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8)
- 2023(3664)
- 2022(3139)
- 2021(3130)
- 2020(2604)
- 2019(5915)
- 2018(5718)
- 2017(11253)
- 2016(6341)
- 2015(7333)
- 2014(7392)
- 2013(7532)
- 2012(7292)
- 2011(6007)
- 2010(6391)
- 2009(5877)
- 2008(6230)
- 2007(5534)
- 2006(4985)
- 2005(4788)
- 学科
- 管理(23505)
- 财(23349)
- 济(22159)
- 经济(22122)
- 业(19058)
- 企(15672)
- 企业(15672)
- 财政(13197)
- 出(12106)
- 贸(10913)
- 贸易(10911)
- 易(10805)
- 政(10753)
- 务(9545)
- 财务(9532)
- 财务管理(9481)
- 中国(9174)
- 企业财务(8945)
- 制(8588)
- 农(8374)
- 方法(8291)
- 口(7728)
- 出口(7727)
- 出口贸易(7727)
- 数学(7289)
- 数学方法(7159)
- 制度(6103)
- 度(6103)
- 地方(6004)
- 体(5461)
- 机构
- 学院(81821)
- 大学(81708)
- 济(37137)
- 经济(36310)
- 管理(30219)
- 财(29641)
- 研究(27972)
- 中国(24652)
- 理学(24496)
- 理学院(24268)
- 管理学(23980)
- 管理学院(23825)
- 财经(18153)
- 京(17421)
- 经(16230)
- 江(14536)
- 科学(14422)
- 所(14412)
- 中心(13357)
- 财经大学(12868)
- 经济学(12098)
- 研究所(11734)
- 北京(11634)
- 省(11105)
- 州(11044)
- 经济学院(11021)
- 农(10539)
- 财政(10453)
- 院(10006)
- 范(9868)
- 基金
- 项目(45022)
- 研究(36799)
- 科学(34568)
- 基金(32188)
- 家(26491)
- 国家(26250)
- 社会(23635)
- 社会科(22407)
- 社会科学(22400)
- 科学基金(22222)
- 省(16932)
- 基金项目(16313)
- 教育(16244)
- 编号(15809)
- 成果(14950)
- 资助(13853)
- 划(13471)
- 自然(11961)
- 自然科(11677)
- 自然科学(11675)
- 自然科学基金(11434)
- 性(10918)
- 课题(10703)
- 部(10615)
- 项目编号(10092)
- 国家社会(10039)
- 重点(9782)
- 制(9747)
- 社科(9616)
- 教育部(9467)
共检索到15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生 王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了较高比重,但由于各地民生与公共服务的范围不完全一致,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支出不均或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整个国家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一、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对公共财政的含义、特征有系统全面的理解 要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从我国财政改革的实践中提出的,不是盲目地从西方国家照搬过来的。主要原因是,1.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比重,转化政府的职能;2.财政收支矛盾的发展,也使财政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逐步对公共财政模式感兴趣,因为这样一个模式,覆盖范围比较窄,政府的包袱比较轻,财政的压力比较小。这样的模式,我们称为公共财政。因此,公共财政的一提出,既是理论研究上的结果,更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在国有资产比重较大的我国,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如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民生 社会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莉 王华强
对湖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纵向评价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客观的反应近年来湖北省财政支出的利用水平,还可以完善湖北省财政管理,推动财政支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文章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湖北省近五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做出实证分析,经DEA方法运行数据后显示:湖北省在2010-2014年间的整体公共财政效率为0.9084,并未达到最优;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提升公共财政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公共财政支出 数据包络 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陆庆平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强化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学习借鉴国外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办法,科学评价公共财政支出经济性和有效性,是新时期财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也是转变公共行政管理职能,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莉 王华强
对湖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纵向评价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客观的反应近年来湖北省财政支出的利用水平,还可以完善湖北省财政管理,推动财政支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文章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湖北省近五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做出实证分析,经DEA方法运行数据后显示:湖北省在2010-2014年间的整体公共财政效率为0.9084,并未达到最优;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提升公共财政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公共财政支出 数据包络 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云飞
一、社会分工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提高的促进作用1.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公共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的重要依据。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各级政府以及同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当亚·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米建国
安徽省在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方面,在全国已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工作很扎实,成效很明显。对安徽省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但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推进下去,目前,要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除了总结经验,还要理顺几个关系。 (一)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有待进一步理顺。 什么是财政?财政就是政府理财关系的总和。这个理解比书本上的解释更真实,更确切,更有利于把握财政工作。从理论上讲,有行政才有财政,政府以财来行政,行政体制决定财政体制,财政体制依附于行政体制,而不是财政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要建立社会主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石河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的传统方法致力于探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被视为简单的效率问题。这种思维在我国政府确立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之后应该被扭转。公共支出必须服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具备公共财政所要求的公共性。本文从财政支出结构随经济发展变迁的进化论观点出发,构建财政支出结构变迁模型,通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在公共财政视野下,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作出了阐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旭初
财政投资评审,虽伴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应运而生,但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仍然要调控经济和投资基础设施,因此,财政投资评审自然应是一项长期的财政管理职能。 5年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党中央、国务院高层建瓴地决策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理超
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翻番,经济增速常年保持10%上下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加速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相对平均的分配格局已被打破,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又没有完全建成。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的各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爱莉 兰蓉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及其运行体制已成为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近几年来,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改革预算编制,实行“零基预算”、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建立政府采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可以说,这些改革项目的推进,为公共财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雪梅
文章认为, 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而公共支出改革则是建立公共财政模式的关键环节。当前实施公共支出改革的主要思路是:(1)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分配体系; (2) 强化预算内外统支统管, 逐步推行综合财政预算; (3)努力提高公共支出效益; (4)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控制人员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