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3)
2023(5605)
2022(4817)
2021(4767)
2020(4238)
2019(9299)
2018(9515)
2017(18839)
2016(10530)
2015(12261)
2014(12770)
2013(12651)
2012(11946)
2011(10534)
2010(11038)
2009(10502)
2008(10922)
2007(9973)
2006(8956)
2005(8284)
作者
(28685)
(23536)
(23042)
(22584)
(14874)
(11061)
(10977)
(8912)
(8877)
(8719)
(7846)
(7730)
(7472)
(7424)
(7281)
(7163)
(7100)
(6825)
(6700)
(6643)
(5917)
(5719)
(5626)
(5475)
(5380)
(5370)
(5340)
(5231)
(4746)
(4547)
学科
(36285)
经济(36234)
管理(34322)
(31339)
(26622)
(24068)
企业(24068)
中国(17157)
方法(16450)
(14852)
数学(14580)
数学方法(14472)
财政(13225)
(12200)
财务(12189)
财务管理(12124)
(12098)
银行(12093)
(11767)
企业财务(11486)
(11333)
(11072)
保险(10981)
(10716)
(9651)
制度(9649)
(8798)
金融(8797)
(8596)
(8071)
机构
学院(147267)
大学(145524)
(60070)
经济(58535)
管理(54261)
(44867)
理学(44046)
研究(43869)
理学院(43620)
管理学(43049)
管理学院(42756)
中国(41750)
(30871)
财经(30130)
(26934)
(24476)
科学(23191)
(22206)
财经大学(21848)
中心(21048)
北京(20685)
(19819)
经济学(19070)
研究所(18503)
(17445)
经济学院(17366)
师范(17317)
(17053)
(15679)
(15326)
基金
项目(77457)
研究(63396)
科学(58709)
基金(53537)
(43716)
国家(43274)
社会(38465)
科学基金(36461)
社会科(36197)
社会科学(36185)
(29884)
教育(29613)
编号(29130)
基金项目(27492)
成果(26239)
(24352)
资助(23329)
自然(20459)
自然科(19884)
自然科学(19876)
课题(19712)
自然科学基金(19507)
(18561)
项目编号(18164)
(17882)
重点(16766)
(16743)
(16135)
教育部(15824)
(15620)
期刊
(74224)
经济(74224)
研究(55516)
(40105)
中国(33320)
(23572)
金融(23572)
管理(19885)
教育(17727)
学报(16265)
(15497)
财经(15460)
科学(14206)
大学(13223)
(13054)
技术(12542)
经济研究(12334)
学学(12123)
业经(11872)
问题(10194)
财会(10143)
会计(10079)
农业(9649)
图书(9638)
(9378)
理论(9235)
(8576)
财政(8576)
实践(8415)
(8415)
共检索到248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莘稼  袁星侯  
一个社会的风险有多种形式,如自然风险(地震、旱灾、水灾等)、经济风险(债务风险、通货膨胀等)、政治风险(政局动荡等)等。自然风险往往是人类现有力量难以抗拒的,而经济风险相对于单个经济主体而言,则可以通过种种途径予以转移或分散,如保险、期货市场上的套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仲民  
本文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必要性为背景 ,论述了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风险 ,并提出了这种风险的研究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一、总体介绍《我国公共财政风险评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下简称《公共财政风险研究》)一书是在武汉大学吴俊培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23)的研究成果(被评为优秀)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被列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一个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通常由一个团队完成,参加的成员很多。项目从申请、开题到中间评估和结题评估要经过几十位专家的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洪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制度建设,覆盖范围及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核心架构,以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财政保障的重点。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和经济增速放缓,不可否认,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和运行层面还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若应对不当则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特征较为明显,加之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海曙  许国新  
高校是我国公益性的投资部门,但存在一定的发展边界,盲目扩张会产生边界风险。目前,由于我国对高校实行廉价的制度供给,在银行信用的推动下,高校存在边界风险,并将引发财政风险。解决的新路径是利用外汇储备给高校注资,实现外汇储备向能力储备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赵新海  
一、财政风险的特征和分类财政风险是指发生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破坏财政稳固与平衡的可能性。而导致或者引发这种可能性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则为财政风险因素。财政风险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内生性与外生性并存。内生性表现为由于受经济运行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芳宏  
本文通过乡镇财政现状的简介和对当前解决乡镇财政风险理论与实践部门主流观点的分析,引入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的比较,寻找当前我国正积极建立的公共财政体制可能存在的制度缺陷,试着应用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从土地使用权及收益权的产权化与市场化角度出发,形成符合公共选择理论要求的财政硬约束机制,以从根本上化解乡镇财政风险的观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分税制以来 ,地方财力不足、财权分散、调控管理弱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加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宏观调控、振兴国家财政的大前提下 ,研究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调控不仅对实现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大有裨益 ,而且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在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引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动调整的背景条件下,各方面对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关注度不断升温,展开讨论并得出了多种判断。从讨论情况看,关于公共债务风险的基础性问题的认识还有深化的空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衡量方法。因此,衡量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基础问题分析入手。一、公共财政债务范围界定公共财政债务是指公共财政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从理论和各国实践两个角度看,公共财政债务的发生主要是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筹措资金。赤字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景明  
目前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并不意味着今后可以放松警惕,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存在有公共财政风险突然放大的潜能在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引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动调整的背景条件下,各方面对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关注度不断升温,展开了热烈的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育  
一、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财政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显性的财政风险、直接隐性的财政风险、或然显性财政风险和或然隐性财政风险,它们都涵盖在同一个财政风险矩阵当中。现阶段要建立完善的财政风险预警系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可以先建立直接显性财政风险的预警系统,运行并完善它;对于其他三种财政风险来说,应该在预算中列出,作为潜在的风险参考。因此,我们有条件地建立财政风险预警系统还是可行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房虹  
财政审计工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适时调整审计重点,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李葆萍  丁峙  
1997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金融风险问题受到国内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政府也保持高度警惕,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它对经济的影响。但是,人们似乎对与之紧密关联的财政风险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财政风险即使在我国也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风险最终也是财政风险。因此,提高对财政风险的认识并重视对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财政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部门存在着一定的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风险和或有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在考察我国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构成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财政风险产生的制度原因予以宏观分析,进一步指出我国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我国必须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建立面向全球经济的财政风险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减少或有债务风险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