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4)
- 2023(12927)
- 2022(10699)
- 2021(9971)
- 2020(8294)
- 2019(18150)
- 2018(17834)
- 2017(34811)
- 2016(18671)
- 2015(20715)
- 2014(20155)
- 2013(19903)
- 2012(17853)
- 2011(15681)
- 2010(16266)
- 2009(15558)
- 2008(15623)
- 2007(14164)
- 2006(12764)
- 2005(11458)
- 学科
- 业(91155)
- 济(75013)
- 经济(74920)
- 企(73719)
- 企业(73719)
- 管理(70684)
- 农(46589)
- 财(37002)
- 农业(30906)
- 业经(29549)
- 方法(28616)
- 务(21535)
- 财务(21514)
- 财务管理(21467)
- 中国(20999)
- 数学(20871)
- 制(20822)
- 数学方法(20651)
- 企业财务(20330)
- 策(19099)
- 技术(16661)
- 体(15646)
- 贸(14688)
- 贸易(14680)
- 地方(14495)
- 财政(14459)
- 易(14327)
- 理论(14108)
- 划(13806)
- 和(13283)
- 机构
- 学院(261907)
- 大学(249260)
- 济(114107)
- 经济(111929)
- 管理(109317)
- 理学(93477)
- 理学院(92758)
- 管理学(91671)
- 管理学院(91192)
- 研究(78856)
- 中国(66729)
- 财(61393)
- 农(51411)
- 京(50083)
- 财经(44341)
- 科学(42992)
- 江(42543)
- 经(40003)
- 农业(38667)
- 中心(38498)
- 所(37930)
- 业大(37648)
- 研究所(33114)
- 经济学(32876)
- 州(32794)
- 财经大学(31679)
- 经济管理(31109)
- 北京(30579)
- 经济学院(29679)
- 范(29658)
- 基金
- 项目(164425)
- 科学(132104)
- 研究(129955)
- 基金(119623)
- 家(100127)
- 国家(99012)
- 科学基金(88119)
- 社会(85212)
- 社会科(80455)
- 社会科学(80438)
- 省(66872)
- 基金项目(62673)
- 教育(57689)
- 编号(56070)
- 自然(53062)
- 划(52555)
- 自然科(51871)
- 自然科学(51862)
- 自然科学基金(50954)
- 资助(47295)
- 成果(44825)
- 创(37414)
- 业(36984)
- 部(36756)
- 发(36719)
- 课题(36569)
- 重点(35533)
- 制(35374)
- 国家社会(34822)
- 性(34747)
- 期刊
- 济(140485)
- 经济(140485)
- 研究(78431)
- 农(54906)
- 中国(54005)
- 财(53634)
- 管理(41970)
- 农业(36658)
- 科学(31435)
- 融(30329)
- 金融(30329)
- 业经(30117)
- 学报(29548)
- 大学(24634)
- 学学(23806)
- 技术(23541)
- 教育(23166)
- 财经(22110)
- 经济研究(20850)
- 经(19010)
- 业(18816)
- 问题(18321)
- 农村(14952)
- 村(14952)
- 技术经济(14759)
- 农业经济(14472)
- 财会(14424)
- 世界(14263)
- 现代(13820)
- 贸(13516)
共检索到40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林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形势,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公共产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必要的。在公共财政与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等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二是加强公共财政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与教育、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公共支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WTO 农业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伟鸿 张东 张举文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框架的公平诱导和释放,公共财政框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改变现行权力资源配置格局。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业发展问题不是农业内部的问题,而是必须构建先分离再融合、创造的总体思路和模型。我们应在能掌握的权力资源开始渐进改革,在农业和公共财政框架的融合阶段作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使两者双向互动,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问题。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遗忘效应 权力资源 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克勇
财税政策是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立足于宏观角度,以农业、农村、农民为研究对象,以其发展的特有路径为背景,以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涉农财税政策为切入点,将公共财政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对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涉农财税政策进行了思考与设计。其中,着重论证了弥补涉农财政资金的缺位;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发挥财税政策的诱导功能,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调整涉农税收支出政策等内容。
关键词:
涉农财税政策 公共财政 社会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蒲文彬
中国入世已3年多,从农产品的贸易现状来看,贸易顺差进一步减少,直至 首次出现2004年的逆差,因而,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值得关注。而农产品竞争 力的强弱与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密切相关,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大力调整 和优化中国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关键词:
贸易逆差 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 周海沙
首先提出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农村卫生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市场筹资为主的发展路径,并对这一路径进行了利弊分析。指出以市场补偿为主的农村卫生发展方式所形成的“马太效应”使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并将政府应承担的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支出责任转嫁给卫生机构和民众。但是,这一路径在实践中也对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提供者的合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公立卫生机构的工作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对公共卫生服务可以采用政府购买并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实现均等化提供,对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采用支持社会医疗保险的方式逐步实现相对均等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张兰
本文认为源于计划经济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源。在公共财政模式下,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改变公共品对农村的歧视,实现城乡协调、统一的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许永利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财政审计产生较大影响:出现了一些财政审计未曾涉及过的财税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审计客体发生了变化,审计对象发生变化,传统的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目标发生变化,已不仅仅要求查错纠弊,而是要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企业工作研究”课题组 高仁全 黄先辉 杨钢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体,为维护公共安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收支活动。公共财政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并且处于体制转型阶段,因此,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公共财政的职能更多,财政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直接联系也更多,需要强化财政企业工作。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财政企业工作;整合财政企业管理力量;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培植财源、做大“蛋糕”;夯实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和绩效考评;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环境。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企业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韩彦平 孙志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王云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福利刚性又使医疗服务的内容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其直接后果是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给公共财政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通过对当前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在现有公共财政政策框架下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有限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敏
应该从恰当处理“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关系、修订预算科目、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等九个方面 ,重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复式预算体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复式预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成洪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国有资产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国有资产必须保持适当的规模,目前的规模过大,影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缩小国有资产规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缩小国有资产规模可采用两条不同的途径,以达到预期之效果。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规模过大 适当退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程连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国有资产 管理理论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理论中的有用成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应运而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尽管这一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但已逐渐被接纳为指导我国财政实践的主流理论体系。这一重大的进展势必对澄清我国原有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体系中存在着的一系列缺陷起到极大的作用,事实上,原来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得到比较明确的解释。具体来看,有这样几个方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福建省地税局课题组
自从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我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以来,围绕着如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立足地方税收的实际,对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地方税体系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