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6)
2023(3299)
2022(2895)
2021(2857)
2020(2384)
2019(5333)
2018(5131)
2017(9841)
2016(5495)
2015(6328)
2014(6474)
2013(6481)
2012(5957)
2011(4997)
2010(5163)
2009(4900)
2008(5201)
2007(4710)
2006(4034)
2005(3260)
作者
(14331)
(11997)
(11691)
(11537)
(7441)
(5815)
(5703)
(4692)
(4459)
(4388)
(4079)
(4019)
(3825)
(3732)
(3720)
(3672)
(3471)
(3409)
(3399)
(3245)
(3060)
(2842)
(2777)
(2775)
(2751)
(2725)
(2627)
(2595)
(2548)
(2419)
学科
管理(21358)
(21317)
(20600)
经济(20463)
(16369)
(15961)
企业(15961)
财政(12238)
方法(10566)
(9902)
(8522)
财务(8514)
财务管理(8473)
企业财务(8118)
中国(7655)
数学(7575)
数学方法(7473)
(6421)
(6242)
地方(5773)
理论(5768)
(5737)
业经(5647)
(5140)
(4510)
制度(4509)
(4390)
及其(4359)
(4231)
工作(3841)
机构
大学(73065)
学院(72517)
管理(29734)
(27556)
经济(26869)
理学(25389)
理学院(25117)
管理学(24769)
管理学院(24623)
(23802)
研究(23091)
中国(17424)
(15137)
财经(14308)
科学(14054)
(12730)
(11666)
(11626)
中心(10461)
财经大学(10111)
研究所(9977)
(9615)
师范(9577)
北京(9565)
(9266)
财政(8970)
业大(8956)
(8717)
(8665)
(8227)
基金
项目(46804)
科学(36301)
研究(36271)
基金(32894)
(27380)
国家(27103)
社会(24928)
科学基金(23520)
社会科(22309)
社会科学(22294)
(18834)
基金项目(17320)
教育(16360)
编号(15509)
(15050)
成果(13962)
自然(13355)
资助(13216)
自然科(13044)
自然科学(13040)
自然科学基金(12769)
(10524)
课题(10436)
重点(10286)
项目编号(10117)
国家社会(9662)
(9656)
教育部(9151)
(9018)
(9012)
期刊
(33369)
经济(33369)
(24841)
研究(24625)
中国(17795)
学报(10264)
管理(9222)
科学(8892)
大学(8280)
教育(8258)
(8154)
财经(7785)
学学(7717)
(7217)
财政(7217)
(6596)
会计(6540)
财会(6393)
图书(5890)
技术(5741)
农业(5437)
经济研究(5435)
书馆(4510)
图书馆(4510)
通讯(4320)
会通(4310)
统计(4267)
业经(4190)
(4112)
(4053)
共检索到117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跃洲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公共财政的相关因素。利用一个包含4个层次、72个具体指标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对我国2000—2004年社会和谐状况进行的趋势分析和国际比较表明:(1)我国现阶段社会和谐程度总体形势是令人乐观的;(2)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表现较差,且呈逐年恶化趋势,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任重道远;(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国际差距依然较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清成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超  蔡方  王红涛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和谐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民与政府的和谐(人-政和谐)。本文分析说明,人们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作用来实现上述目标,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公共财政作用(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目的。鉴于公共财政活动兼具经济协调与政治干预的特点,现代社会最终选择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经济拯救"和"道德拯救"方式管理社会,管理人性,并以此控制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汉屏  汪柱旺  
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的公共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担当其重要职责:致力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公共财政本身运行应当和谐。公共财政要运用一系列财税政策及其组合促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有效和谐运行,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财政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制度和谐和运行和谐,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化财税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税的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公开的原则促进公共财政的和谐运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一、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一)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向构建和谐社会转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的确立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政府职能应该逐渐向支持和谐社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椿元  
公共财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间具有内在统一关系,公共财政在和谐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公共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制度构建的着力点主要是完善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正银  赵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财政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交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财政部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英国国际发展部和北京大学协办的"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近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普照  王耀辉  
一、和谐社会内涵的扩展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古今中西方思想家都有论述。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仁、义思想。孔子还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一、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公共财政框架作为新时期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不断增加,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明确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体现,建设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必须置于特定的国情和体制背景来认识和理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必然建立天下大同,人人自由、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推动历史变革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诗柱  
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既是一种治国理想、治国结果,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公共财政在目标与手段两方面均与之高度契合。现行财税体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公共服务职能缺位、政府收支行为不规范、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严重侵蚀着社会和谐的根基。必须贯彻公共性、公平性和法治化的原则,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诗柱  
一、目标与手段: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的双向契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克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出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与瓶颈提供了开创性的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