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8)
- 2023(16198)
- 2022(13511)
- 2021(12974)
- 2020(10932)
- 2019(25306)
- 2018(25131)
- 2017(47583)
- 2016(25825)
- 2015(29214)
- 2014(29277)
- 2013(28880)
- 2012(26725)
- 2011(23838)
- 2010(24188)
- 2009(22870)
- 2008(22233)
- 2007(19632)
- 2006(17279)
- 2005(15351)
- 学科
- 济(106580)
- 经济(106460)
- 业(76779)
- 管理(70473)
- 企(54904)
- 企业(54904)
- 农(52272)
- 方法(45392)
- 数学(40574)
- 数学方法(40040)
- 财(38270)
- 农业(34657)
- 中国(33481)
- 融(28551)
- 金融(28547)
- 银(27649)
- 业经(27641)
- 银行(27614)
- 制(27160)
- 地方(26571)
- 行(26538)
- 务(20757)
- 财务(20705)
- 财务管理(20641)
- 学(20252)
- 企业财务(19671)
- 体(18453)
- 贸(18175)
- 贸易(18165)
- 易(17639)
- 机构
- 学院(359493)
- 大学(355201)
- 济(148081)
- 经济(144955)
- 管理(136887)
- 研究(120446)
- 理学(117608)
- 理学院(116333)
- 管理学(114205)
- 管理学院(113508)
- 中国(97863)
- 财(76273)
- 农(75280)
- 科学(73552)
- 京(73450)
- 所(61164)
- 中心(59233)
- 农业(57753)
- 江(56965)
- 业大(56764)
- 财经(56661)
- 研究所(55109)
- 经(51378)
- 范(47274)
- 师范(46816)
- 州(46435)
- 经济学(45554)
- 北京(45375)
- 院(42336)
- 财经大学(41544)
- 基金
- 项目(238677)
- 科学(187285)
- 研究(176640)
- 基金(171985)
- 家(148847)
- 国家(147490)
- 科学基金(126559)
- 社会(111878)
- 社会科(105679)
- 社会科学(105647)
- 省(96640)
- 基金项目(91514)
- 教育(80714)
- 自然(80362)
- 划(78903)
- 自然科(78464)
- 自然科学(78436)
- 自然科学基金(77009)
- 编号(73156)
- 资助(69932)
- 成果(59718)
- 重点(53821)
- 部(52884)
- 发(52509)
- 课题(50322)
- 创(49586)
- 创新(46398)
- 科研(46141)
- 国家社会(46069)
- 教育部(45089)
- 期刊
- 济(167980)
- 经济(167980)
- 研究(106482)
- 农(75876)
- 中国(75260)
- 财(63008)
- 学报(56646)
- 科学(51391)
- 农业(50974)
- 融(47735)
- 金融(47735)
- 管理(45072)
- 大学(43895)
- 学学(41669)
- 教育(36510)
- 业经(32212)
- 技术(30917)
- 财经(27968)
- 经济研究(24760)
- 业(24581)
- 经(23900)
- 问题(23206)
- 版(20035)
- 统计(17555)
- 理论(17225)
- 技术经济(17060)
- 世界(16998)
- 农村(16740)
- 村(16740)
- 图书(16276)
共检索到549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徐忠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金融支农 农村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平 陈海灯
优化金融资源在"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配置、降低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摩擦等是实施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论文从二元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金融排斥理论、金融市场摩擦效应、农村普惠金融理论等基础理论入题,梳理总结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及作用机制,综合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四川省财政金融统计数据、抽样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情况分析研究政策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财政补贴对象交叉、使用效益不高、激励作用不强,也未产生明显的政策效应,农村金融贷款贴息政策对于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具有一定的政策效果。当前,正值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且更趋多样化,重新审视基于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在我国解决一些特定经济金融问题方面的适应性,建议立足我国以银行业为绝对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机构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国情,科学平衡压实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的双重关系,重点围绕金融有效供给、政策导向、机制保障、信息共享和环境支撑等对农村金融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构,推动建立与"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相适应的农村财政金融互动工作格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财政补贴政策 农村金融供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壮志
1987年8月31日至9月2日,贵州省农业银行、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研究所在省建行招待所召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地、县农行的同志,省委经济研究室、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省金融学会、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与学者。会议由贵州省农业银行行长、省农村金融学会会长段桥杉同志亲自主持。会议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朋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新
融资难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担保手段不足。以林权的明晰化、稳定化以及法律有效化为目的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其市场化,盘活了林权,也使得林权抵押贷款的制度基础得以确立,拓宽了农民贷款渠道。但由于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林权抵押贷款在实施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农村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治
财政与金融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资金配置方式,具有较强的功能互补性,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解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而导致农村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困境。目前,我国财政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呈现出分裂和扭曲的非正常状态,存在着财政激励缺位或者过度的问题。应当通过建立财政激励适度原则、市场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不断完善奖励与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损失的分担和补偿、农业保险的扶持、农业贷款担保的扶持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构建财政与农村金融互动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
财政激励 农村金融 金融支农 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西冀
田东县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新路子,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四合"为特点的一整套做法,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被誉为"田东样本"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向岚 毛有碧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是发展"三农"的一个关键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贵州省在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产品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总结了良好的经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窄、贷款风险高、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贷款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贵州省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需要在拓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健全风险控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外部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不断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改革 贵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金楼 吴晓俊
在公共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成为了隐形的农村基层政府,因为它的放贷往往不是市场化或政策性的,而是政治性放贷。农村公共财政支出不足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赖农村金融机构来作为必要的补充,这种政治性贷款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目前的低效率,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协调博弈模型来解释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粘滞"在非最佳效率均衡的逻辑,最后提出改善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玲
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产品数量迅速增长,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农村新型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这些金融产品对精准扶贫的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以贵州安顺为例,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发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为竞争对手,分析法人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的行业竞争力,探究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对精准扶贫的效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产品 竞争力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曦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但农村金融多年来的弱质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固有的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本文从公共财政视角,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公共财政视角探讨财政如何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更好地促进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繁荣。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 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静
农村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我国农村发展也将是无本之木。但由于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面临着供需失衡的困境,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成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 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本文运用遵义市2001—200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遵义市12个县(市)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以及相关的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及相关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基础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等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提高县级财政的自给率对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很强的正效应。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 财政支出 制度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鹏
目前,微型金融市场的微型金融机构主要有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而且这些金融机构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而农村信用社改革无疑是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线。本文借鉴微型金融适应微型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经验,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一般思路以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路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