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1)
2023(8137)
2022(6625)
2021(5727)
2020(4780)
2019(10890)
2018(10410)
2017(20060)
2016(10411)
2015(11570)
2014(11016)
2013(11347)
2012(10665)
2011(9480)
2010(9418)
2009(8401)
2008(8138)
2007(7019)
2006(5944)
2005(5135)
作者
(27758)
(23599)
(23541)
(22279)
(15219)
(11160)
(10683)
(9041)
(8949)
(8352)
(8142)
(8119)
(7321)
(7263)
(7229)
(7129)
(6975)
(6959)
(6851)
(6611)
(5776)
(5659)
(5563)
(5330)
(5283)
(5255)
(5004)
(4938)
(4793)
(4587)
学科
(53129)
经济(53084)
(33128)
管理(30155)
方法(28962)
数学(27147)
数学方法(27022)
(21698)
企业(21698)
(17484)
(17108)
中国(14162)
农业(12843)
业经(12466)
地方(9917)
(9587)
贸易(9583)
收入(9547)
(9322)
(8441)
工作(8147)
(7428)
财务(7420)
财务管理(7401)
(7293)
金融(7293)
服务(7135)
企业财务(7131)
(6930)
银行(6929)
机构
大学(151953)
学院(148619)
(70380)
经济(69158)
管理(62902)
理学(55576)
理学院(55112)
管理学(54419)
管理学院(54115)
研究(45048)
中国(34558)
(33929)
(29638)
财经(27368)
(25272)
经济学(24469)
科学(23660)
经济学院(22647)
中心(22579)
(20858)
财经大学(20748)
(20588)
(19966)
业大(19074)
北京(17973)
研究所(17922)
(17897)
师范(17764)
商学(17432)
商学院(17276)
基金
项目(107369)
科学(87135)
基金(82585)
研究(80374)
(70665)
国家(70100)
科学基金(62090)
社会(57102)
社会科(54458)
社会科学(54447)
基金项目(43323)
(38930)
自然(36810)
自然科(36124)
自然科学(36121)
教育(35575)
自然科学基金(35511)
资助(33223)
(32487)
编号(31530)
国家社会(25954)
成果(25755)
(25107)
重点(23266)
教育部(22745)
(22646)
人文(22495)
(22419)
(21301)
创新(20943)
期刊
(67659)
经济(67659)
研究(43098)
中国(25476)
(25119)
学报(21346)
管理(19935)
(19506)
科学(18594)
大学(17298)
学学(15915)
图书(14329)
财经(14205)
(14035)
金融(14035)
农业(13221)
经济研究(12669)
(12175)
业经(11453)
技术(10976)
书馆(10709)
图书馆(10709)
教育(9812)
问题(9452)
统计(9290)
(8274)
(8126)
理论(8124)
商业(7648)
技术经济(7449)
共检索到212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杜春林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影响当前城乡共生性发展的内生性结构障碍,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又逆向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有效理顺公共服务对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转化效应是实现城乡共生性发展的必要前提。文章通过梳理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文献,建构出公共服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平滑转移模型,借助于阈值协整检验模型,发现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在不同转移机制水平下其转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与此同时,通过建构公共服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模型,利用GMM估计两步法,研究表明了公共服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显著性呈正向转化效应。为此通过相应的政策路径来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旨在进一步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云波  
本文利用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城市化、城乡差距与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是导致倒U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城市化的加快使得由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收入差距于2001年开始缩小;其次,城市化意味着低收入农村人口比例的缩小和低收入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最后,城市化促使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放缓。由此,全国总体收入差距将在2006—2009年迎来倒U形曲线的拐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聪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5个维度19项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2011—2017年31个省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7年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表现出东部高于中、西部的区域特征;从整体来看,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就区域而言,农村公共品供给对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东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正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雯  冯梦洋  雷宏振  张轶妹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省1990—2015年间FDI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引进和利用FDI扩大了陕西城乡收入差距;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FDI的引入更倾向于是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宇  董劲  
文章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研究我国金融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总体上拉大了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系统结构和效率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则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籍林  于米  
文章采取多种方法对物价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物价波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两个变量存在较高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它们互为因果关系,而且物价波动对城乡差距存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物价下跌时引发的城乡差距缩小效应要大于因物价上涨时引起的城乡差距扩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雯  冯梦洋  雷宏振  张轶妹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省1990—2015年间FDI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引进和利用FDI扩大了陕西城乡收入差距;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FDI的引入更倾向于是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草原  
本文对基于风险预期的金融歧视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经验分析。文章的理论部分着重探讨金融歧视通过金融市场"双重门槛"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以及由此引致的金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反馈机制;实证部分以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金融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基于VAR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金融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双向正效应,而城市化将会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及其经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光  杨新铭  王博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递机制。分析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确实发挥着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当前城乡之间的产业差异以及各种制度性障碍使得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相脱节,农村居民越来越不适应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第一产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提高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另外,经济发展虽然最终会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不会自然到来,需要各方面政策的协同落实。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利用199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上述三个地区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和财政支出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则有抑制作用。三个地区的财政支出水平普遍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根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要通过发挥产业结构的调节功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以及统筹三次产业的合理布局来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罗超平  朱培伟  张璨璨  胡猛  
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数字红利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非线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并表现出地区和群体异质性。采用2003—2018年中国31个样本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互联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更强的抑制效应,且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促进效应大于城镇居民;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制约,且大部分省区市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最优临界值,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应注重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推进和区域差异,致力于多维度降低城乡数字鸿沟,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双向流动和要素红利释放,通过互联网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晓玲  
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进而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度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控制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支出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很显著。因此,我国应确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重塑发展路径,打造多方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积极发挥其他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晓玲  
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进而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度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控制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支出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很显著。因此,我国应确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重塑发展路径,打造多方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积极发挥其他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城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