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8)
2023(10536)
2022(8847)
2021(8054)
2020(6593)
2019(14986)
2018(14454)
2017(28542)
2016(15331)
2015(17004)
2014(17162)
2013(17193)
2012(16332)
2011(14445)
2010(15111)
2009(13943)
2008(13943)
2007(12370)
2006(11248)
2005(10365)
作者
(43149)
(36177)
(36094)
(34582)
(23541)
(17091)
(16479)
(13788)
(13634)
(13300)
(12616)
(11900)
(11825)
(11701)
(11578)
(11052)
(10687)
(10475)
(10405)
(10332)
(9317)
(8834)
(8631)
(8424)
(8278)
(8215)
(7991)
(7871)
(7495)
(7100)
学科
(79713)
经济(79652)
管理(48838)
(45082)
(34094)
企业(34094)
(29668)
方法(26072)
数学(23360)
数学方法(23119)
地方(21014)
中国(20200)
(18163)
(16228)
(15041)
业经(14565)
(14092)
财务(14072)
财务管理(14025)
财政(14018)
企业财务(13395)
地方经济(13154)
(12230)
贸易(12222)
农业(11977)
(11850)
(11840)
银行(11838)
(11739)
(11547)
机构
学院(218606)
大学(217086)
(103698)
经济(101578)
管理(82089)
研究(78818)
理学(69263)
理学院(68541)
管理学(67615)
管理学院(67175)
中国(61096)
(55714)
(44507)
科学(44212)
(40013)
财经(39824)
(35998)
研究所(35411)
中心(35312)
(34967)
经济学(33377)
(32383)
经济学院(29664)
财经大学(28975)
北京(28299)
(28031)
(27121)
业大(27046)
(26876)
师范(26655)
基金
项目(135739)
科学(106948)
研究(101825)
基金(99034)
(85364)
国家(84656)
科学基金(72420)
社会(67343)
社会科(63922)
社会科学(63903)
(51798)
基金项目(50512)
教育(45076)
自然(43802)
(42822)
自然科(42810)
自然科学(42798)
自然科学基金(42058)
资助(41366)
编号(40783)
成果(35378)
(30495)
(30441)
重点(30350)
国家社会(28632)
(28331)
课题(28206)
(27398)
教育部(26503)
人文(26037)
期刊
(124641)
经济(124641)
研究(74194)
(47627)
中国(45558)
管理(31409)
学报(30098)
(29355)
科学(27441)
(24707)
金融(24707)
大学(23293)
经济研究(22117)
学学(22023)
财经(21315)
农业(19375)
(18453)
教育(18288)
技术(17908)
业经(17137)
问题(15462)
(13585)
图书(13060)
技术经济(11940)
国际(11406)
统计(11148)
世界(10929)
(9994)
财会(9901)
会计(9869)
共检索到355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成晓  张东敏  
本文以中国1993-2013年的国民经济数据为样本,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估算,比较了相关拥挤性和规模拥挤性对均衡增长路径上主要变量均衡值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两种拥挤性对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性及最优财政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关拥挤性和规模拥挤性与长期经济增长率负相关,相关拥挤性与均衡增长路径上主要经济变量人均取值正相关,规模拥挤性与均衡增长路径上主要经济变量人均取值负相关;相关拥挤性减弱了财政支出政策的扩张效应,对税收政策的扩张效应影响较小;规模拥挤性对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扩张效应影响比较强烈,对最优宏观税负和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没有影响;最优宏观税负随着相关拥挤性的增加而增加,最优财政支出规模随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娄洪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 ,系统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资本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揭示了公共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一个模型是包含外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的动态模型。所得结果是 ,无论是纯公共性还是拥挤性的外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 ,都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第二个模型是包含由公共投资形成的内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的动态模型。此模型假定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由政府通过征税而进行公共投资形成 ,所得结果是 ,如果基础设施资本为纯公共性质 ,就能产生恒定的内生增长 ;如果基础设施资本为拥挤性质 ,则虽然不能产生恒定的内生增长 ,但能减缓增长率的递减 ,从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模型的结论表明 ,公共投资政策的研究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植  
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溢出效应会导致政府财政的支出偏向问题。现有研究多从经济绩效的角度讨论财政结构优化,不能较好地处理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和其效用的滞后性。为此,本研究主要从公共服务拥挤性的角度入手,以供需匹配程度分析财政结构优化问题。证实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看,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已经高于最优水平,一方面应该控制基本建设投入和公共服务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加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从地区差异看,各地区公共服务的拥挤性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需要考虑地区特征,应将基础建设和医疗卫生投入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胡跃红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财政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可能有一定差距:从财政本身的结果(大规模赤字)来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从这种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来看,大规模赤字并没有起到本应起到的扩张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澄清“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以更加成熟地运用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的增长,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可得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了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根据分析总结了三个结论:①长期,无论城市的拥挤效应是否影响生产函数,实物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收敛于稳态,城市规模均收敛于最优城市规模,稳态时,城市聚集产生的正效应等于拥挤产生的负效应;②短期,外生冲击(基础设施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交通条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充分就业增长率”、“国民支出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最优经济增长率”,分析了提高各种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措施,总结出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据此指出,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应是松紧结合:适度提高财政集中程度,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结构,提高财政投资的产出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丰泉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许多欧州国家还要高。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今天,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首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管理之先河,特别是最近增发国债支持公共投资的扩张,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能否从中外更长的历史时期就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呢?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泽恒  高勇  严福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