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9)
- 2023(5523)
- 2022(4618)
- 2021(3871)
- 2020(3270)
- 2019(7096)
- 2018(6957)
- 2017(13329)
- 2016(6891)
- 2015(7777)
- 2014(7876)
- 2013(7822)
- 2012(7745)
- 2011(6909)
- 2010(7734)
- 2009(7483)
- 2008(6742)
- 2007(6124)
- 2006(5824)
- 2005(5381)
- 学科
- 济(55551)
- 经济(55515)
- 管理(23299)
- 方法(16487)
- 地方(15688)
- 业(14267)
- 企(13796)
- 企业(13796)
- 数学(12236)
- 数学方法(12186)
- 审计(12124)
- 财(11711)
- 地方经济(11691)
- 中国(11332)
- 业经(10569)
- 学(8689)
- 家(7725)
- 国家(7568)
- 制(7257)
- 和(7140)
- 经济学(6982)
- 农(6910)
- 环境(6704)
- 财政(6699)
- 理论(6207)
- 体(6076)
- 各类(5866)
- 政(5744)
- 融(5737)
- 金融(5737)
- 机构
- 大学(107283)
- 学院(106461)
- 济(57602)
- 经济(56630)
- 管理(40280)
- 研究(38397)
- 理学(34028)
- 理学院(33681)
- 管理学(33459)
- 管理学院(33229)
- 中国(29920)
- 财(29295)
- 京(22282)
- 财经(22177)
- 经(20068)
- 经济学(19588)
- 所(19032)
- 科学(18784)
- 经济学院(17227)
- 中心(16725)
- 江(16667)
- 财经大学(16258)
- 研究所(16178)
- 北京(13829)
- 院(13295)
- 州(12855)
- 范(12029)
- 师范(11973)
- 社会(11709)
- 商学(11694)
- 基金
- 项目(62390)
- 科学(49659)
- 研究(48178)
- 基金(46717)
- 家(39079)
- 国家(38790)
- 社会(35030)
- 科学基金(33655)
- 社会科(33156)
- 社会科学(33145)
- 基金项目(23920)
- 省(22840)
- 教育(20253)
- 资助(18955)
- 编号(18407)
- 划(18307)
- 自然(18179)
- 自然科(17677)
- 自然科学(17675)
- 自然科学基金(17357)
- 成果(16400)
- 国家社会(15472)
- 部(14346)
- 发(14245)
- 济(13808)
- 重点(13786)
- 经济(13679)
- 教育部(13052)
- 人文(12976)
- 性(12960)
共检索到18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韶兵 周兵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审计制度安排。然而,其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际工作的进展,如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载体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以政府两级委托代理与两类管理关系的分析为依托,提出了目标经济责任的责任层级体系。
关键词:
两级委托 两类管理 目标经济责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荣生
作者通过对我国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及政府审计制度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政府审计改革首先要树立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缩小政府审计的范围,强化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风险意识,最终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来推动政府审计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在我国,各级政府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体现的人民意志对公共财产行使管理经营权,从而对人民负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政府审计的职能就是对这种公共受托责任进行鉴定和评价。现阶段的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由于其原有的局限性,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缩小审计范围、突出重点;强化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建立“一署二线”审计架构;增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观念是我国政府审计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政府审计 独立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志华 吴松华
将寻租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自身监督机制为目标,从公共寻租行为的危害性、经济责任审计对遏制权力寻租腐败的作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寻租腐败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百军
寻租理论揭示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人们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的危害及其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寻租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是官僚主义者向市场机会行为者、甚至少数利益集团盗卖政府“政策”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偏离甚至脱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轨道。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既是对权力监督的权益之举,也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制度保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碧亭
本文阐述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叙述了内审机构委托审计的制度依据和要求,通过论述高校委托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委托审计的现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审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委托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国珍 宋夏云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下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检查取证、业绩评价等,同时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及责任追究。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的科学设计可以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约束,提高审计问责的效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舒红娟 宁宣熙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多重性、多任务、过于追求政治绩效最大化、长期契约的"短板效应"等方面,政府和公共研发机构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委托代理行为,需要通过绩效评价等多途径加以多重约束。
关键词:
研发 公共研发机构 政府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芳
通过对工程投资控制手段之一的工程造价审计的委托代理链以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分别对各级代理人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及委托人可能采取的制衡机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有助于完善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委托审计管理体制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金艳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为政府成本。我国政府成本有:行政经费;政府工作人员在职消费、追求享受、贪污腐败等导致的政府支出或损失;政府不完全履行职能导致的辖区域内居民福利或效用的损失;政府决策与使居民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之间的偏差而导致居民利益的损失。控制我国政府成本应采取的措施:赋予和维护居民的政治选举权和罢免权;减少政府层级;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并以法律保障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强化监督功能,实行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合理确定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辉
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政府预算领域,指出政府预算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预算资金需求方、政府预算部门和立法监督机构等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导致了寻租和腐败等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监督弱化和激励不足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才是解决政府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淑梅
审计关系是包括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审计受托人)、被审计人的三方关系,其中包括双重代理关系,其一是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管理或经营代理关系,其二是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审计代理关系。应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审计关系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各有侧重的个性化问题。
关键词:
审计关系 受托责任 委托代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多层级、多目标、行政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引发缺乏监督积极性、目标排序或目标置换、依附性等特殊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使得不同层级的委托人/代理人具有不同的审计期望,这些不同的审计期望体现为对审计主题、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审计产品种类等的需求不同,审计机关难以生产出让所有委托人/代理人都满意的审计产品,审计期望差难以全面弥合,只能进行选择性弥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