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9)
2023(7555)
2022(6238)
2021(6272)
2020(5073)
2019(12002)
2018(12141)
2017(21721)
2016(12883)
2015(14672)
2014(14867)
2013(13373)
2012(12096)
2011(11164)
2010(11801)
2009(10413)
2008(10281)
2007(9163)
2006(8090)
2005(7428)
作者
(32368)
(26743)
(26714)
(25687)
(17176)
(12655)
(12273)
(10421)
(10245)
(9722)
(9315)
(8881)
(8695)
(8618)
(8337)
(8292)
(8016)
(7805)
(7796)
(7691)
(6882)
(6688)
(6571)
(6301)
(6183)
(6088)
(6011)
(5961)
(5551)
(5314)
学科
(41959)
经济(41913)
管理(33214)
(27769)
(25148)
企业(25148)
方法(22095)
教育(20341)
数学(18918)
数学方法(18367)
中国(17124)
理论(14634)
(11642)
(11607)
(10203)
(10017)
教学(9569)
业经(9468)
(7746)
银行(7740)
(7465)
(7462)
技术(7190)
(7188)
金融(7188)
(6679)
(6634)
(6578)
(6553)
财务(6522)
机构
大学(172846)
学院(167846)
管理(61559)
(57553)
研究(56078)
经济(55964)
理学(53290)
理学院(52644)
管理学(51249)
管理学院(50915)
(37819)
中国(36840)
科学(32700)
(31949)
教育(31878)
师范(31769)
(29515)
(26878)
师范大学(26015)
(25861)
北京(24663)
中心(24570)
研究所(24392)
财经(23104)
技术(21786)
业大(21288)
(21045)
(20905)
(20755)
(20344)
基金
项目(109346)
科学(87877)
研究(87442)
基金(76071)
(65060)
国家(64394)
科学基金(55357)
社会(52776)
教育(49860)
社会科(49660)
社会科学(49648)
(44065)
(39025)
编号(38875)
基金项目(38377)
成果(34815)
自然(34256)
自然科(33516)
自然科学(33511)
自然科学基金(32878)
资助(31481)
课题(30005)
重点(26296)
(26006)
(25152)
项目编号(24117)
教育部(23482)
规划(23336)
(23320)
(23072)
期刊
(60774)
经济(60774)
研究(58021)
教育(55371)
中国(41250)
(23578)
学报(22933)
管理(22382)
科学(21138)
技术(19810)
大学(19282)
(18767)
学学(16391)
职业(14735)
农业(12984)
(12597)
金融(12597)
财经(11724)
(10119)
图书(10037)
经济研究(9682)
技术教育(9531)
职业技术(9531)
职业技术教育(9531)
业经(9169)
(9026)
论坛(9026)
统计(8675)
(8008)
(7928)
共检索到25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明磊  
管办评分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部署。从背景与动因看,管办评分离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新常态,是管办分离改革政策的深化,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野观照下,解析高等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学理含义、权力性质,基于此从改革逻辑出发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三角权力模型。最后从治理主体、权力基础、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方面阐释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公共治理框架及其要义,进而论述了管办评分离的公共治理实践变革基本条件和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实现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抑制学校办学活力的问题。管办评三者既相对分离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监督。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逐步形成政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滇华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教育治理系统作为一个自主可控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管""办""评"三个生态子系统;运用大数据治理思维,进行教育数据治理的系统设计,阐明系统内数据流的运行机理。本文针对教育数据治理存在的现实困难,提出建设教育数据治理平台的系统结构,深入分析数据治理系统内各治理主体如何采集子系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从而实现子系统内数据流的整合与有效流动。通过各子系统内和系统间大数据流的灵活集成,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实现教育决策的调适与改进,提升教育治理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忠芳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和处理好管办不分、管评不分的问题,实现社会参与监督评价和第三方独立评价,如何认识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教育督导的管评分离等,都是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点、难点、焦点及疑点问题。需要理清思路,简政放权,扩大自主办学,逐步实现评价独立,才能稳步推进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承国  肖山  
在"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工作,既能够回应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诉求,也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存在不足、三方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监督作用发挥不足以及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对此,通过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正确处理三方之间的关系、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工作变革,是推动第三方评估工作持续优化的迫切需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华楠  沈娟娟  
由于我国政府与学校和社会的特殊关系,运用"元治理"理论分析和指导教育管办评分离中政府角色定位非常契合。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职能角色定位存在失准失当问题,正确认识"元治理"的实质及其政府"元治理"的功能和目标,是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权力配置、职能掌舵、行业监管、依法办学、培育市场、关系调整、协同互动等多个路径来实现政府"导向者"、"监督者"、"服务者"、"协调者"角色的整体型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喆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使高等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治理理论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实现保障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保障效率、实现良性互动等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社会、高校都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构建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措施,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姗姗  朱德全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培养多样化人才和传承技术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就业创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政府包揽职业教育全局,学校和企业缺乏自主权,社会的作用缺失,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实行管办评分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政府在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上将权力下放;学校与企业以市场化为引领,实行改革发展;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实行独立评估,各个主体要素之间权责明确,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天山  
教育部今年颁布的管办评分离文件意义重大——从当前看,是推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的现实需要;从长远看,是实施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管办评三者形成对立统一关系。从对立性上看,管办评在一个系统中三者分工不同,管是决策,办是执行,评是反馈,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教育运转机制;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巍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管、办、评"分离工作日益紧迫,其有利于重塑"政校社"关系,构建多主体共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有效实现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还需了解其分离指向,即高等教育"管、办、评"的结构关系及其政策演进;夯实其分离基础,即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深化高校法人属性的内涵,维持第三方评估的价值中立;践行其分离逻辑,即保证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机构分离和职能分离同步实施,加强各个主体的职能运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炳辉  
管办评分离作为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刻影响着政府与高校的治理关系和发展格局。高职院校因具有跨界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其在管办评分离的治理趋势下更容易受到治理环境的影响。基于管办评分离的治理要求,优化适应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外部治理机制的路径是,通过产教融合、市场导向实现高职院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构建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机制,发挥理(董)事会治理功能,推进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环境的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玲  尹贻林  范道津  
本文通过对公共项目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以及公共项目多级委托代理链的分析,提出了公共项目治理的概念。由于公共项目委托代理链的特殊性,公共项目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并要考虑公共项目与市场环境;以及政府投资人的巨大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内部监控、外部市场监控和政府监控机制的公共项目治理模式的概念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蔚刚  
牛津大学章程分为"教职员大会章程"和"枢密院会议章程",前者只需由学校教职员大会同意即可生效,后者还需要由枢密院批准方能生效。"枢密院会议章程"主要对学校核心管理机构、学术人员权益和学校财力保障进行了规定。"教职员大会章程"则包括了大学内部学术机构的自主设置、内部各项事务的自主决策、行政管理人员的自主聘任、学位文凭证书的自主授予等,充分反映出牛津大学具有广泛的自主权。两类章程的划分,实质上是英国高等教育"管办分离"的缩影,对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管办分离",明晰政府与大学的权力边界、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规范章程文本表述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洪池  马媛  
政府中心模式、学术自治模式以及市场导向模式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三种理想模式,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中,大学自治权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治理本质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对程序性自治维度和实质性自治维度的经验观测,可以衡量高等教育治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为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治理的国际比较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基础的有效途径。但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将大学改造为市场经营的主体,也不意味着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和提高学费。高等教育市场化需要政府和高校采取恰当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