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2)
- 2023(16746)
- 2022(13995)
- 2021(13537)
- 2020(10998)
- 2019(25498)
- 2018(25368)
- 2017(46686)
- 2016(26198)
- 2015(29612)
- 2014(29888)
- 2013(28473)
- 2012(26133)
- 2011(23380)
- 2010(24039)
- 2009(21778)
- 2008(20149)
- 2007(17942)
- 2006(15700)
- 2005(13877)
- 学科
- 济(85471)
- 经济(85367)
- 管理(74062)
- 业(67136)
- 企(57633)
- 企业(57633)
- 方法(37235)
- 中国(36552)
- 数学(31675)
- 数学方法(31265)
- 财(30650)
- 融(27340)
- 金融(27332)
- 银(25675)
- 银行(25620)
- 教育(25200)
- 行(24748)
- 农(23996)
- 学(22110)
- 理论(21658)
- 制(21393)
- 地方(21167)
- 技术(21038)
- 业经(20951)
- 农业(15816)
- 务(15611)
- 财务(15537)
- 财务管理(15505)
- 体(15274)
- 企业财务(14773)
- 机构
- 大学(351343)
- 学院(345076)
- 管理(131209)
- 济(126269)
- 经济(123020)
- 研究(116730)
- 理学(113048)
- 理学院(111668)
- 管理学(109642)
- 管理学院(108975)
- 中国(86914)
- 京(75748)
- 科学(71864)
- 财(64727)
- 所(57860)
- 范(55413)
- 师范(54948)
- 中心(53835)
- 江(52723)
- 研究所(52632)
- 农(52136)
- 业大(49367)
- 财经(48945)
- 北京(48632)
- 师范大学(44481)
- 经(44457)
- 教育(43158)
- 州(43111)
- 院(42556)
- 技术(41437)
- 基金
- 项目(234395)
- 科学(184294)
- 研究(180399)
- 基金(164518)
- 家(141969)
- 国家(140575)
- 科学基金(120243)
- 社会(109764)
- 社会科(103690)
- 社会科学(103664)
- 省(94723)
- 教育(89142)
- 基金项目(86892)
- 划(80282)
- 编号(76341)
- 自然(75663)
- 自然科(73926)
- 自然科学(73907)
- 自然科学基金(72574)
- 资助(66266)
- 成果(65785)
- 课题(55881)
- 重点(53285)
- 创(52106)
- 部(52021)
- 发(50769)
- 创新(47873)
- 项目编号(47793)
- 年(45767)
- 教育部(45380)
- 期刊
- 济(136984)
- 经济(136984)
- 研究(112863)
- 中国(81646)
- 教育(75198)
- 学报(54045)
- 财(50712)
- 管理(48734)
- 科学(47630)
- 农(46615)
- 大学(42081)
- 融(39172)
- 金融(39172)
- 学学(37425)
- 技术(33856)
- 农业(31825)
- 财经(23920)
- 图书(23415)
- 业经(22010)
- 经济研究(21718)
- 经(20450)
- 职业(19056)
- 科技(18065)
- 坛(17079)
- 论坛(17079)
- 问题(16878)
- 业(16741)
- 理论(16467)
- 书馆(16390)
- 图书馆(16390)
共检索到52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骏 党波涛
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公共艺术课程必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形象生动的审美体验与认知,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特色性"内容的融入,便于大学生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自觉。2016年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高达1.261%。无独有偶,2017年3月,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几大电视台热播,平均收视率突破2%,网
关键词:
公共艺术课程 普通高等学校 大思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林
学院专业课程应该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促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并发挥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因此,在艺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结构等进行变革。由王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从艺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思政教育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性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关于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思考,笔者结合2021年度江苏省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声乐(740701/001)》研究,对本书进行评述。
关键词:
教学策略研究 《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深南
本文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涵,结合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充分利用艺术类教师及相关教学设施资源优势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共艺术类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课程 体系专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圆 戴斌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在构建“大思政”的格局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中,为思政教育赋予更为丰富的教育元素,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文章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多个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阴菲菲
高校思政博客作为近年最新出现的教育载体,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及推广起到关键作用。相较于其他平台,思政博客具有启发间接性和教育渗透性等诸多优势。在思政博客效能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有助于提升思政博客的德育载体效能。由陈瑞三和杜晶波共同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的《高校思政博客效能评价体系研究》一书,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收录并整理体现各院校工作进展及育人实效的系列成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瑾莉 张铎
美育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地方高校构建高质量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应采取优化课程结构和修读模式、强化课程思政与特色文化的融合创新、重塑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形态、构建开放多元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过程性综合化评价模式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公共艺术 课程 实践进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宝成 陈瑞琳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以及授课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将民俗艺术融入现代设计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师资、课程、学院建设和学生活动四个方面论述了地域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地域民俗 艺术设计 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欣
以巴黎第八大学为例,通过对其本科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由灵活的课程选修体系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建立职业规划,理论研究和拓展思维能力的课程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型艺术人才 影响因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绯
通过对常州成人高等教育艺术课程教学的调查,了解常州成人高等教育艺术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常州成人高等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艺术课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磊 章琦
推进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讲好创业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更是引导大学生“走近创业、认识企业、理解商业、开创事业”必备内容。现有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还十分缺乏。由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创业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受到了限制。在构建创业基础课程思政“12345”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而从理念融合、知识融合、路径融合三方面探索建立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实践体系。以期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创业基础课程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磊 章琦
推进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讲好创业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更是引导大学生“走近创业、认识企业、理解商业、开创事业”必备内容。现有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还十分缺乏。由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创业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受到了限制。在构建创业基础课程思政“12345”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而从理念融合、知识融合、路径融合三方面探索建立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实践体系。以期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创业基础课程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它既要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又要充分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寻找突破点,抓住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办好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的理念,也对学校发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地方,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做出贡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剑刚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孙茂华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图形创意设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化探索与实践》一书,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对图形造型语言、图形创意思维与表达设计等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并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其中价值的引领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荣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这是所有艺术类院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要让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的话,必须将这个学科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种背景下,任戬主编了《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一书,此书对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课程整合有一定的启发。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建立以"形态学"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将形态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课程体系的主线,而其他学科则对其进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海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由黄丽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抗疫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最后,从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