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9)
- 2023(12166)
- 2022(9978)
- 2021(9368)
- 2020(7628)
- 2019(16564)
- 2018(16260)
- 2017(29956)
- 2016(16335)
- 2015(18275)
- 2014(17863)
- 2013(17110)
- 2012(15464)
- 2011(13557)
- 2010(13850)
- 2009(13055)
- 2008(12912)
- 2007(11974)
- 2006(10335)
- 2005(9315)
- 学科
- 管理(61145)
- 业(53650)
- 济(52582)
- 经济(52488)
- 企(48055)
- 企业(48055)
- 财(30674)
- 制(19398)
- 中国(19212)
- 方法(17825)
- 技术(16800)
- 农(16427)
- 业经(15584)
- 务(15369)
- 财务(15338)
- 财务管理(15289)
- 企业财务(14550)
- 财政(14283)
- 体(14171)
- 数学(14077)
- 数学方法(13888)
- 银(12509)
- 银行(12487)
- 技术管理(12305)
- 理论(11905)
- 行(11834)
- 地方(11594)
- 政(11590)
- 学(11569)
- 体制(11045)
- 机构
- 学院(218290)
- 大学(215494)
- 济(85205)
- 管理(83392)
- 经济(83246)
- 研究(70886)
- 理学(70754)
- 理学院(70028)
- 管理学(69024)
- 管理学院(68580)
- 中国(55361)
- 财(52614)
- 京(44561)
- 科学(40723)
- 财经(36835)
- 江(35709)
- 所(34385)
- 经(33108)
- 中心(32881)
- 农(30809)
- 研究所(30221)
- 业大(28320)
- 北京(27731)
- 州(27678)
- 范(27166)
- 师范(26860)
- 财经大学(26817)
- 院(26554)
- 经济学(26154)
- 技术(25013)
- 基金
- 项目(143453)
- 科学(113812)
- 研究(111806)
- 基金(101803)
- 家(87170)
- 国家(86349)
- 科学基金(74988)
- 社会(71501)
- 社会科(67651)
- 社会科学(67635)
- 省(58809)
- 基金项目(53249)
- 教育(51912)
- 划(47868)
- 编号(46266)
- 自然(44722)
- 自然科(43720)
- 自然科学(43707)
- 自然科学基金(42941)
- 成果(39589)
- 资助(38948)
- 创(35940)
- 制(33568)
- 课题(33415)
- 创新(32608)
- 重点(32504)
- 部(31278)
- 发(30663)
- 国家社会(29665)
- 项目编号(29565)
- 期刊
- 济(101802)
- 经济(101802)
- 研究(69303)
- 中国(54547)
- 财(47622)
- 管理(34738)
- 学报(31229)
- 教育(31090)
- 农(29516)
- 科学(28287)
- 大学(24932)
- 学学(23362)
- 融(21800)
- 金融(21800)
- 技术(20306)
- 农业(19301)
- 财经(19184)
- 业经(16954)
- 经(16505)
- 经济研究(16405)
- 会计(12366)
- 科技(12328)
- 财会(12260)
- 问题(12210)
- 图书(11400)
- 版(10780)
- 坛(10755)
- 论坛(10755)
- 职业(10467)
- 技术经济(10011)
共检索到34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炜 管永昊
中国自1994年开始了构建公共财政的实践,但由于受GDP至上的思维定势、学习效应、权力崇拜和部门利益以及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的公共化进程。在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足公共需要,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财政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体制创新,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法治与宪政道路,遵循"职责——财力——财权"的财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并选择长期稳定的财政政策取向。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公共财政 路径依赖 体制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从"分灶吃饭"开始起步,历经财政包干体制和分税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但由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存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应在巩固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制度缺陷,从五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一是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二是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三是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四是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五是构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路径依赖 体制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莉 万春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的财政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统收统支财政体制阶段、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阶段、公共财政体制阶段,每一次财政体制发展阶段的调整既蕴涵着新制度的创新,又有旧制度的保留,财政体制在渐近式制度变迁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要破解财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完善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体制创新是必由之路。其基本思路是:推进财政制度的宪政变革,建立与完善本国的宪政体制,建构"有限"兼"有效"的现代政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和谐社会 制度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德万
湖北省2004年开始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实证分析表明,这一改革举措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对深化改革的路径思考表明,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必须理顺事权财权关系,合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着重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地方政府形成了依赖土地征收获取财政收益的财政收入模式,而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土地管理法》的3次修订及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均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强化有其必然性,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修订现有《宪法》条款,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落实法治政府"还权于民"的民主要求,推动房产税改革法治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荔
完善财税体制 ,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公共财政 ,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 ,分析了我国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特别是从我国市场经济需求的角度 ,提出了公共财政对财税体制的新要求。同时提出 ,只有完善财税体制 ,才能构建有效的市场经济需求的公共财政 ,只有构建有效的市场经济需求的公共财政 ,才能优化公共财政支出 ,化解公共财政的风险。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深化改革 公共财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黎明 王利君
在当前公共财政日益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财税体制医疗卫生领域中财政投入不足、不公平的问题,推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制这一终级目标,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制 政府责任 财政投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天滋
本文在探讨环境财政与公共财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财政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突破口的命题,然后提出了建立环境财政的基本构想:一是发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主导作用;二是依靠政府主导建立高效的环保投融资体制;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环保领域;四是建立健全环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是建立健全环保资金监管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翠娥
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与行政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以财政创新推动公共行政体制的构建,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源”和“流”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重点和一般关系,并就如何通过财政改革构建县级公共行政体制,提出了一些具体想法,作出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共行政 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组成,财政问题也向来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方面的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框架下,地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和特性是什么,地方公共财政制度的架构如何,以及就财政框架内部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及其特性和差异的研究,业已成为财政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重大环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大兴
创新公共财政的管理机制,就是将公共财政管理的理念、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财政管理实践的思路、途径和方法。2000年以来推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从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到省管县体制改革、乡财县管改革,从公务卡消费方式、工资直接发放、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管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云峰 许艳丽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我国政府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然而 ,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 ,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 ,是建立现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关键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郑飞
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是关乎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选取2012—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土地财政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投资偏离创新程度过高不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提升政府支持创新力度、优化创新成果转化环境则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除直接影响外,政府支持创新力度和投资偏离创新程度还在土地财政依赖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了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最后,提出加快土地财政改革,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分类调控城市土地政策,设立高水平开发区等四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志刚
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金人庆部长明确提出要"严格政府投资监管,加强项目资金安排的审核,把好投资下达关。充分发挥专员办、投资评审机构等的作用,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认真总结八年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和调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