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6)
2023(7559)
2022(5994)
2021(5570)
2020(4615)
2019(10009)
2018(9695)
2017(18254)
2016(10153)
2015(11570)
2014(11508)
2013(11115)
2012(10139)
2011(8795)
2010(9035)
2009(8629)
2008(9033)
2007(7956)
2006(6981)
2005(6583)
作者
(26801)
(22519)
(22280)
(21548)
(14280)
(10512)
(10221)
(8422)
(8376)
(8139)
(7652)
(7492)
(7356)
(7350)
(7192)
(6775)
(6654)
(6508)
(6381)
(6367)
(5691)
(5444)
(5263)
(5158)
(5073)
(5048)
(4991)
(4958)
(4535)
(4381)
学科
管理(42306)
(35091)
经济(35013)
(34723)
(30807)
企业(30807)
(27910)
(15633)
财政(13597)
(13576)
财务(13555)
财务管理(13511)
方法(13015)
企业财务(12914)
中国(12252)
(11497)
(11139)
(10941)
数学(10739)
数学方法(10616)
业经(10111)
体制(9728)
(7648)
银行(7641)
(7556)
(7524)
制度(7493)
(7118)
地方(7074)
(6745)
机构
大学(140682)
学院(140155)
(57645)
经济(56420)
管理(53680)
理学(45622)
研究(45567)
理学院(45158)
管理学(44635)
管理学院(44344)
(40867)
中国(35886)
(28764)
财经(27520)
(24726)
科学(24481)
(22398)
(21913)
中心(20547)
财经大学(20070)
研究所(18818)
经济学(18507)
(18139)
北京(17962)
(16936)
(16859)
(16625)
经济学院(16558)
业大(16545)
师范(16490)
基金
项目(89069)
科学(70709)
研究(68999)
基金(65492)
(55626)
国家(55142)
科学基金(47941)
社会(46278)
社会科(43767)
社会科学(43755)
基金项目(33931)
(33917)
教育(31581)
自然(27997)
(27979)
编号(27941)
自然科(27313)
自然科学(27307)
自然科学基金(26809)
资助(25457)
成果(24774)
(24076)
(20634)
重点(20229)
国家社会(19841)
课题(19684)
(19205)
(18652)
教育部(18426)
(17957)
期刊
(69361)
经济(69361)
研究(47582)
(39040)
中国(32617)
管理(21043)
学报(19556)
(17877)
科学(17786)
大学(16257)
学学(15374)
财经(15150)
教育(14923)
(14003)
金融(14003)
(12876)
农业(11497)
经济研究(11123)
技术(10834)
业经(10250)
会计(9936)
财会(9792)
问题(8868)
(8601)
财政(8601)
(7642)
(7280)
(6813)
图书(6717)
通讯(6621)
共检索到225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治理活动,归根结底要维护公共利益。建立现代公共治理的框架体系,促使现代财政制度体现受托责任、公开透明、可预见性和公众参与的要求,这是未来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实现法治财政,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两个层面保障。只有法律健全、制度完善、内容科学、管理高效的财税体制,才是现代财政制度。未来可以借鉴美国"进步时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经验,继续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促进税负公平;在公共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和行政听证制度,优化需求表达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李雪  
本文探讨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法治财政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核心;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财政法治建设中,完善财政法律制度是根本,推进财政收支法定是主要内容,加强财政公开透明是工作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则是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的出发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无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全面认识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三方面的探讨。首先探讨了公共财政是否现代财政制度的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学还不能称为现代公共财政学或者说完全的现代公共财政学;其次分析了公共财政与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再次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是对十八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保障。《决定》凝聚全党智慧,立足国情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内容全面系统,目标高瞻远瞩,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系。今天,我们在此举行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在京)常务理事会议,主题是学习十八届四中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不是对"公共财政"本质论的否定,而是反映出我国政府面对未来发展危机所作出的提升以财政为核心的国家组织能力的科学决断。不过,这也折射出公共财政论在公共性界定、理论本土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致使财政功能受限。现阶段,应认识到我国现代财政所具有的经济与伦理二元属性,并以此为依据从宏观调控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财政收支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 ,教育财政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公共财政制度下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构建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保安  
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对全国财政科研工作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全局、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党组织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法治和责任制构成监督强大政府的有效机制。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相比发达国家,当前我国财政监督在立法层次、监督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建设都比较落后,始终没有建立绩效监督指标体系。在新形势下,一方面加快法治化进程,提高财政监督立法层次,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各财政监督主体的责任,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国家最高领导层提出了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三个不变"战略判断、"五+二"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落实上述思想体系的总枢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历史时期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为此,需要在客观上探寻现代财政的历史逻辑,科学制定我国财政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国家视角下的财政制度变迁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研究西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龙小燕  
本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背景下,提出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支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新历史时期、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和财政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命题。基于财政基础理论层面"国家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的本质认识和"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型态认识,论述了财政是现代化"五位一体"国家治理的基础、重要支柱及全面改革的支撑,进而提出创新构建"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以服务于建立全面渗透和优化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认识,强调这一框架是新历史时期客观现实需要与时俱进财政理论创新所引发的逻辑性延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立法层次高,监督程序标准,注重绩效监督和信息披露。新形势下,一方面,要求财政监督法治化,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监督各主体责任,加快财政监督行为立法,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