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8)
- 2023(5499)
- 2022(4715)
- 2021(4550)
- 2020(3916)
- 2019(9351)
- 2018(9599)
- 2017(19405)
- 2016(10313)
- 2015(11349)
- 2014(11273)
- 2013(11051)
- 2012(9973)
- 2011(9065)
- 2010(9513)
- 2009(8591)
- 2008(8482)
- 2007(7366)
- 2006(6468)
- 2005(5720)
- 学科
- 济(39918)
- 经济(39882)
- 业(27052)
- 管理(26663)
- 方法(21513)
- 数学(19648)
- 企(19482)
- 企业(19482)
- 数学方法(19073)
- 农(10322)
- 中国(10090)
- 学(8877)
- 财(8564)
- 贸(7949)
- 贸易(7944)
- 制(7892)
- 业经(7860)
- 易(7732)
- 理论(7727)
- 服务(7227)
- 工作(6793)
- 地方(6505)
- 农业(6319)
- 银(5836)
- 银行(5820)
- 行(5589)
- 融(5456)
- 金融(5455)
- 服务业(5430)
- 策(5405)
- 机构
- 大学(141509)
- 学院(141005)
- 管理(56348)
- 济(54173)
- 经济(52850)
- 理学(48935)
- 理学院(48400)
- 管理学(47097)
- 管理学院(46851)
- 研究(45093)
- 中国(33870)
- 京(30008)
- 科学(29450)
- 财(24870)
- 所(22936)
- 农(22852)
- 业大(21323)
- 江(21181)
- 研究所(21038)
- 中心(20628)
- 财经(19546)
- 范(18793)
- 北京(18761)
- 师范(18595)
- 农业(17929)
- 经(17739)
- 州(17292)
- 院(16315)
- 经济学(16254)
- 技术(15745)
- 基金
- 项目(97486)
- 科学(76583)
- 基金(70588)
- 研究(69375)
- 家(62163)
- 国家(61724)
- 科学基金(53044)
- 社会(43285)
- 社会科(41045)
- 社会科学(41028)
- 省(38386)
- 基金项目(36507)
- 自然(35333)
- 自然科(34608)
- 自然科学(34599)
- 自然科学基金(33971)
- 划(32499)
- 教育(32495)
- 资助(30266)
- 编号(29112)
- 成果(23925)
- 重点(22019)
- 部(20758)
- 发(20364)
- 创(20079)
- 课题(19603)
- 创新(18801)
- 科研(18641)
- 计划(18091)
- 项目编号(18050)
共检索到20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武锶芪
当公共物品和居民私人物品间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达到最优,居民的满足感达到最大。基于对世界上22个代表性国家的分组比较(高福利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本文比较分析了上述各国2017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指数值、排名和近10年来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研究发现,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公共服务规模为14%左右。当公共支出小于该最优规模时,适度增加财政开支将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的增进;而一旦政府规模超过该最优区间,增加的公共支出将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并加重财政负担。鉴于近10年来我国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一直在13%的水平上下徘徊,我国应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借助PPP、非政府组织和共享经济的力量适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以提升居民整体公共服务获得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政府规模 人均产出增长 平滑转换回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安 陈洪军
高校最优规模的确定及分析陈宏安,陈洪军高校规模是指各种投入要素在高等学校内聚集和结合的程度,是高校得以有效运转的数量规定。通过优化高校规模,可以改善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高校最优规模的特征高校规模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是使单位学生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腊
论最优财政规模的确定刘小腊最优财政规模问题乃是财政学一核心问题,也一直是财政学界争论的焦点。国内财政学者倾向于把最优财政规模问题归结为财政收支原则问题;认为只要我们能坚持正确的财政原则。财政规模便能得到很好控制,对于坚持什么样的财政原则.仁者见仁,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超
在现有的一些财务管理书籍中,对流动资产投资管理最优投资规模的确定存在描述错误,配图普遍显示最优投资规模是持有成本曲线和短缺成本曲线的交叉点,有些书籍甚至认为最优投资规模是以上两种成本相等时的投资额。本文用数学方法对错误之处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并提出了更正建议。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流动资产 最优投资规模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传世
非线性权组合预测模型及其最优权的确定周传世(广东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510320)1引言组合预测方法是当前研究得较为活跃的一个方法。但大多作者都是讨论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优权系数。一般来讲,不同预测模型的非线性组合在一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公共消费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文章首先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消费支出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对我国最优公共消费支出规模作了估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共消费 规模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传世
1 引言组合预测的基本含义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测模型来用加权平均的方式组合为一个模型,而加权系数的确定是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我国有很多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一些结果(见[1]、[2]).本文根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一乘法思想,再论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确定. 2 根据广义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优权系数设对于同一预测问题我们有几种预测方法。 y(?)实际观测值,t=1,2,…,N; y(?)第i种方法的预测值,i=1,2,…,n; (?)=y(?)—y(?)第i种方法的预测误差; W_(?)第i种方法的加权系数,(?)=1; (?)加权组合预测值; e(?)=y(?)—y(?):...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欣华
一、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 衡量利用外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通过衡量外资使用的累积结果——外债余额进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对“适度”制订有很多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有以下几方面。 1.偿债率。它是指一国利用外资的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汇的比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总结,把20%的偿债率作为外债的安全线(或警戒线),这已为世所公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华
多数研究文献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促使经济增长,我国为纠正农村基本公共长期以来的供给二元特征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但财政投入存在最优规模,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模型,以1978~2008年的中央财政投入时间序列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最优规模测算。结果发现广义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了最优值,但狭义财政投入占GDP比重及狭义财政投入占农村GDP的比重低于最优值,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关于财政投入的制度建设及地方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的空间。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财政投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卓珺 于长革
关于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学术界颇多争论,虽然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并且这些研究成果均为利用生产函数法进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其理论基础略显不足。另外,无论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公共投资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其规模是否有界,其最优规模如何确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了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在合理的规模区间内,政府增加公共投资,则产出上升,政府减少公共投资,则产出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关因素,...
关键词:
公共投资 经济效应 最优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强 王巍 马铁梦
文章通过Barro内生增长模型测算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并采用门槛自回归方法估算规模的容错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科研教育投资和公共服务投资对各区域经济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相比最优规模,不同公共投资区域配置失衡较严重。其中,三类公共投资均对中部区域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是公共服务投资对其相邻地区经济存在抑制作用。东北和西部区域公共投资过剩,应当从基础设施投资入手调整投资规模。东部区域公共投资适中,但是科研教育投资具有正的本地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本地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磨玉峰
本文利用Barro(1990)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Karras(1996)所提出的方法,对广西1978-2006年间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公共支出规模相对较低,广西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尚有较大上升空间。因此,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规模是广西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政府公共支出 最优规模 Barro法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企业规模问题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规模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企业能否顺利、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为了正确确定和选择企业规模就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本文通过剖析西方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就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规模经济及其产生原因分析“规模经济”是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厂商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里的规模主要指生产能力,经济则是指节省、效益、好处等意思。所以,规模经济实质上是指因生产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