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4)
2023(5211)
2022(4141)
2021(4072)
2020(3256)
2019(7119)
2018(6942)
2017(13502)
2016(7615)
2015(8423)
2014(8453)
2013(8677)
2012(7876)
2011(6876)
2010(7108)
2009(6613)
2008(6777)
2007(6131)
2006(5467)
2005(4718)
作者
(19897)
(17369)
(16749)
(16157)
(10293)
(8183)
(7466)
(6563)
(6351)
(5928)
(5729)
(5549)
(5391)
(5348)
(5186)
(5077)
(4920)
(4869)
(4765)
(4449)
(4316)
(4228)
(4088)
(4042)
(3962)
(3946)
(3913)
(3557)
(3514)
(3463)
学科
(43835)
(32200)
(31174)
经济(31145)
农业(28953)
管理(21067)
(20971)
财政(12753)
(12021)
企业(12021)
业经(11856)
(10420)
(10298)
农业经济(9661)
中国(9621)
(9174)
农村(9169)
地方(8689)
方法(8492)
(8048)
数学(8035)
(7917)
及其(7909)
数学方法(7905)
(7741)
财务(7721)
财务管理(7680)
方针(7606)
(7604)
收入(7507)
机构
学院(103748)
大学(96787)
(45381)
经济(44529)
管理(40667)
(40036)
理学(35274)
理学院(35019)
管理学(34584)
管理学院(34416)
研究(33663)
农业(29965)
中国(28368)
(27837)
业大(22518)
科学(19840)
(18969)
农业大学(18199)
财经(17419)
(17263)
(16923)
中心(16902)
(15765)
研究所(14944)
(14753)
经济管理(14643)
(14170)
(12675)
经济学(12457)
(12426)
基金
项目(66422)
研究(52800)
科学(51439)
基金(47089)
(39995)
国家(39504)
社会(34095)
科学基金(33725)
社会科(31809)
社会科学(31797)
(28011)
(25266)
基金项目(25105)
编号(24345)
教育(21654)
(21052)
成果(19572)
自然(19197)
自然科(18701)
自然科学(18699)
自然科学基金(18342)
资助(18078)
(15556)
(14920)
课题(14840)
(14755)
(14558)
国家社会(14239)
重点(13969)
(13835)
期刊
(59324)
经济(59324)
(47579)
农业(32083)
研究(30753)
中国(25147)
(25145)
业经(16469)
学报(15930)
科学(13920)
(13850)
大学(13511)
学学(13287)
农业经济(13136)
农村(12873)
(12873)
(12447)
金融(12447)
问题(9171)
管理(9024)
农村经济(8653)
财经(8369)
(8333)
技术(7964)
(7736)
财政(7736)
世界(7554)
经济问题(7464)
(7026)
经济研究(6902)
共检索到16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庆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不协调发展的"二元"政策有着直接关系。随着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张兰  
本文认为源于计划经济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源。在公共财政模式下,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改变公共品对农村的歧视,实现城乡协调、统一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财政支农职能,深化财政支农改革,探索新的支农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一、财政支农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财政支农是国家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维刚  欧阳建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从原先的统收统支到当前的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的推出,加快了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但在具体财政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的冲击,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对财政分权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当前尤其应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并进行政府行政层级等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广西各级财政部门为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稳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积极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以搭建项目建设平台为突破口,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分别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专项等多种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的现状仍没有根本改变,导致资金统筹协调难、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因此,应进一步创新支农资金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皮国忠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由于二元经济性质和农村经济制度、经济水平的限制,政府对农村的收支具有相对独立性,将农村公共财政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来研究具有理论优势。从农村公共财政的制度环境出发,阐明了农村公共财政具有全新意义上的保障和发展职能,进而指出农村公共财政向内倾斜的体系特征,并认为我国农村公共财政的实质就是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农村全面发展的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5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财政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将越变越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内,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快建立农村公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泽昊  
各国财政支农政策是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汲取国外财政支农先进经验,要注意其是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土相符"。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财政支农,财政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安置和发展也是财政支农。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载体,财政应给予其适当支持和引导。财政支农政策应该公开化、法制化,财政应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伴随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加快结构转变步伐,并将其作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财政可以通过收入、支出总量以及结构的安排,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我国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始于1998年底,自此,财政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往学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具体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上,本篇意在探讨长期以来为大家所忽略,实则对于中国构建新的财政框架意义深远的一个方面,即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关于公共财政的一系列问题并产生众多的争论?换言之,如果说公共财政在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