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
- 2023(2023)
- 2022(1721)
- 2021(1797)
- 2020(1515)
- 2019(3286)
- 2018(3416)
- 2017(6263)
- 2016(3577)
- 2015(4323)
- 2014(4297)
- 2013(4147)
- 2012(4256)
- 2011(3795)
- 2010(4042)
- 2009(3980)
- 2008(4214)
- 2007(4121)
- 2006(3757)
- 2005(3394)
- 学科
- 济(13545)
- 经济(13521)
- 管理(11450)
- 业(7526)
- 企(6626)
- 企业(6626)
- 方法(5043)
- 学(4828)
- 财(4638)
- 中国(4560)
- 数学(3854)
- 制(3830)
- 数学方法(3709)
- 农(3688)
- 工作(3477)
- 理论(3468)
- 教育(3007)
- 家(2981)
- 策(2901)
- 国家(2832)
- 业经(2556)
- 财政(2543)
- 体(2525)
- 及其(2517)
- 和(2490)
- 地方(2277)
- 人事(2211)
- 人事管理(2211)
- 贸(2146)
- 贸易(2143)
- 机构
- 大学(56479)
- 学院(54263)
- 研究(19274)
- 济(18952)
- 管理(18340)
- 经济(18336)
- 理学(15036)
- 中国(14854)
- 理学院(14807)
- 管理学(14395)
- 管理学院(14274)
- 京(12788)
- 科学(12466)
- 财(11044)
- 所(10424)
- 江(9384)
- 农(9144)
- 研究所(9125)
- 中心(8872)
- 范(8524)
- 师范(8431)
- 北京(8252)
- 财经(7886)
- 州(7598)
- 业大(7397)
- 农业(7123)
- 经(7032)
- 师范大学(6811)
- 省(6755)
- 院(6710)
共检索到93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崇辉
文章提出建立在形式合理性基础之上的官僚制是西方公共行政的主要模式。形式合理性有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险。在过渡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必须促成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的融合,寻求行政的道德制约。
关键词:
公共行政 形式合理性 形式主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嘉
<正>从事实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令客户满意。形式主义不切实际,有害无益,清楚其产生的机理后就能对症下药。一般而言,形式主义产生的机理在于对事实存在三个误解。解开误解,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能有效减少形式主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承认不足第一个误解是“我不应该有问题”。“人之初,性本善”,意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这句话强调了人类本性中的良善本质,认为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下才会导致人性的扭曲。也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关键词:
形式主义 责任担当 事实求是 客户信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敏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苗头,如频繁检查、虚假迎检、"精准填表"、虚假脱贫、产业扶贫盲目跟风、"垒大户"、"堆盆景"、不切实际提前脱贫等。形式主义的生成机制复杂多元,如压力型体制、政治锦标赛、贫困群体在贫困治理中缺乏主体性、考核机制不科学等。为减少和杜绝形式主义,应适当为基层减压、加强扶贫干部的党性修养、确立贫困群体在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考核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童庆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云瀚
国防与军队建设迫切需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文章认为,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依法从严治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关键词:
求真务实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志忠
新征管法的颁布和实施,要求构建服务型税务机关。这必将带来税收执法观念和原则的变革。今后要注重税收执法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并重,甚至更要注重合理性原则。本文探讨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涵,就税收执法中如何适用行政合理性原则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自由裁量权 合理性原则 行政法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创志
财政资金扶持基层的做法由来已久,能够造福地方经济发展,但繁杂的申报手续却引起部分公众质疑。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人大代表俞雪花表示,对于上报财政扶持资金的审核评审,形式上的东西不要太多,前期的要求不要那么复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王思琪
税法形式主义的逻辑根源在于片面地强调税收法定原则,忽略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实质课税原则等其他三项原则及不同原则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能会造成税收征管有失公平、税收效率低下、形式与实质分割等现象。为避免税法形式主义,税务人员应转变税收征管理念,真正落实"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不拘泥于"形式主义"。
关键词:
税法形式主义 税法原则 实质课税 法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蔡连玉
本科生导师制之质的规定性在于通过"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素养"。当下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遭遇到了"形式主义",更多地体现的是"政治论哲学",其深层原因在于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缺乏思想共识与文化支持。本科生导师制的思想基础在于自由教育,自由教育在当前"就业至上"的语境中处境尴尬,只有高校形成"自由教育"、"通识课程"、"启发教学"等基础共识,才能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功用发挥提供文化土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振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辉 陈晓军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形式化,即实质性扶贫工作内容愈发通过形式去表现,导致内容虚化并沦为形式;二是形式内容化,即原本用来说明和表现扶贫工作内容的一些辅助形式取代了内容的中心地位,导致工作重点偏移。综合来看,形式主义问题主要受四重机制影响,分别是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工作推进机制、纵向施压与横向竞优机制、工作考核评估与整改机制、督察问责与规避风险机制。这四套机制共同作用于扶贫实践,在横向块块和纵向条条之间组织动员多主体参与。形式主义问题与基层治理逻辑有较大关联:一方面,以数目字管理和痕迹管理为代表的精细治理目标与农民生活逻辑和乡村社会半正式治理、简约治理逻辑的契合度不够;另一方面,村干部专职化促使基层治理重心下沉,导致村级治理科层化,增加村级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工作负担。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需要从基层贫困治理角度系统反思,进一步探讨扶贫工作中如何寻求技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的平衡、实现扶贫工作从运动式治理向常规治理转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发源
合理性司法审查是行政垄断纳入司法审查后必然面临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有待予以进一步回应。在制度层面上,由于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具有不彻底性、反垄断执法机构并无规制行政垄断的实质性权力以支持司法审查、合理性原则在行政诉讼法中的从属地位等原因,行政垄断的合理性司法审查障碍重重。因而,应当完善相关制度,采取恰当措施,使行政垄断的合理性司法审查顺利进行。
关键词:
行政垄断 合理性原则 司法审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琚涛
区别于文献对政府环境规制的硬监管研究,本文聚焦于市场软监管如何干预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第三方商道融绿首次发布ESG评级的外生冲击,采取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评级引致的市场软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三方ESG评级倒逼企业提高绿色创新数量,但是降低绿色创新质量。这说明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偏好采取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形式主义行为,加剧了绿色创新的“泡沫”。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心理是ESG评级软监管与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之间的潜在影响机制。截面分组发现,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度,分别通过抑制管理者短视的自利动机内因和信息不对称外因,进而对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进行纠偏。最后,ESG评级软监管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即评级企业同省和同行其他企业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也得到提高,但绿色专利申请质量的负向溢出效应仅在同省企业中存在。研究不仅证明了环境与经济困局中市场软监管的作用,也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即将推行ESG信息披露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殷学国
姚文放教授新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既是一部文学理论研究专著,又是晚近"西学"专题学术思想史纲。作为一部"学案体"专著,该书着重对九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论述,实现了学术史的深入描述与重要问题的精雕细刻的统一;具体行文突破了单一线条的刻板的叙述模式,追求点线面体的多维结构。该书充分体现了著者化理论为思想的学术个性,实现了其为理论正名、为思想招魂的学术追求。作为一部探讨晚近文学理论转换机制的理论著作,它强调从中国经验出发的立场和"回到中国问题"的宗旨,对中国经验的描述和对中国理论的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文杰 王黎
传统的职业素养教育只是在显性的形式上要求学生达到某种职业规范和标准,而对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却缺乏有效的方式。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内涵为导向来组织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养 形式 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