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5)
- 2023(12902)
- 2022(11487)
- 2021(10891)
- 2020(9125)
- 2019(21274)
- 2018(21157)
- 2017(41089)
- 2016(22551)
- 2015(25156)
- 2014(25133)
- 2013(24982)
- 2012(22975)
- 2011(20571)
- 2010(20319)
- 2009(18324)
- 2008(17690)
- 2007(15391)
- 2006(13214)
- 2005(11462)
- 学科
- 济(87084)
- 经济(86983)
- 管理(62871)
- 业(56686)
- 企(46881)
- 企业(46881)
- 方法(39104)
- 数学(33842)
- 数学方法(33422)
- 农(22568)
- 财(22410)
- 中国(21617)
- 学(21414)
- 地方(18805)
- 业经(18155)
- 制(15722)
- 农业(15198)
- 理论(14690)
- 贸(14191)
- 贸易(14184)
- 和(13707)
- 易(13695)
- 务(13377)
- 财务(13314)
- 财务管理(13287)
- 技术(13173)
- 环境(12932)
- 企业财务(12580)
- 银(12368)
- 银行(12312)
- 机构
- 大学(311230)
- 学院(307437)
- 管理(121261)
- 济(115249)
- 经济(112502)
- 研究(105937)
- 理学(105370)
- 理学院(104082)
- 管理学(102141)
- 管理学院(101587)
- 中国(77126)
- 科学(69755)
- 京(69400)
- 农(55221)
- 所(54120)
- 财(53257)
- 业大(50617)
- 研究所(49788)
- 中心(48003)
- 江(44387)
- 北京(44052)
- 农业(43823)
- 财经(42632)
- 范(41461)
- 师范(40964)
- 院(38999)
- 经(38865)
- 州(36458)
- 经济学(33876)
- 师范大学(33327)
- 基金
- 项目(218826)
- 科学(170072)
- 基金(157823)
- 研究(155695)
- 家(139610)
- 国家(138470)
- 科学基金(117581)
- 社会(95502)
- 社会科(90224)
- 社会科学(90197)
- 省(85382)
- 基金项目(84759)
- 自然(79303)
- 自然科(77437)
- 自然科学(77413)
- 自然科学基金(76028)
- 划(73123)
- 教育(70597)
- 资助(65176)
- 编号(63308)
- 成果(51220)
- 重点(48962)
- 部(47244)
- 发(46305)
- 创(45056)
- 课题(43461)
- 科研(42443)
- 创新(42037)
- 计划(41357)
- 大学(40135)
共检索到443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张蔚 易成栋 高菠阳
有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应同时满足保障对象住房的可支付性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基于北京市在建或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用剩余收入法计算了保障对象的租金可支付能力。测算结果表明公租房租金补贴的发放使得公租房对于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同时,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包括地铁站、医院、中小学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多集中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五环到六环之间,西部则较少;目前北京市的公租房交通可达性较差,项目周围教育资源可达性和医疗资源可达性比交通可达性好。并探讨了北京市公租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涂姗
文章在公共租赁住房租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剩余收入法原理,测算住房支出后的剩余收入能否满足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评估了武汉市既有公租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公租房租金及租金补贴政策下,公租房家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对住房可支付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户主年龄上看,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存在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较少,而对户主年龄40岁以上的家庭,随户主年龄增长,存在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逐步增加;从家庭规模上看,随着家庭人口增加,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研究还提出从分层次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型;同时就租金调整、特殊家庭补贴以及公租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公租房定价机制的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刘可婧 孙伟增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居民所负担的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单纯考虑"住房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不能全面衡量居住区位选择所引致的成本。为了更全面和精细地评价居民对于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的综合支付能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了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以北京为例计算得到了北京市城八区区块层面的指数数值,并结合目前北京住房市场和交通体系的实际情况对指数值进行分析,挖掘其背后的经济和政策含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特征价格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高萌 张纯
自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来,保障房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促进了安居。然而,它是否也促进了乐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北京为例,根据保障房申请和分配数据,基于项目、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了经济适用房的就业可达性。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居民的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经济适用房居民通勤距离较长、就业可达性较差。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制度、城市居住和就业中心格局,保障房项目的区位;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户口、人口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否有孩子上学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就业可达性 职住平衡 北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磊 李德智
文章通过对上海、北京两地保障房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分析,在厘清公租房租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租金政策无缝衔接的角度,对公租房租金补贴范围和负担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今后制订公租房租金补贴政策的原则和步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喆
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步法",以交通可达性分析为基础,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可达性判别、规划策略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北京市急救设施案例进行了研究。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时间阈值参数下急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模拟,识别急救设施的服务盲区,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改善该区域急救设施可达性的空间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设施供给空间布局、跨区县政策措施、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艳超 李德智 邓小鹏 谢政民
作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主体,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至关重要。但是,相对于国外而言,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其可持续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少。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综合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总结国外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持续性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亮 张军玲
随着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实际推进中遇到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社会主体参与意愿不高、金融与财税支持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深圳实践经验,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相关需求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刘斌全 黄鼎曦
住房市场化与较高住房需求带来住房价格的迅速提升,进而引发住房可负担性下降等问题,租赁住房逐步成为居民的另一主要择居方式。城市交通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对住宅租赁价格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研究道路网络及公共交通网络对住宅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以出行时间为基础构建交通网络,公交网络总体拟合程度高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中邻近中心性即相对可达性拟合程度最高,而道路网络中介中心性即中转功能拟合程度最高;②城市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外围的环状结构中,中心性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道路邻近中心性及公交各类中心性对城市中心及中部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外围主要受道路邻近中心性及介中心性影响;③基于拟合程度最高的公交网络邻近中心性的影响模式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地面公交站点等在城市中心及中部对租赁价格影响较高,而城市外围仅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站点影响较高;④道路设施网络与公交组织网络结构特性导向下的驱动力差异、交通网络各功能空间效应的区位指向、城市不同空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差异促进了道路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对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分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程俊文
租金价格的合理确定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市场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保障对象住房可支付能力三个主要因素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受运营时间影响大,运营时间的延长可以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扩大保障范围;对于同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不同收入层次保障对象应负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除了与自身住房可支付能力相关外,还与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保障性租赁住房品质相关。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制定支持政策,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主体长期运营;建立完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监管审核制度,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的真实性;准确把握被保障群体的差异化住房需求,实现供需匹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以邗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REITs融资途径,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的融资支持力度,能够疏通民间投资渠道,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调整,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和住房市场发展状况,认为只要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在部分房价较高的城市通过REITs融资模式加快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廉租住房 公共租赁房 REITs融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