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1)
- 2023(13001)
- 2022(10111)
- 2021(9378)
- 2020(7443)
- 2019(16694)
- 2018(16661)
- 2017(31788)
- 2016(17397)
- 2015(19540)
- 2014(19538)
- 2013(19024)
- 2012(17126)
- 2011(15423)
- 2010(15647)
- 2009(14690)
- 2008(14396)
- 2007(13321)
- 2006(12065)
- 2005(11207)
- 学科
- 济(67046)
- 经济(66948)
- 业(56498)
- 管理(48571)
- 农(47197)
- 企(33017)
- 企业(33017)
- 农业(31442)
- 中国(23175)
- 业经(23061)
- 制(20468)
- 方法(19396)
- 财(17964)
- 地方(16165)
- 数学(16132)
- 数学方法(15946)
- 体(14300)
- 发(13584)
- 银(12397)
- 银行(12384)
- 贸(12137)
- 贸易(12126)
- 行(11928)
- 易(11856)
- 学(11501)
- 发展(11210)
- 展(11191)
- 融(11136)
- 金融(11133)
- 农业经济(11059)
- 机构
- 学院(238914)
- 大学(233888)
- 济(99131)
- 经济(96839)
- 管理(90154)
- 研究(81860)
- 理学(76338)
- 理学院(75582)
- 管理学(74428)
- 管理学院(73989)
- 中国(64817)
- 农(55167)
- 京(49679)
- 财(47651)
- 科学(47292)
- 农业(41660)
- 所(40239)
- 江(39570)
- 中心(39345)
- 业大(38940)
- 研究所(35717)
- 财经(35425)
- 经(32088)
- 范(31793)
- 师范(31517)
- 州(30901)
- 北京(30737)
- 院(29311)
- 经济学(29195)
- 省(28577)
- 基金
- 项目(156890)
- 科学(123644)
- 研究(123288)
- 基金(111152)
- 家(95566)
- 国家(94591)
- 科学基金(80982)
- 社会(79389)
- 社会科(74660)
- 社会科学(74639)
- 省(63544)
- 基金项目(58733)
- 教育(55171)
- 编号(53588)
- 划(51527)
- 自然(47477)
- 自然科(46305)
- 自然科学(46295)
- 自然科学基金(45454)
- 成果(44615)
- 资助(42247)
- 课题(36643)
- 发(36152)
- 制(36085)
- 重点(35216)
- 部(34730)
- 创(32945)
- 国家社会(32937)
- 性(31895)
- 农(31724)
- 期刊
- 济(123844)
- 经济(123844)
- 研究(72249)
- 中国(60959)
- 农(59672)
- 农业(39910)
- 财(36642)
- 学报(35269)
- 科学(32757)
- 管理(31466)
- 教育(31034)
- 大学(28724)
- 融(27292)
- 金融(27292)
- 学学(26617)
- 业经(25915)
- 技术(21862)
- 业(19084)
- 问题(17494)
- 财经(17456)
- 经济研究(16960)
- 图书(16795)
- 农村(15059)
- 村(15059)
- 经(15052)
- 农业经济(14585)
- 版(13398)
- 世界(13009)
- 书馆(12804)
- 图书馆(12804)
共检索到38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业苗
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配套政策造成了农民工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然而,由于积淀在户籍制度上的次生制度太多,有的已固化为社会现实,当前取消户籍制度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太高,且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无实质性利好。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无力应对市场和城市生活风险,这是他们能否长期留在城市和实现市民化的关键。就此而言,农民工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的着力点并非户籍制度改革,而在于建立和完善其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 等值化 公共服务 核心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中伟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路径究竟应以"大城市优先还是小城市优先"一直存在争议,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再度引发了关于该问题的争论。文章旨在利用2012年江浙沪三地流动人口数据以及2013年7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城市定居偏好,进而从微观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大城市和省内城市偏好,其中省会城市比中小城市以及其他城市更有吸引力。因此,文章认为"大城市优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更能够得到农民工的响应和支持。当前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数量和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存在不足,重点建设一批大城市不仅可以吸引过剩流动人口,转移超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还可以通过大都市圈建设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宋亮
本文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系,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5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测度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且探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达到78.185%,但不同维度市民化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维度存在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因其流动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同,有居住证、流入时间为5—10年、独自流动、省内流动、1980年后出生、高学历水平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相对更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应尽快提升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分类施策,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强
1.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福利供给与户籍制度相互捆绑的政策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难以得到满足的体制性原因,而剥离二者之间的连带关系,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民工倾斜,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城市资源相对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会青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的城镇化”,所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为着力点,系统分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演进动因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优化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困局 优化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君
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措施,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市民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加加 杨文杰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其市民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民工自身而言有利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支点,即实现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不仅包含农民工自身因素,也包含外部制度性因素。本文从城乡分割户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五方面制度因素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城乡统筹 制度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守宝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应以解决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矛盾为逻辑起点,着眼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局,充分发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吸引、分化和整合功能,以现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以分类分层保障为手段,构建面向未来的一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制度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怡男 刘鸿渊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取决于政府的制度供给。宏观层面上的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公共属性,是政府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如果以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问题研究的基本背景,那么农民工市民化则会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成本与收益结构,不同行为主体之间不同的成本收益结构将会使农民工市民化面临激励不相容的现实困境。因此,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属性,理清纵向层面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职责,协调处理好横向层面不同区域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徐 游春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各项保障事业加快完善步伐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类特殊社会群体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还存在很多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的问题。本文在考察分析现行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民工的流动与就业特征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兼容性角度指出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医疗保险 制度设计 商业健康保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若恬 周敏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法律救助机制和特殊的法律援助形式,具有典型的时代转型性和农民工群体特性。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有其内涵逻辑和价值意蕴,但也存在制度性、操作性局限,笔者以西安市区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支撑,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困境进行了制度、程序、经费和主体层面的解读,并认为坚持健全制度、强化保障、完善渠道、加大普法的"四位一体"路径是当下优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农民工 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王征兵
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职业、地域和身份上向市民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时序环节。每一环节的推进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持。由于特殊的二元制度使然,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制度不当同时并存,阻碍了市民化的进行。以正义与公平为逻辑起点,以制度变迁的低成本为原则,进行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制度、户籍进入制度、社会保障融合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孙放
农民工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目前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因素,他们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权利,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工权益,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管理职能。
关键词:
权益保护 保护现状 成因分析 制度完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君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大体经历了控制发展、曲折发展和稳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体现了制度政策性、"半市民化"性、地域不平衡性、紧迫性以及高额社会成本主要由农民工间接支付五个鲜明特点。基于对历史进程和特点的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农民工完全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保障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乃新
在观察和文献分析基础上,运用整体性、综合性分析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和目标,分析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结构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