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1)
- 2023(9437)
- 2022(7939)
- 2021(7082)
- 2020(5943)
- 2019(13347)
- 2018(12975)
- 2017(25444)
- 2016(13417)
- 2015(14924)
- 2014(14656)
- 2013(14777)
- 2012(14128)
- 2011(12794)
- 2010(12863)
- 2009(12077)
- 2008(11465)
- 2007(10159)
- 2006(9443)
- 2005(8728)
- 学科
- 济(77667)
- 经济(77597)
- 管理(36946)
- 业(32585)
- 方法(26108)
- 企(25814)
- 企业(25814)
- 数学(23005)
- 数学方法(22762)
- 地方(19658)
- 中国(17789)
- 学(16331)
- 农(15773)
- 财(15750)
- 业经(14104)
- 地方经济(13445)
- 制(12122)
- 农业(10849)
- 贸(10229)
- 贸易(10223)
- 融(9919)
- 金融(9918)
- 易(9834)
- 体(9727)
- 产业(9651)
- 环境(9419)
- 和(9004)
- 银(8948)
- 银行(8914)
- 行(8602)
- 机构
- 大学(200701)
- 学院(199500)
- 济(94430)
- 经济(92711)
- 研究(76944)
- 管理(72160)
- 理学(61891)
- 理学院(61117)
- 管理学(59998)
- 管理学院(59618)
- 中国(56148)
- 科学(46212)
- 京(42090)
- 财(41892)
- 所(40189)
- 研究所(36473)
- 农(36095)
- 中心(33294)
- 财经(32961)
- 经济学(31316)
- 江(30491)
- 经(29973)
- 业大(29360)
- 农业(28419)
- 经济学院(27911)
- 院(27674)
- 北京(26516)
- 范(25255)
- 师范(24891)
- 财经大学(24524)
- 基金
- 项目(132453)
- 科学(104337)
- 基金(97703)
- 研究(93532)
- 家(87242)
- 国家(86551)
- 科学基金(72884)
- 社会(62469)
- 社会科(59267)
- 社会科学(59251)
- 省(50750)
- 基金项目(50446)
- 自然(46160)
- 自然科(45145)
- 自然科学(45131)
- 自然科学基金(44351)
- 划(43141)
- 教育(41525)
- 资助(40590)
- 编号(35189)
- 重点(30771)
- 发(30513)
- 部(29672)
- 成果(29266)
- 国家社会(27172)
- 创(27063)
- 创新(25469)
- 科研(25368)
- 教育部(25282)
- 课题(25169)
共检索到30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娣 石磊
本文基于政府偏好构建了增长和福利的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公共福利结构突变与经济增长拐点的非线性内生关联:福利扩张导致增长减速,福利收缩则带来高增长;增长发生由高向低的结构突变后,公共福利将出现下行拐点,并以更快的速度收缩,最终拉动增长回升。利用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中国1980~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拐点与公共福利政策调整有关,增长发生显著结构突变之前总是存在公共福利的状态转换。模型预测,未来三年中国经济仍处于"低增长低福利"阶段,但有逐渐回升的趋势。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增长和福利在不同发展水平下的相互影响,以及在结构突变后的反应路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共福利 结构突变 状态转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师博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撑,但是在理论上,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结构突变分析,实证检验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跃进"的终结与大庆油田的量产,引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1961年能源消费出现结构突变。这使得1952-2005年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1962-2005年二者间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能源消费内生于经济增长,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变动的诱因。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忽略产业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成君 鲁婷 陈振环 韩家彬
基于1978~2013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近似于"N"型曲线,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扩张、收敛、再扩张三个阶段;过去大部分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前提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晶
采用时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以及影响经济在不同区制之间跃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三类经济增速区间内,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在推动经济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匹配度,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一致、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配合;渐进式转型有利于平滑增长路径,降低向高收入均衡收敛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少东 李非
本文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在检验台湾GDP序列的平稳性后,建立台湾GDP序列的拟合模型,实证检验支持台湾GDP序列在1974、1981、2001年产生结构突变,且潜在GDP函数发生了变化。通过分离GDP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运用周期成分对台湾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台湾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受世界经济景气和台湾经济发展策略的影响。发生结构突变后台湾经济增长趋势发生变化,这与台湾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相应采取的经济发展策略密切相关。论文最后对未来台湾经济增长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
台湾经济 经济周期 结构突变 增长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产业结构和失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产业结构升级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增速)分别超过14.44%、83.26%时,两组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且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更容易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降低失业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失业 非线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齐鸣 张炎涛
在假设保持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运用Bai和Perron(2003)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52—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可以分为九个时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952—1988年期间(前六个时期)大致呈"N"形,在1989—2010期间(后三个时期)大致呈45度的"S"形。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稳步上升的,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方面要保持能源的充分供给,另一方面要对能源消费价格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能源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关键词:
多重结构突变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江茹 范新英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顾剑华
本文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政府公共投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公共投资滞后效应表明我国公共投资结构存在着不合理,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公共投资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波 孙力军
文章采用1993-2014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数据,在考虑经济增长及其条件波动结构突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AR(p)-GARCH(1,1)-M模型,检验了宏观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并探讨了次贷危机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宏观波动在样本区间内分别发生了两次和三次结构突变,后危机时代,宏观波动重返"大缓和"且经济增长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均值、条件波动的双突变,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二、三阶段分别对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负效应和不显著的正效应;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并助涨宏观波动,也显著提升了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第三阶段对其的正效应。因此,为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新常态"...
关键词:
宏观波动 经济增长 结构突变 次贷危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志勇 刘颖
利用协整分析和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碳排放的动态弹性,选取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横向区域比较,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导致碳排放弹性系数的增加,相反,每单位的经济增长所引起的碳排放量的增量是下降的,但2003年以后碳排放弹性系数开始持续上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导致各省区碳排放弹性系数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的特点,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其次,东北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低。据此,政府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应加快技术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公民应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全民参与共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省际比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 林
本文采用阶跃突变模型、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和傅里叶三角函数近似平滑模型实证研究2003年2月至2015年6月我国煤炭(动力煤)价格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和特征,并从煤炭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造成煤炭价格非线性变化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动力煤价格的演化过程呈非线性特征,既有结构性突变也有平滑转换;煤炭需求的急剧变化是动力煤价格发生结构性突变的重要原因,而煤炭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引起动力煤价格平滑变化。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针对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提出改变当前国内煤炭市场颓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价格 结构性突变 平滑转换 非线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林
本文采用阶跃突变模型、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和傅里叶三角函数近似平滑模型实证研究2003年2月至2015年6月我国煤炭(动力煤)价格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和特征,并从煤炭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造成煤炭价格非线性变化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动力煤价格的演化过程呈非线性特征,既有结构性突变也有平滑转换;煤炭需求的急剧变化是动力煤价格发生结构性突变的重要原因,而煤炭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引起动力煤价格平滑变化。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针对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提出改变当前国内煤炭市场颓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价格 结构性突变 非线性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岚岚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均存在时变特征;城镇和农村消费零售规模、流通业资本规模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劳动规模对消费经济影响变化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流通业 消费 动态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汉华 LIU Yaobin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视角,使用2001—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只有地区发展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值之后,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完善,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适度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发展过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