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9)
2023(4005)
2022(3444)
2021(3311)
2020(2772)
2019(6200)
2018(5849)
2017(10952)
2016(5843)
2015(6340)
2014(6185)
2013(6419)
2012(6074)
2011(5302)
2010(5591)
2009(5104)
2008(5421)
2007(4607)
2006(4062)
2005(3878)
作者
(14798)
(12376)
(12069)
(11979)
(7981)
(5753)
(5727)
(4722)
(4688)
(4577)
(4094)
(4065)
(4048)
(4009)
(3903)
(3770)
(3571)
(3534)
(3475)
(3415)
(3100)
(2956)
(2943)
(2929)
(2827)
(2740)
(2712)
(2681)
(2581)
(2396)
学科
(22114)
经济(22089)
(21430)
管理(21225)
(16123)
(14531)
企业(14531)
财政(12433)
(10069)
(8498)
财务(8477)
中国(8464)
财务管理(8437)
企业财务(8085)
方法(7413)
(6822)
(5767)
数学(5751)
(5702)
数学方法(5632)
地方(5505)
(5505)
理论(5187)
(5092)
(4675)
制度(4673)
及其(4504)
体制(4309)
业经(4224)
(4060)
机构
大学(78135)
学院(75115)
(31516)
经济(30875)
管理(28090)
研究(27215)
(25883)
理学(23702)
理学院(23424)
管理学(23041)
管理学院(22871)
中国(21229)
(16864)
财经(15671)
科学(14687)
(14152)
(13934)
(12371)
研究所(11828)
中心(11574)
财经大学(11312)
北京(11136)
(10421)
师范(10368)
经济学(9967)
(9644)
财政(9532)
(9524)
(9161)
(9004)
基金
项目(43473)
研究(34020)
科学(33657)
基金(31809)
(26996)
国家(26769)
科学基金(22792)
社会(22028)
社会科(20860)
社会科学(20853)
基金项目(16277)
教育(15456)
(15447)
编号(14262)
成果(13698)
自然(13086)
(13017)
自然科(12810)
自然科学(12806)
资助(12805)
自然科学基金(12554)
(10118)
(9811)
重点(9632)
国家社会(9535)
项目编号(9509)
课题(9258)
教育部(9130)
(8854)
大学(8693)
期刊
(39578)
经济(39578)
研究(30785)
(25975)
中国(20111)
管理(12005)
学报(11124)
教育(10393)
大学(9076)
科学(8951)
财经(8584)
(8298)
学学(8110)
图书(7537)
(7453)
(7364)
财政(7364)
经济研究(7132)
会计(7015)
(6576)
金融(6576)
书馆(6019)
图书馆(6019)
财会(5976)
技术(5479)
农业(5036)
(4712)
问题(4686)
(4376)
业经(4271)
共检索到13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星侯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之后 ,围绕着公共财政与财政的公共性问题 ,人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本文对其中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作了综述和评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财政本来就是公共的,但其公共性又是发展的,在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实现形式和存在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公共性才真正取得独立、成熟、规范、完全的存在形式———公共财政,亦即市场经济财政。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体系,乃势所必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德安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契约论 国内财政学界认为公共财政学说不能成立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公共财政学以社会契约论的国家学说为基础,但契约论为卢梭等人的向壁虚构之作,历史上找不到它曾经存在的根据,故公共财政学不能成立。“社会契约论……只是而且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虚构’,根本不是现实的反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瑞  
近年来 ,尤其是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以后 ,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在如何更好地实践财政公共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同时 ,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如财政公共性是财政一般范畴还是财政特殊范畴 ?公共财政是否公共性的必然选择 ,国家财政是否就是对公共性的否定 ?公共性的最佳实现形式是什么 ?等等。本文从国家与财政的关系入手 ,对财政公共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财政公共性脱胎于国家的公共性并由国家强制权力保证实施 ,其具体内容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 ,而且与财政实践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进而得出当前进行财政理论研究 ,应紧密联系中国国情 ,在维护国家绝对权威的基础上 ,循序渐进地实现财政公共性的完全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危机丛生,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不足,比例持续下降;学费收入占总经费比例持续增长,影响入学机会公平;高校贷款危机凸显,影响加剧;财政分权导致高校财政出现系统化差异。市场机制过度引发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带来大学公共性缺失,体现在高等教育财政规模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遭受质疑、教育腐败、大学功能窄化。从2002年始,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政策整体取向发生转变,政府职能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财政制度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知识经济形态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质量提升的吁求,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把彰显公共性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价值标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光辉  张鹏  
中国之所以将"公共财政"作为标识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旗帜,是旨在突出和彰显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的"公共性",所以,正确理解和解释"公共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中对于"公共性"的不同定义,反思分歧的由来、问题的焦点及折中的可能,然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架构,从而拓展我们既有的认识。简而言之,财政的"公共性"的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个中心、两大原则和三项职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伴随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加快结构转变步伐,并将其作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财政可以通过收入、支出总量以及结构的安排,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我国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始于1998年底,自此,财政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往学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具体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上,本篇意在探讨长期以来为大家所忽略,实则对于中国构建新的财政框架意义深远的一个方面,即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关于公共财政的一系列问题并产生众多的争论?换言之,如果说公共财政在中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章成  
一、我国公共财政的特点及转型期的任务 我国公共财政除了具有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一般特征外,如提供公共品或劳务、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序竞争、针对非价值性物品进行社会性规制、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政府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还要弥补市场残缺,培育和完善市场,促使经济在日臻成熟的市场中持续增长。(2)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支出财力有限,政府提供的均等化财政服务的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