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7)
2023(6245)
2022(5298)
2021(5156)
2020(4477)
2019(10529)
2018(10316)
2017(20034)
2016(10906)
2015(12568)
2014(12570)
2013(12537)
2012(11261)
2011(9673)
2010(10125)
2009(9231)
2008(9418)
2007(7867)
2006(6772)
2005(5818)
作者
(28898)
(23957)
(23880)
(22988)
(15317)
(11265)
(11001)
(9231)
(8919)
(8840)
(8142)
(8049)
(7801)
(7582)
(7357)
(7236)
(7174)
(7033)
(6803)
(6755)
(5933)
(5849)
(5832)
(5453)
(5404)
(5402)
(5337)
(5333)
(4968)
(4676)
学科
(39495)
经济(39451)
管理(35616)
(34400)
(26277)
企业(26277)
(25382)
方法(21736)
数学(19927)
数学方法(19419)
财政(12806)
中国(12303)
(10792)
(10692)
财务(10653)
财务管理(10606)
(10433)
(10187)
企业财务(10032)
理论(8135)
地方(7853)
业经(7846)
(7345)
服务(7294)
(7257)
(7254)
贸易(7248)
制度(7247)
(7089)
(7088)
机构
学院(143926)
大学(142991)
管理(58380)
(56502)
经济(55112)
理学(50353)
理学院(49884)
管理学(48716)
管理学院(48451)
研究(43003)
(36019)
中国(34041)
(29613)
科学(26029)
财经(24163)
(22061)
(21779)
(21401)
中心(20323)
(19292)
业大(19229)
北京(18849)
研究所(18751)
财经大学(17567)
(17521)
(17385)
师范(17226)
经济学(17200)
技术(15733)
(15570)
基金
项目(96008)
科学(75001)
研究(71307)
基金(68655)
(59186)
国家(58715)
科学基金(50989)
社会(44555)
社会科(42263)
社会科学(42250)
(37988)
基金项目(35318)
教育(33895)
自然(32626)
自然科(31969)
自然科学(31964)
(31479)
自然科学基金(31364)
编号(30403)
资助(29511)
成果(25517)
重点(21492)
(20793)
课题(20559)
(20010)
(19640)
项目编号(19475)
创新(18656)
科研(18366)
国家社会(18328)
期刊
(59464)
经济(59464)
研究(42939)
(33446)
中国(31760)
管理(21024)
学报(20047)
科学(17507)
教育(16965)
(16570)
大学(15837)
学学(14615)
技术(14455)
图书(12396)
财经(12199)
(11582)
金融(11582)
农业(11120)
经济研究(10854)
(10397)
统计(9366)
书馆(9174)
图书馆(9174)
业经(9032)
会计(8907)
财会(8510)
(8399)
(7816)
财政(7816)
决策(7674)
共检索到220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王柯敏  
一、引言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即政府间财政均衡问题。国外对财政均衡理论的研究,较早有布坎南(1950)提出的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兼顾,财政政策应致力于财政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基于政府间财政均衡而又不损坏区域竞争的财源动力机制的要求,在主张中国经济区由东、中、西"三大部"合纵连横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构建均衡性横向区域公平竞争机制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预算分配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试图为政府间人均财力均衡设计一种简便可行的均等化分配模型,做到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宏宝  
本文首先回顾了Buchanan等中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公民偏好的差异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涉及多指标体系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完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我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以师生比率指标为例,通过功效系数法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尝试性评价,认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本文最后总结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泽彩  
一、“财政均富”思想的背景(一)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在初次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扩大。据研究资料表明,198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比是1.80:1.18:1,到2005年扩大为2.66:1.25:1。国家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惠民  张厚明  
"十二五"期间的民生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格外关注,财政改革的"民生"色彩愈加凸显。民生财政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路径,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直接体现,公共财政到民生财政的理念转变正当其时。要建立民生财政,促使民生不断改善,就需要在财政决策上以民生为导向,明确各级政府的民生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利益表达机制,真正了解民生之需求,还应规范权力运作机制,为财政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堋  李兴文  刘家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之一,财政通过再分配职能来缩小和熨平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过大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永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责任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关系。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之上的,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公共财政的实质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弥补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方面的失灵。美国著名财政学家穆斯格雷夫认为,财政的存在首先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其供给无法按市场机制决定,只能靠政府解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早在2009年,广东省就发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出要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多年来,广东省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调整支出结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5月,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修编版),进一步拓宽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细化了实施阶段目标和措施,明确了服务项目标准与支出责任划分,健全了支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健  
一、引言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此相适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城市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由国家财政作保障;而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芬  肖育才  
以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研究出发点的财政分权理论兴起的同时,世界各国也纷纷实行分权改革,但是各国分权改革实践的绩效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联系进行了理论回顾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实践,对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中国财政分权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刘汝兵  
本文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或事权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路径,完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健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文基  黄晓平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地使全体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即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公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包括政府提供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使全体公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