139)
- 2015(12191)
- 2014(11414)
- 2013(11317)
- 2012(10034)
- 2011(8118)
- 2010(8642)
- 2009(8388)
- 2008(7792)
- 2007(6490)
- 2006(5570)
- 2005(4911)
- 学科
- 管理(37453)
- 财(29972)
- 济(29841)
- 经济(29800)
- 业(29784)
- 企(26140)
- 企业(26140)
- 税(21748)
- 税收(20304)
- 收(20131)
- 财政(15575)
- 务(13639)
- 财务(13627)
- 财务管理(13549)
- 政(13004)
- 企业财务(12899)
- 审计(12189)
- 中国(12138)
- 制(11919)
- 方法(11780)
- 农(10065)
- 数学(9199)
- 数学方法(9102)
- 银(8316)
- 银行(8313)
- 体(8117)
- 业经(8043)
- 行(7789)
- 融(7297)
- 金融(7296)
- 机构
- 学院(134343)
- 大学(130340)
- 济(50940)
- 管理(50201)
- 经济(49797)
- 财(43285)
- 理学(42854)
- 理学院(42467)
- 管理学(41896)
- 管理学院(41636)
- 研究(38468)
- 中国(33600)
- 财经(28790)
- 京(26402)
- 经(25983)
- 科学(21573)
- 江(21325)
- 财经大学(21161)
- 中心(18973)
- 所(18515)
- 州(16662)
- 经济学(16269)
- 北京(15769)
- 研究所(15166)
- 省(15108)
- 范(14964)
- 经济学院(14883)
- 师范(14826)
- 农(14712)
- 业大(14617)
- 基金
- 项目(86025)
- 研究(68101)
- 科学(67403)
- 基金(62049)
- 家(52590)
- 国家(52153)
- 科学基金(45454)
- 社会(43972)
- 社会科(41770)
- 社会科学(41759)
- 省(33221)
- 基金项目(32321)
- 教育(30303)
- 编号(29789)
- 划(27049)
- 自然(26856)
- 自然科(26126)
- 自然科学(26118)
- 自然科学基金(25593)
- 成果(25584)
- 资助(24253)
- 性(20066)
- 项目编号(20007)
- 课题(19168)
- 重点(19117)
- 制(18920)
- 部(18768)
- 国家社会(18730)
- 创(18469)
- 发(17478)
共检索到215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溶冰 李玉辉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纳税人享有税收减免等法定权利是服务于税收本质的外部手段,解决的是"要我缴税"的问题;纳税人享有监督税款合理使用等推定权利体现了公共财政下税收的内在要求,解决的是"我要缴税"的问题。政府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一种受托公共责任,与纳税人权利保护具有同源性,为更好保护纳税人权利,提高税收遵从度,应该进一步改革税收征管审计的组织体系、强化公共资金征管使用的审计监督内容、加大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审计公告力度、建立"金审"和"金税"工程联动机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审计 纳税人权利保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凤喜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而从传统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必然引致从社会意识、立法规则到政府行为的一系列巨大变革。在“公共财政”下,公共商品的提供与政府税收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式的等价交换关系。因此,赋予纳税人应有的权利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应完善已有的纳税人权利规定外,还应赋予纳税人“违约”赔偿权、利息赔付权、信息告知权、礼遇帮助权、资料保密权等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财政透明度包括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开预算过程、信息的公众可获得性及对真实性的保证等方面。从财政透明度的视角,纳税人权利体系应当包括知情权、决策参与权、依法纳税权、平等权。我国应当通过规范预算的编制、公布和执行;规范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拓宽为纳税人提供信息的渠道;健全复议和诉讼制度;为纳税人保守秘密;为纳税人提供高效服务等途径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张航
纳税人被赋予的各项权利根源于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并最终落脚在税收立法、税款征纳和预算支出三个环节中。财政透明通过消除这三个环节中纳税人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从制度层面缓和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基本矛盾,使其达到"税款支付合规、成本补偿定价合理、公共产品质量合意"的理想状态,切实保障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本文论述了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思路。
关键词:
财政透明 纳税人权利 预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沙莉 丁莎莎
传统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强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法理念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国家绝不是只有征税的权力而不需要履行任何义务,纳税人也不是只有纳税的义务而不享受任何的权利。本文从这个基点出发,解读纳税人权利的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应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因,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纳税人 权利 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秀萍
近年,保护纳税人权利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护纳税人权利,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也顺应了这一潮流,比修订前扩大或新增了关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条款,在税收立法上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有些条款在实践中尚未能很好地采取措施落到实处,许多国家已有的纳税人权利保护规定在我国目前仍然欠缺,这些都值得研究探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栾国华
从税收司法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角度出发,税收司法改革所重点保护的应当是宪法层面的财产权、平等权和生存权。在税收实践中,纳税人的财产权、平等权、生存权时常受到挑战,但已经在我国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司法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尊重,当前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和实践保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剑文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攻关期"。在改革的新阶段,人们将视野逐渐从对经济总量增长的关注,转向对民生尤其是对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的关注。税收作为财富分割的利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奉炜
税收契约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契约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社会契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而产生的。契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福利选择的结果。人们为了私利而制定税收契约,也会为了私利而违背税收契约,税收契约并不排除对契约下行动的强制约束。政府是受纳税人委托来保证社会契约履行的执行者,也是具有利维坦倾向的纳税人利益的损害者。税收契约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纳税人利益,一个好的税收契约必须在制定社会契约和约束政府权力上赋予纳税人足够的权利;税法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纳税人利益,一部好的税法必须赋予纳税人充分的立法权和全面的监督权。
关键词:
税收契约 纳税人权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孟炳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面对这一新的情况,我们如何认识,财政审计工作怎么搞,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龙
一、国家、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 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起源,但最有影响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契约理论;另一种是掠夺或剥削论。 关于国家的起源社会契约理论有着悠久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卫红 梁立军 张宏伟
纳税评估对纳税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纳税人必须承担的单方面义务,却并未规定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本文介绍了国外纳税约谈制度中的纳税人权利,总结了我国在纳税评估中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不足,并就如何对纳税评估中的纳税人权利进行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纳税评估 纳税人 权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滕祥志
构筑并完善涉税信息情报制度,对提升税务机关税收治理能力,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强化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各国税务机关向第三方获取涉税信息的限制性规定,以及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保密义务,得出几点法理思考及建议:首先,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权限无限扩大化得不到法理支撑;其次,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法律关于保守涉税信息秘密的规定,否则需要承担相关责任;最后,详细规定税务机关的保密义务及其相关法律责任,以使涉税信息提取权和保密义务相平衡。
关键词:
涉税信息情报制度 纳税人权利保护 比较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维真 刘剑文
物业税的开征近年来一直为学界和实务部门所关注,而对此之讨论更多集中于其对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之意义。本文认为,与其开征新税,不如对原有房地产税制进行重构,而这种重构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房产保有税制的改革,无论改革折射出的政策价值为何,改革对税收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的协调程度,都必须建立在最基本的税法原则和制度约束基础上,而更深层次的是改革必须建立在对纳税人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保护的基础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芳 席卫群
新时代的税收法治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对纳税人各项权利的保护。纳税人权利保护程度对税收法治感知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纳税人程序性权利保护程度对税收法治感知度的边际影响最高,其次是纳税人宪法性权利保护程度,最后是纳税人实体性权利保护程度。鉴于此,我国税收法治建设首先应侧重提高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保护程度,即在税收执法和税收司法过程中维护好纳税人的各项权利,其次在税收立法和税收法律文化中依次提高纳税人宪法性权利保护程度和纳税人实体性权利保护程度。最终实现有重点、分步骤地高效推进税收法治现代化。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税收法治现代化 纳税人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