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2007)
- 2022(10338)
- 2021(9528)
- 2020(8379)
- 2019(19459)
- 2018(19310)
- 2017(37478)
- 2016(20447)
- 2015(23528)
- 2014(23537)
- 2013(23029)
- 2012(21220)
- 2011(18966)
- 2010(18701)
- 2009(16918)
- 2008(16668)
- 2007(14636)
- 2006(11975)
- 2005(10341)
- 学科
- 济(82945)
- 经济(82856)
- 管理(58391)
- 业(57708)
- 方法(46615)
- 企(45411)
- 企业(45411)
- 数学(42399)
- 数学方法(41926)
- 财(23621)
- 中国(23102)
- 农(21056)
- 业经(16375)
- 贸(15930)
- 贸易(15927)
- 易(15488)
- 务(15023)
- 学(15014)
- 财务(14978)
- 财务管理(14939)
- 制(14470)
- 地方(14416)
- 企业财务(14205)
- 农业(13856)
- 理论(12930)
- 技术(12836)
- 银(11927)
- 银行(11898)
- 融(11720)
- 金融(11717)
- 机构
- 大学(284121)
- 学院(283981)
- 济(116013)
- 管理(115203)
- 经济(113556)
- 理学(100683)
- 理学院(99685)
- 管理学(97934)
- 管理学院(97392)
- 研究(86522)
- 中国(64776)
- 京(57650)
- 财(53486)
- 科学(51800)
- 财经(43505)
- 农(43075)
- 中心(42843)
- 所(42042)
- 江(41513)
- 业大(41055)
- 经(39681)
- 研究所(38267)
- 范(36763)
- 师范(36406)
- 经济学(36345)
- 北京(35474)
- 农业(34022)
- 经济学院(33253)
- 州(32837)
- 财经大学(32597)
- 基金
- 项目(197281)
- 科学(157021)
- 研究(145372)
- 基金(144696)
- 家(124818)
- 国家(123762)
- 科学基金(107826)
- 社会(92582)
- 社会科(87862)
- 社会科学(87837)
- 省(76976)
- 基金项目(76620)
- 教育(70161)
- 自然(69879)
- 自然科(68357)
- 自然科学(68340)
- 自然科学基金(67145)
- 划(65562)
- 编号(60916)
- 资助(59824)
- 成果(48281)
- 部(45084)
- 重点(44326)
- 发(41527)
- 创(41083)
- 课题(40869)
- 教育部(39592)
- 科研(38586)
- 国家社会(38451)
- 创新(38358)
- 期刊
- 济(112994)
- 经济(112994)
- 研究(73525)
- 中国(50337)
- 财(42816)
- 学报(41628)
- 管理(38241)
- 科学(37703)
- 农(36240)
- 教育(32215)
- 大学(31950)
- 技术(30401)
- 学学(29865)
- 农业(24389)
- 融(23412)
- 金融(23412)
- 财经(21432)
- 图书(19527)
- 经济研究(18875)
- 业经(18553)
- 经(18316)
- 统计(15900)
- 问题(15491)
- 策(14216)
- 理论(14043)
- 技术经济(14036)
- 职业(13966)
- 书馆(13686)
- 图书馆(13686)
- 业(13290)
共检索到39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张东杰
本文基于一份来自中国的长跨期微观非血亲父子(女)配对数据,在剔除基因遗传影响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对个体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为了弱化家户选择能力上的内生性,我们侧重从政府公共设施布局的角度来刻画公共服务机会。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有学校、医疗卫生及公共设施等公共品的社区中,子女在代际间职业向上流动上具有显著优势;(2)在考虑居民主动选择政策及估计方法等进一步检验中,结论保持稳健;(3)平均而言,享受着更好的公共服务机会的居民,在受教育年限上显著地高于其他条件相同的非公共政策恩惠地区居民,这最终使他们在代际职业地位提升中具有更高的概率。本研究对中国政府在社会公平目标下,公共服务政策...
关键词:
职业地位 代际流动 教育机会 机会均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张东杰
本文基于1989-2009年CHNS中岳父母/女婿配对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机会如何作用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并传导到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为了弱化家户选择能力上的内生性,我们侧重从政府学校布局的政策角度来刻画教育机会。结果表明:(1)布局有初中、高中或大专职业学校的社区(村)中,子辈在代际间职业向上流动上具有显著优势,而小学布局上"村村设学"反而不利于居民的代际间职业流动;(2)在考虑个体选择政策、受教育机会度量、婚姻匹配干扰及估计方法等潜在问题的进一步检验中,结论依然保持稳健;(3)在传导路径上,享受着更好的初中、高中及大专职业教育机会的居民,在受教育年限上要显著地高于其他条件相同的非学校布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滕祥河 卿赟 文传浩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非自愿搬迁影响职业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自愿搬迁移民与原居民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非自愿搬迁显著提高了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同时非自愿搬迁移民也存在较高的职业代际传承,在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上实现代际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较低。相比市内安置和后靠安置,市外安置更有利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且在移民后代0~3岁时搬迁会显著降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而3~6岁搬迁能显著增加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在发展机会较多、发展差距较大或正式社会支持较强的环境中更易于实现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但强社会资本对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主要是源于非自愿搬迁中社会资本规模和质量的损失。
关键词:
移民 非自愿搬迁 职业代际流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等级教育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采用不同数据和衡量指标的回归分析中,幼托和初中都呈现出一致的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大学则呈现出一致的阻碍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而小学和高中的作用方向波动较大,尚无一致结论。这意味着,增加对幼托和初中阶段教育的公共投入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而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作用可能有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天舒
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拥有49个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查个月的实地调查,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代际流动存在着:两代劳动力职业分布由传统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集中三产业集中,两代劳动力职业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等特点。文章同时分析了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影响、就业质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畅通少数民族劳动力职业流动渠道、建立健全就业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政策是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男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提高农村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显著;相较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该政策对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家庭的孩子,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的受教育年限。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通过缩小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差距,提高了教育代际流动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相对其父代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玲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发生过职业流动的农民工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职业流动次数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效用。结果表明:职业流动越频繁越不利于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均具有积极作用,老一代农民工中已婚的、外地农民工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在社会网络方面,居民互助多有利于老一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居民相熟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有负的效用。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局面,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减少流动;同时,提升农民工教育水平以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月季 张颖 陈新锋
良好的代际流动可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家庭成员的教育和社会资本是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重要通道。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教育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探讨两者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影响机理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男性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家庭代际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性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并未显著影响代际流动;尽管父代受教育水平并不直接影响家庭代际流动,但它在男性子代的代际流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在农村家庭代际流动中的作用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子代通过社会资本路径求职能够促进其向上的代际流动,而社会资本在女性子代的代际流动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进一步的区域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的代际流动不明显,且一级地区、二级地区均呈现微弱向下的流动趋势,三级地区呈现微弱向上的流动趋势。由此提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维护农村家庭的社会网络和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非农就业信息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政策是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考察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和1999年大学扩招两项重要教育政策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子代之间的教育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然后,从代际教育相对流动性和绝对流动性的角度,分别考察了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两项政策均没有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代际相对流动性水平,但显著提高了绝对流动性水平。两项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子代教育高于父代教育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但两项政策并没有降低子代教育和父代教育的代际相关性,即相对流动性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基本政策内涵是需要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支出,降低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从教育代际流动性和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以上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义务教育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改善农村家庭代与代之间的教育相关性,但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进一步推进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缓解贫困家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约束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向伟 张天雪
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新时代的民生重点,仅关注以经济资本为代表的客观阶层,忽视个体主观的阶层感知,将无助于从根本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本文基于有正规学校教育经历的农村家庭子代,着眼教育与家庭背景因素,通过对其与阶层流动感知关系的研究发现:子代的主观阶层水平依然较低,仅有小幅度的代际正向流动,突围藩篱依然存在。教育、家庭背景对农村子代的主观阶层流动具有直接与间接双重解释效应。不同于客观阶层流动,在对子代阶层流动感知的影响中,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家庭经济水平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父母的职级和父亲的教育经历不具有显著效应。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客观阶层水平均通过子代的阶层期望对其阶层流动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在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应注重在政府及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对农村子代阶层认知进行积极引导,助其更有效地实现主观阶层突围。
关键词:
教育 社会阶层 代际流动 农村家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
Two way contingency tables are main research method for occupational generation mobility.More often than not,the researcher directly interpret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reaches substantive conclusions without resort to explicit modeling.However,the method is very imprecise when the research analyzes multi-way tables.In this paper,I introduce loglinear model for occupational generation mobility;Meanwhile I discuss urban Chinese occupational generation mobility according to a cross-classified data in 2000.
关键词:
线性模型 列联表 交互影响 主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代际间不平等对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公平产生了不利影响,并日益成为集结多种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它已经构成中国当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09年8次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居民代际间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以及经济地位的流动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代际间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固化严重,经济地位代际间流动性相对较强;(2)1989—2009年间居民社会地位的固化程度在弱化,而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代际间传承关系在加强;(3)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省区中,居民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代际间流动性相对更强,而经济地位流动性更低;(4)随着代际的拉长和延...
关键词:
社会地位 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代际流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孙健
现阶段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限制我国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土地流转,就必须加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保障力度,从而削减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基于此,以CHARLS2015的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及土地转出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参加新农保对农户的土地转出行为和转出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正在领取养老金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土地且转出率更高;子代对父代的经济支持对土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生活照料则显著抑制了土地转出及转出率。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并加大外出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妍 马明宇 宁宇哲
使用麦可思2011—2015年关于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情况的现状,并从学历程度、学校类型、专业及城市类型等维度详细分析了专业匹配与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总体而言,专业匹配确实能为高校毕业生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总体影响系数为5.89%,但是这种影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科学历的影响大于专科学历的影响,分别为6.13%与3.66%;211院校与非211院校的系数值分别为11.79%和9.01%;工学、医学及理学专业匹配度高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其他专业的影响较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因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对专业匹配度的要求较高。随后,通过使用2011—2014年数据和构造自匹配专业与职业情况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2015年的结果基本类似,证明了模型构建的普适性。
关键词:
专业匹配 工资溢价 学科差异 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