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4)
2023(16281)
2022(13157)
2021(12223)
2020(10280)
2019(23225)
2018(22879)
2017(43420)
2016(23145)
2015(25964)
2014(25639)
2013(25066)
2012(22623)
2011(19848)
2010(19906)
2009(18489)
2008(17808)
2007(15843)
2006(13751)
2005(12144)
作者
(62789)
(52696)
(52154)
(50061)
(33180)
(24812)
(23825)
(20344)
(20034)
(18621)
(17803)
(17660)
(16777)
(16440)
(16273)
(16253)
(15486)
(15353)
(14946)
(14918)
(12950)
(12735)
(12617)
(12149)
(11868)
(11729)
(11542)
(11428)
(10527)
(10417)
学科
(90903)
经济(90763)
管理(71543)
(67725)
(53688)
企业(53688)
方法(37340)
(36694)
(35477)
数学(32733)
数学方法(32277)
中国(28424)
业经(24035)
(23898)
农业(23377)
(19025)
地方(19011)
财务(18961)
财务管理(18903)
企业财务(17987)
(17473)
(17076)
(15918)
银行(15892)
(15057)
财政(15053)
(14677)
金融(14669)
理论(14579)
(14130)
机构
学院(314932)
大学(314571)
(129178)
经济(126454)
管理(121879)
理学(104850)
理学院(103810)
研究(102555)
管理学(101899)
管理学院(101306)
中国(79171)
(70017)
(64946)
科学(59594)
(52459)
财经(51732)
(49081)
(48979)
中心(48796)
(46962)
业大(45396)
研究所(43823)
经济学(40675)
(40472)
师范(40032)
北京(39776)
农业(39767)
财经大学(38108)
(37616)
(37568)
基金
项目(214497)
科学(170422)
研究(160580)
基金(156977)
(135535)
国家(134370)
科学基金(116744)
社会(104702)
社会科(99091)
社会科学(99073)
(84294)
基金项目(82358)
教育(74170)
自然(72746)
自然科(71101)
自然科学(71081)
(69815)
自然科学基金(69766)
编号(65442)
资助(62600)
成果(53840)
重点(48031)
(47896)
(45800)
课题(45188)
(44966)
(44556)
国家社会(44318)
创新(42063)
教育部(41830)
期刊
(146024)
经济(146024)
研究(94733)
中国(68835)
(59601)
(52756)
学报(47628)
管理(45306)
科学(43614)
大学(38530)
学学(36324)
教育(34840)
农业(34607)
(30946)
金融(30946)
技术(28042)
财经(26306)
业经(25974)
经济研究(22779)
(22548)
问题(19420)
(16842)
(15877)
财会(15070)
图书(14965)
会计(14627)
理论(14012)
技术经济(13905)
统计(13787)
科技(13575)
共检索到478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溥  唐文倩  王燕武  
在中国即将步入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城市化率接近70%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更加重视非农产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及财政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基于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22个村的村财收支数据调查发现,各村的村财收入主要依赖于政策性补助收入和“租金”收入,具有偶然性,缺乏持续性,难以承担起提供农村公共品及农民社会保障的重任;不同村之间收入差距悬殊,限制了公共品供给的公平性和村民最低水平福利的保障程度;现有的财政补贴提供方式缺乏公平性和普惠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存疑。因此,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制度,通过财政的经常性拨款,实现政府提供村级公共品服务,推动村域开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这一体系;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收益,促进农地流转、资本与技术流入农业,振兴农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德奎  
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不均衡的历史导致城乡二元机制的形成,农村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给相对不足,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慧娟  郭云贵  
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流通业,流通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逐渐显现,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较为明显,造成城乡之间出现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流通市场分割,因此城乡之间流通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显著,不仅对流通业统筹长效发展形成影响,也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城市流通业和农村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农民负担的直接间接税费每年至少达到7406亿元,其中间接税近5000亿元。正是由于农民不能通过公共产品的方式获得其负担的间接税,财富主要通过间接税和“暗税”方式从农村净流出,才出现农民负担持续沉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彻底取消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三提五统”和其他税外收费摊派以后,还必须通过对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将农民负担的间接税和“暗税”“还给”农民,这是形成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步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莉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理论上需解决改革的目标、实质、条件和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上有上海功能区域改革和浙江"强镇扩权"两种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浙江模式为基础借鉴上海模式的优势,重点解决阻碍体制改革的制约性因素。具体建议包括合理划分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公共财政从重视城市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机构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永茂  葛洪  
以"一元化"现代型城市社会形态为基础,构建现代城市"一元"公共财政体制是实现社会公平基本路径之一。深圳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建设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在构建"一元化"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深圳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新的挑战,需要从转变财政发展观念入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支持城市文化事业。同时,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也离不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管理手段的提升和财政机构自身的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史欢欢  林影  毛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统领三农发展的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则肩负着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使命。因此,检视长三角区域内部乡村振兴实施成效、制定一体化背景下各地的差异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乡村振兴的内涵和长三角地区乡村发展的实践,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20个指标在内的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TOPSIS法测算了2018年沪苏浙皖乡村发展水平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差异化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道杰  王成利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央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要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和效用,改变"小农业、弱农民、穷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大农业、强农民、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于构建差异性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激发和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深化财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近虎  殷海波  
本文从我国当前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并就如何完善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承  刘天然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创造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农村股份合作制在我国各地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供等方面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发展经验。农村股份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规模小和收益率低的问题,以股份合作为基础的集体经济还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补充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福利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广东省中山市农村的实地调研,认为农村股份合作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过渡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双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目标。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这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