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5)
- 2023(7940)
- 2022(6684)
- 2021(6792)
- 2020(5519)
- 2019(12978)
- 2018(12753)
- 2017(23132)
- 2016(12663)
- 2015(14433)
- 2014(14305)
- 2013(14228)
- 2012(13359)
- 2011(12197)
- 2010(12136)
- 2009(11567)
- 2008(11710)
- 2007(10116)
- 2006(9183)
- 2005(8754)
- 学科
- 济(52157)
- 经济(52093)
- 管理(36361)
- 业(29977)
- 财(25703)
- 企(25662)
- 企业(25662)
- 中国(20809)
- 方法(20500)
- 数学(17572)
- 数学方法(17442)
- 制(15690)
- 财政(13619)
- 农(12966)
- 贸(12090)
- 贸易(12084)
- 易(11889)
- 体(11175)
- 政(11073)
- 业经(10715)
- 学(10632)
- 务(10471)
- 财务(10457)
- 财务管理(10411)
- 银(10181)
- 银行(10180)
- 企业财务(9949)
- 行(9759)
- 体制(9638)
- 融(9428)
- 机构
- 大学(181778)
- 学院(174146)
- 济(81799)
- 经济(80438)
- 研究(69192)
- 管理(62510)
- 中国(54728)
- 理学(51960)
- 理学院(51262)
- 管理学(50697)
- 管理学院(50311)
- 财(47851)
- 京(40132)
- 科学(36593)
- 所(34550)
- 财经(33350)
- 研究所(30562)
- 经(30537)
- 中心(29762)
- 经济学(27247)
- 北京(26939)
- 范(26351)
- 师范(26230)
- 江(25935)
- 财经大学(24636)
- 经济学院(24243)
- 院(23979)
- 师范大学(21874)
- 农(21563)
- 州(20306)
- 基金
- 项目(104884)
- 科学(83781)
- 研究(81902)
- 基金(79195)
- 家(68379)
- 国家(67855)
- 科学基金(57619)
- 社会(55148)
- 社会科(52270)
- 社会科学(52258)
- 基金项目(40232)
- 教育(38011)
- 省(35048)
- 自然(32984)
- 自然科(32273)
- 自然科学(32268)
- 编号(32262)
- 资助(32216)
- 自然科学基金(31736)
- 划(31469)
- 成果(29773)
- 部(26032)
- 国家社会(24914)
- 重点(24107)
- 中国(24034)
- 教育部(23290)
- 课题(22643)
- 性(22048)
- 发(21981)
- 人文(21359)
共检索到299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在系统考察公共财政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做出了比较清晰的界说。本文的分析表明,跳出纯学术思维的局限而放眼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公共财政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鉴于"公共性"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有别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财政制度安排,以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集中体现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之路,实质是一个让传统中国财政体制机制和传统中国财政学回归"公共性"轨道的过程。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按照公共的理念和规则,深刻把握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此勾画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蓝图并改造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赵全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财政学70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财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1994年的财税改革;从主要覆盖体制内的政府收支和以税制为代表的财政收入一翼,到体制内外政府收支并举、财政收支两翼联动;从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及其机制为主旨的"税费改革"以及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财税改革与发展目标的确立;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到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经历了既彼此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四个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炜 夏雪
财政既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基础与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活动的重要反映和基本体现,我国推行的任何一项重大改革,背后无不有财政资金的配合和财政政策的引导。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首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念已深入实践;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正逐步体现;第三,科学规范高效的理财脉络日渐清晰;第四,服务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由此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改革 实践与创新 发展轨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在我国讨论“公共财政”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认为要从一定历史背景认识公共财政 ,以经济的市场化为前提 ,搞公共财政不等于放弃宏观调控。本文对如何解决财政存在的“缺位”与“越位”,以及如何构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湖北省财政实现了由单纯的供给财政、建设财政向效益财政的转变。效益财政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湖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炳辉 何建敏
近些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不断显现,使土地财政问题成为学术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对土地财政的主流观点进行了概括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土地财政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土地财政的现状表明,次贷危机后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明显增速过快,地方政府在巨额土地出让金的支持下继续实施着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土地使用权交易规模过大及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却又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金融风险。研究发现,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价格无法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以土地出让金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及政府债务等问题,也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一旦土地价格出现趋势性下降,地方...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政府债务 改革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民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克俭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 :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 ,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 ,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 ,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方淑芬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清亮
民主财政是民主政治在财政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民主思想在财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民主思想一经出现便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一样,民主财政建设在我国公共财政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旭东 许航敏 刘明勋 史金善 庞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