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7)
- 2023(19055)
- 2022(16368)
- 2021(15163)
- 2020(12906)
- 2019(29979)
- 2018(29914)
- 2017(57655)
- 2016(31576)
- 2015(35685)
- 2014(36001)
- 2013(35603)
- 2012(32768)
- 2011(29449)
- 2010(29629)
- 2009(27189)
- 2008(26951)
- 2007(23901)
- 2006(20532)
- 2005(18140)
- 学科
- 济(123103)
- 经济(122964)
- 管理(89804)
- 业(86835)
- 企(71635)
- 企业(71635)
- 方法(60323)
- 数学(52021)
- 数学方法(51289)
- 农(33338)
- 财(33178)
- 中国(32184)
- 学(29550)
- 业经(27550)
- 地方(24062)
- 理论(23745)
- 制(23016)
- 贸(22837)
- 贸易(22829)
- 农业(22161)
- 易(22141)
- 务(21097)
- 财务(21009)
- 财务管理(20960)
- 和(19985)
- 企业财务(19834)
- 技术(19628)
- 银(19104)
- 银行(19031)
- 环境(18310)
- 机构
- 大学(453015)
- 学院(450800)
- 管理(175465)
- 济(173283)
- 经济(169206)
- 理学(152437)
- 理学院(150675)
- 管理学(147677)
- 研究(147006)
- 管理学院(146862)
- 中国(108377)
- 京(96084)
- 科学(95012)
- 财(80376)
- 农(77721)
- 所(74820)
- 业大(71013)
- 研究所(68505)
- 中心(67905)
- 江(66494)
- 财经(64597)
- 农业(61429)
- 范(60973)
- 师范(60307)
- 北京(60174)
- 经(58658)
- 州(53933)
- 院(53098)
- 经济学(52174)
- 技术(49692)
- 基金
- 项目(309372)
- 科学(241374)
- 研究(222510)
- 基金(222326)
- 家(195209)
- 国家(193606)
- 科学基金(165173)
- 社会(137542)
- 社会科(130170)
- 社会科学(130131)
- 省(122242)
- 基金项目(117865)
- 自然(109327)
- 自然科(106775)
- 自然科学(106743)
- 自然科学基金(104823)
- 教育(104080)
- 划(102950)
- 资助(92009)
- 编号(91684)
- 成果(74817)
- 重点(69543)
- 部(67519)
- 发(65222)
- 创(63965)
- 课题(63262)
- 科研(59787)
- 创新(59674)
- 大学(57676)
- 教育部(57454)
- 期刊
- 济(183348)
- 经济(183348)
- 研究(125779)
- 中国(84472)
- 学报(77418)
- 农(69112)
- 科学(68252)
- 财(62952)
- 管理(61579)
- 大学(57892)
- 学学(54183)
- 教育(53822)
- 农业(47521)
- 技术(40409)
- 融(35379)
- 金融(35379)
- 财经(31240)
- 业经(30525)
- 经济研究(29476)
- 图书(27800)
- 经(26760)
- 业(25055)
- 问题(24051)
- 版(22747)
- 科技(21515)
- 技术经济(21477)
- 理论(21142)
- 统计(20218)
- 商业(20138)
- 业大(19512)
共检索到645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志明 程灏 刘旭然
【目的/意义】科学界定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是研究公共服务能力及相关内容的逻辑起点。针对目前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理论分歧,重新建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探索其概念定义、要素维度和如何提升的问题。【设计/方法】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范式对公共服务能力概念进行了界定。【结论/发现】提出了公共服务能力三维概念模型,包括需求识别、服务供给和学习成长能力。进一步对概念中所蕴含的价值理性进行了剖析,认为民众本位、需求导向和互动治理应作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原则,并从这三个层面就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途径进行了讨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邹永广 林炜铃 郑向敏
本文通过网络访谈和案例搜集数据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方法,借助Nvivo8.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信息整理、数据编码,最后归纳提取4个核心范畴,即影响"驴友"旅游安全的4个维度影响因素类属:个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进而以"驴友"旅游的整个过程为主线,结合各阶段的事故诱发因子,深入剖析了"驴友"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体验阶段、事故发生及救援阶段的安全事故的形成机理;同时,基于"驴友"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以及"驴友"旅游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将"驴友"细分成谨慎型、大众平衡型、冒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峰 郑向敏 蒋婷
基于服务业顾客与服务人员的高度互动,作为关系营销的新视角,商业友谊的研究备受关注。以服务业中主客互动频繁的高星级酒店为研究范围,基于顾客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商业友谊的构成维度进行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出体系结构,初步形成了五维度商业友谊的结构体系:互动性、信任与承诺、相似性、亲密性和冲突。为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提高顾客忠诚度,建议企业正视并对商业友谊进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
商业友谊 结构维度 扎根理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海芬 尚任
近年来,得益于组织惯例的再定义和惯例二维观的提出,组织惯例在组织任务完成以及组织创新和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相关研究随之呈现繁荣景象。但组织惯例所代表的集体行为模式由哪些方面构成或组织惯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尚未得以揭示,使整个研究领域呈现出根基不稳的状态。在梳理有关组织惯例的基本概念及其二维构成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天地华宇定日达惯例、宏康针织订单完成惯例和上海移动投诉处理惯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档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按照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伟 王新新 刘伟
真实性是当代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字号成功的核心元素,探讨老字号真实性的内涵是老字号真实性问题研究的关键。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扎根理论将老字号真实性界定为消费者对老字号现客体或自我主体展示老字号原物程度的感知,它有客观真实、建构真实和自我真实等三种形式,通过阐释将老字号真实性的特征归纳为原物主导、社会情境驱动和非商业动机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老字号 品牌 真实性 扎根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庆宏 王艺娜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具有正式雇佣关系的员工个体,但实践发现,曾在特定组织内工作但已解除雇佣关系的离职员工仍可能通过人际关系、信息交换等方式对原组织业务、品牌声誉产生积极影响,此类行为可概括为离职员工积极行为。收集知名网络论坛等公开二手资料,构建离职员工影响原组织积极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深度访谈25名拥有离职经历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在验证和深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识别出5个主因素:关系建设与维系、个体因素、利益感知、原组织客观因素、行为边界条件,按作用程度将其划分为有促进作用的激励因素和仅能消除负面作用的保健因素,可为离职员工与组织关系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关键词:
离职员工 积极行为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佩芬 王若明
面对高职生学习动机相对较弱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真正发掘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有效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分析范式,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获得数据资料,进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归纳,从质性分析的角度找出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本质因素,并提出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扎根理论 高职生 学习动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贾亚男 刘强
团队目标导向对团队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研究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是从根本上加强团队目标导向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人的认知为视角,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从质化研究角度选取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进行影响因素重要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以实例的形式分别运用传统DEMATEL方法和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计算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对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目标导向受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因素的影响更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并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相应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旭东 郝刚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组织模式,构建虚拟政府已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实践的热点。但由于虚拟政府概念仍未得到准确界定,人们或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或基于公共服务职能外包来理解虚拟政府,更缺乏对其组织运营的基础性研究,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准确界定虚拟政府概念并对虚拟政府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本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将虚拟政府界定为:政府通过契约合作方式,将自身某些职能的全部或部分交由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完成,由此而形成的新型政府组织模式。本文发现虚拟政府具有星型组织模式,由外围层和核心层构成,其中核心层分为中心部门、虚拟管理部门和实体部门。本文明确了虚拟政府中盟主与盟员间基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外国游客对于"您对中国旅游最想说的话"这一问题的负面回答是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的集中显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12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所采集的623句外国游客对该问题的负面回答语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在宏观层面上集中为7大范畴(语言交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商品),微观层面上集中于22个小范畴。同时,文章以上述不足之处各范畴类别作为我国入境旅游负面影响因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入境旅游 外国游客 不足之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新刚 龚宇 聂燕
以往对品牌来源国的研究多侧重于"术"(趋利避害的策略)的层面,而较少从"道"(来龙去脉的根本)的视角分析。基于此,围绕假洋品牌概念界定及其存在影响因素这一核心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展开探究。结合内部任务环境和外部制度环境,归纳出假洋品牌的存在受经济绩效、制度绩效、道德形象和文化认知四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绩效对应实用层面的判断;制度绩效、道德形象及文化认知,分别从规制、规范和认知三个方面对应制度层面的判断。本研究结论不仅对品牌来源国相关理论做出了有益补充,还对国家品牌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刘欢
在游客个性化情感体验需求日益凸显的新时代,如何系统地推动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成为旅游目的地亟待破解的重要难题。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选取3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跨案例研究,发展出一个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理论模式。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是由旅游目的地政府主导驱动,以提升游客情感价值为核心,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协同供给的,具有普惠性、可信性、亲善性、易获得性、选择自由等特征的一系列综合服务;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主要有5条实现路径:地方政府直接供给路径、政企协作供给路径、政民协作供给路径、旅游企业服务自觉路径、本地居民服务自觉路径。本研究的发现,为地方政府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服务质量提供了管理框架和理论工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巫芯宇
[目的/意义]探究大学生深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以期提高大学生深阅读能力并提高阅读实效。[方法/过程]对重庆4所高校的28名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后,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实质性编码,深入研究基于移动终端影响大学生深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构其扎根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阅读主体、阅读文本、阅读认知、终端技术和阅读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基于移动终端深阅读行为的5个主范畴,分别属于主导性、关键性、支持性、保障性和驱动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提高大学生深阅读能力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冉云芳 吴希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调研发现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实效性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江苏省12所职业院校的25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凝练出74个概念标签、21个初始范畴和6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模型,并揭示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意愿-表现-收益”的动态化决策行为过程,以及“学校支持”“企业需求”“学生表现”对教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效果,应致力于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化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激发其参与意愿;建立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其参与表现;完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其参与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静 王安茹 田淑慧
随着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的升温,不同冰雪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深入理解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对于旅游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游客选择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构建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和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在"目的地属性—游客感知"作用路径中,冰雪自然资源等核心吸引物、基础设施等附加吸引物和对目的地声誉的认知会影响游客感知;在"游客感知—选择意愿"作用路径中,游客选择意愿受服务质量、需求满足和旅游安全感知的影响。
关键词:
冰雪旅游 目的地选择 游客感知 扎根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