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4)
2023(9079)
2022(7535)
2021(7019)
2020(5631)
2019(12895)
2018(12804)
2017(25143)
2016(13596)
2015(15682)
2014(15965)
2013(16175)
2012(15732)
2011(14219)
2010(14947)
2009(14284)
2008(14534)
2007(13058)
2006(12090)
2005(11423)
作者
(40066)
(33195)
(32938)
(31546)
(21121)
(15627)
(15191)
(12796)
(12521)
(12126)
(11210)
(10978)
(10750)
(10625)
(10418)
(10065)
(9727)
(9580)
(9523)
(9368)
(8670)
(8089)
(8072)
(7565)
(7538)
(7480)
(7446)
(7389)
(6765)
(6496)
学科
(65925)
经济(65855)
管理(41872)
(38849)
(30009)
企业(30009)
(27016)
中国(25159)
方法(21615)
地方(20137)
(19503)
数学(18091)
数学方法(17967)
(16058)
业经(15299)
(13932)
银行(13922)
财政(13690)
(13439)
农业(12647)
(12502)
金融(12502)
(11680)
财务(11660)
财务管理(11611)
(11601)
(11402)
贸易(11388)
(11297)
(11209)
机构
学院(205850)
大学(205151)
(90646)
经济(88707)
管理(75239)
研究(73486)
理学(62527)
理学院(61814)
管理学(61095)
管理学院(60687)
中国(58786)
(53484)
(44891)
科学(40932)
(37692)
财经(37556)
(33683)
研究所(32868)
(32728)
中心(32173)
北京(29841)
(29114)
经济学(28559)
(28460)
师范(28247)
财经大学(27247)
(26631)
(25974)
经济学院(25614)
业大(24178)
基金
项目(117365)
研究(92644)
科学(91507)
基金(82277)
(69325)
国家(68645)
社会(59177)
科学基金(57919)
社会科(56058)
社会科学(56047)
(45930)
基金项目(42420)
教育(41918)
编号(39283)
(37940)
成果(34913)
资助(34082)
自然(32605)
自然科(31745)
自然科学(31736)
自然科学基金(31139)
(30947)
课题(27958)
(26684)
重点(26532)
发展(25804)
(25377)
(24810)
国家社会(24110)
(23944)
期刊
(114415)
经济(114415)
研究(74558)
中国(46433)
(43956)
管理(29565)
(28304)
学报(25840)
教育(25590)
(25205)
金融(25205)
科学(24812)
大学(20518)
财经(19708)
经济研究(19034)
农业(19027)
学学(18992)
业经(18988)
技术(17126)
(16969)
问题(15829)
(13015)
图书(11367)
商业(10964)
国际(10691)
理论(10540)
技术经济(10233)
会计(10174)
现代(9953)
经济问题(9903)
共检索到34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燕  郑敏  严兴华  
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对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以张馨发表在1997年第1期《经济学家》上的《论公共财政》为标志,公共财政论在中国正式作为一种财政理论走到历史的前台,并从出生伊始,就处于和其它财政流派——其中又主要是“国家分配论”——的激烈论战中。归纳起来,各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财政和财政是什么关系?主要观点是认为公共财政是public finance的英文直译,与我们惯常使用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李全  
财政,按照我们的理解和尽可能简约的表述,可称之为:是以社会权力中心为主体的(在国家存续期间的社会则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关系。现代国家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借助各级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财政在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政府的一系列收入分配活动。政府一般通过税收、公债和罚没收入等形式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取得收入,并通过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政府为了顺利地实施这些分配活动,还制定了一系列税务、会计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我国公共财政模式的构建,要划清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明确政府和财政的职能范围;确定财政的具体支出内容和项目;正确界定和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控制公共财政收支规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等。西方公共财政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晔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实践发展的要求与结果,具有其积极的理论创新意义。但由于理论渊源上的原因,使得西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在制度分析上的不足和欠缺延伸并体现在我国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需要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其公共财政学的制度既定观,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闫坤  刘新波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于公共财政理论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对未来中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是对财政"公共性"的一种理性回归,未来发展将突出财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凡恩  刘小春  
农村基础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依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雄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过程中,我们应当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税改革中新的管理模式、财政风险和违反WTO规定的财税政策和政府行为作为新时期财政审计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并提高财政审计的透明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沈葳  
公共责任及其控制体系是公共财政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公共财政审计产生及发展的直接动因。本文着重以研究公共财政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为主线,从公共责任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了公共责任的基本内容及其控制形式,进而引入了公共财政责任与新的理财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委托责任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公共财政审计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财政审计,我国的财政审计已进入公共财政审计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我国封建社会对国家以行政手段直接参与或间接干预国民经济、安排百姓生活与生产的活动,通常以"食货"一词来概括,清后期从日本引进"财政"一词,辛亥革命以后逐渐采用西方的现代财政理论。新中国对旧中国的财政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从而形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内涵,以公共财政为外延,将二者科学地揉为一体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财政理论,即"公共财政框架论"或"新公共财政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雅娜  
文章对我国公共财政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要有公共财政的范围界定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内容 ;认为公共财政体系只有坚持“效率原则 ,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美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改革目标即建立公共财政被正式确立。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必须具有规范化的财政收入,公共化的财政支出,法制化的财政监督和宏观的调控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公共财政框架是公共财政的初级阶段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是我国公共财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也必须对当前业已建立的公共财政框架有一个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共财政的完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财政实力不够强大。因此,“公共财政框架”并不等同于“公共财政”,只能是公共财政的初级阶段。具体来看,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一、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什么是公共财政,它的涵义是什么?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或政府)财政。这里主要是个翻译的问题。因为不同国家语言表达不一样,有时找不到相互对应的词汇。英文“PublicF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