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8)
- 2023(7826)
- 2022(5872)
- 2021(5543)
- 2020(4530)
- 2019(10510)
- 2018(10654)
- 2017(19600)
- 2016(10762)
- 2015(11722)
- 2014(11851)
- 2013(11309)
- 2012(10128)
- 2011(8830)
- 2010(9185)
- 2009(8821)
- 2008(9322)
- 2007(8049)
- 2006(7486)
- 2005(7176)
- 学科
- 济(42225)
- 经济(42160)
- 管理(31967)
- 业(27140)
- 财(24456)
- 企(23879)
- 企业(23879)
- 中国(16162)
- 制(13734)
- 财政(13348)
- 方法(12841)
- 农(12694)
- 业经(11495)
- 政(10830)
- 体(10734)
- 学(10183)
- 务(10087)
- 财务(10067)
- 财务管理(10023)
- 数学(9729)
- 企业财务(9593)
- 理论(9584)
- 数学方法(9562)
- 地方(9281)
- 体制(8973)
- 策(8211)
- 银(8173)
- 银行(8157)
- 农业(7762)
- 行(7709)
- 机构
- 大学(145187)
- 学院(142368)
- 济(58890)
- 经济(57632)
- 研究(53521)
- 管理(50139)
- 理学(41892)
- 理学院(41416)
- 中国(41121)
- 管理学(40633)
- 管理学院(40344)
- 财(39449)
- 京(31930)
- 科学(30796)
- 所(27592)
- 财经(26155)
- 研究所(24253)
- 江(23907)
- 经(23604)
- 中心(22497)
- 农(22179)
- 北京(20897)
- 范(20258)
- 师范(20087)
- 院(19551)
- 经济学(19258)
- 财经大学(19024)
- 州(18360)
- 业大(18122)
- 省(17413)
- 基金
- 项目(86757)
- 科学(67192)
- 研究(66850)
- 基金(61637)
- 家(53640)
- 国家(53152)
- 科学基金(44708)
- 社会(42658)
- 社会科(40238)
- 社会科学(40227)
- 省(32994)
- 基金项目(31113)
- 教育(30841)
- 编号(27795)
- 划(27403)
- 自然(25833)
- 成果(25512)
- 自然科(25264)
- 自然科学(25255)
- 自然科学基金(24801)
- 资助(24455)
- 重点(20012)
- 课题(19889)
- 部(19104)
- 发(18510)
- 国家社会(18482)
- 性(18400)
- 项目编号(17428)
- 创(17415)
- 制(17182)
共检索到24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民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炜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而成熟,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殊性。与其它经济制度下的财政一样,公共财政的主体始终是国家(政府),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调整,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一般性。仅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定位是不全面的。将现代公共财政定义为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在“市场-财政-政府”三位一体的框架中考察现代公共财政的内涵,并将这种分析框架应用于转轨经济国家。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公共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希克 王宇
基于财政压力,各国政府着手探索新公共管理的创新措施及公共财政管理的市场化。新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石是通过放松行政管制和财政控制来释放管理潜能,强化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问责机制。许多国家实施了公共财政管理创新,但不认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工具。政府对相关信息的垄断、立法机构职责有限等原因,削弱了公共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对于财政规则是否列入财政责任法,目前的趋势一是将财政规则复杂化,以应对不同的经济情景;二是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财政规则,以对财政政策进行约束。
关键词:
公共财政管理 制度创新 问责制 财政规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旭东 许航敏 刘明勋 史金善 庞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湖北省财政实现了由单纯的供给财政、建设财政向效益财政的转变。效益财政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湖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清亮
民主财政是民主政治在财政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民主思想在财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民主思想一经出现便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一样,民主财政建设在我国公共财政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在系统考察公共财政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做出了比较清晰的界说。本文的分析表明,跳出纯学术思维的局限而放眼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公共财政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鉴于"公共性"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有别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财政制度安排,以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集中体现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之路,实质是一个让传统中国财政体制机制和传统中国财政学回归"公共性"轨道的过程。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按照公共的理念和规则,深刻把握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此勾画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蓝图并改造中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玉刚 俞忠英
本文研究权威主导型策略性市场化改革与财政公共化转型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一个基于我国改革实践的动态分析框架,笔者得出:政府供给范围的"越位"与"缺位"作为经济转轨中前期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条件合理性"。而这一条件就是权威主导型改革承诺的动态可信性。"职责同构"的"权威+官僚体系"执政模式有利于保障可信性问题,但不利于最优公共政策的竞争性发现和弹性调整。强化权威推动型的二次改革,从政府派生型"无形之手"到市场自发型"无形之手",并完善横向的党内民主和竞争机制,理顺纵向的政府内分工机制,才能真正顺利实现经济市场化转轨与财政公共化转型的协同演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彦民 李明雨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严密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公共物品理论是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基石。但比较严密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并不意味着科学、清晰、快捷的公共财政活动范围的确定。由于所有物品均有程度不等的外部正效用、制度性公共品界定的主观性、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范围的不确定性、资金投入的确定性和受益主体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人们对具体物品的公共性经常存在争议。公共选择理论为研究公共财政的具体操作方案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必须通过政治程序或民主投票来决定公共财政的具体保障对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成的实现公共选择的制度安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力
预算执行审计要适应财政转型期政策形势的变化 ,把推进公共财政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是财政资金向公共支出方面转移 ,这是一场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审计推进公共财政改革 ,必须立足本地区实际 ,从市场发育程度、财政供给等实际情况出发 ,确立阶段性的审计目标。
关键词:
深化审计 促进改革 民族公共财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针对近年来税式支出再度泛滥的问题 ,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出发 ,提出将其纳入财政预算 ,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张 ,包括税式支出的评价、运用方向、管理手段等方面。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税式支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浩
本文在公共财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了商业银行服务于公共财政资金循环、开展银政合作的动因,分析了我国银政合作业务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银政合作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本文提出,银行需要在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选择更为优化的路径,战略协同公共财政改革,准确把握并引导银政业务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银政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银政合作 消费链经济 交叉销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其中财政支出结构体系是其核心内容。如何改革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使其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这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著名财政学家何振一教授和阎坤博士主编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书,对此进行了新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多年从事财政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财政学方面的著作也见过不少,但从改革支出结构的角度如此全面、系统的研究财政支出的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王智烜
当前进行的房地产税改革是原定物业税改革的继承、调整与发展。在我国未来5~10年的战略机遇期内,不断推进的房地产税改革应该与规范管理的土地财政"阶段并存、此长彼消"。对于房地产税改革,从公共财政与发展财政统一的角度看问题,笔者倡导"置身大局、联动研究、逐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并相信不断优化的房地产税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改革方案 公共财政 发展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