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441)
- 2022(2060)
- 2021(2000)
- 2020(1680)
- 2019(4161)
- 2018(4572)
- 2017(8441)
- 2016(4528)
- 2015(4941)
- 2014(4962)
- 2013(4811)
- 2012(4342)
- 2011(3880)
- 2010(4082)
- 2009(3836)
- 2008(3800)
- 2007(3028)
- 2006(2958)
- 2005(2755)
- 学科
- 济(13247)
- 经济(13220)
- 业(11246)
- 管理(10601)
- 制(8198)
- 服务(6644)
- 企(6286)
- 企业(6286)
- 中国(6004)
- 工作(5904)
- 体(5243)
- 财(5112)
- 服务业(4766)
- 体制(4653)
- 制度(4310)
- 度(4310)
- 农(4305)
- 银(3927)
- 银行(3927)
- 财政(3863)
- 行(3858)
- 业经(3817)
- 方法(3655)
- 读者(3602)
- 融(3446)
- 金融(3446)
- 税(3362)
- 税收(3305)
- 收(3270)
- 数学(3198)
- 机构
- 大学(54350)
- 学院(52503)
- 济(22960)
- 经济(22291)
- 管理(20772)
- 研究(20431)
- 理学(16811)
- 理学院(16639)
- 管理学(16491)
- 管理学院(16348)
- 中国(16329)
- 财(13740)
- 京(12228)
- 科学(10501)
- 所(10018)
- 江(9358)
- 中心(9205)
- 财经(9034)
- 研究所(8687)
- 北京(8214)
- 经(8191)
- 范(8062)
- 师范(8010)
- 院(7451)
- 州(7336)
- 图书(7283)
- 书馆(7151)
- 图书馆(7151)
- 农(7095)
- 经济学(6977)
共检索到9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谢颖
改革之初,我国的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亿元,国家希望通过财政收入的增加来解决公共服务的矛盾与问题。到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3.9万亿元,但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甚至比以前更加突出。这表明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根源并不在于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在于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张少军
公共组织的设计和改革像私人组织一样,也要面临成本效率的约束。本文首先指出公共组织的成本效率来源于x-效率和非x-效率,并且两种效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然后,本文为公共组织成本效率的度量提拱了一个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地方政府为样本做了实证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公共组织的设计和改革提出了一些原则,以期实现最优公共组织规模,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关键词:
公共组织 X-效率 非X-效率 政府规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同斌
文章基于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间关系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之间倒"U"形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构建财政分权组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种组合指标预测方法和Shannon-Spearman方法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水平重新进行测度;并将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以医疗卫生部门为例,采取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全面测度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三种效率指数;最后选择以财政分权作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洪斐
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我国公务员工作岗位缺乏科学的工作分析和明确的岗位说明书,以此为基础的绩效考核纬度和指标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原有的那种内容空洞、针对性不足、可行性差的缺陷,致使公务员考核与评估往往“走过场”,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演变成为人际关系的考核,而不是对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评估,对广大公务员队伍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引导。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改革措施和完善方法。
关键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国家机关 绩效考核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迪尔特·格诺若 托马斯·海贝勒 邵明阳
近年来,行政改革与政府改革已成为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以行政改革为视角,考察了德国在提高地方层面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提供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并介绍了几种公民参与形式以及促进公民参与的机制。本文对德国近10年来行政改革经验的总结,于当下中国的行政改革或许有所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福军
一、乡镇机构撤并是否可行的分析框架乡镇机构是否要撤并,要满足联盟理性条件与个人理性条件。乡镇机构撤并的联盟理性条件,是指乡镇机构撤并要带来整体收益的增加。而乡镇机构撤并的个人理性条件,是指乡镇机构撤并改革不应使原来的某个乡镇的境况变得更差。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军
基于现代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理论和工具方法构建一个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框架,提出一个走向"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中国预算改革路径。并以现代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框架内容为序,提出透明度的工具、责任性的要求、公共资源预测、成本预测、最优资源配置量确定、最优净现金流确定、财务报告与财务状况分析等工具方法。
关键词:
公共部门 预算改革 公共服务 政府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谢林
全球首份全面实施的公共部门权责制会计、报告与预算距今20年了。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加入这一进程,学界亦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尽管如此,就促进中国公共部门改革的关键目标而言,转向权责制既非改革清单中的优先事项,亦非其他改革的前提条件。矫正政府职能错位和政府间财政安排的扭曲,特别是构建基于支出周期的全面预算会计以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在改革议程中应置于比权责制更优先的位置。
关键词:
权责制 公共部门改革 前景 优先议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笑雪
2016年8月18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共同举办了新形势下公共部门会计改革与发展论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副主任张庆龙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荣生教授致辞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涵义及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财政部巡视员应唯女士、ACCA前会长唐满庭(MArtin turner)先生分别作了"加强政府会计人才培养、促进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国际公共会计审计领域经验分享与实践"的主旨发言,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于国旺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摆脱严重的财政困境,新西兰公共部门一直极度重视提升绩效,由原来只注重投入控制转变为关注产出绩效,由此确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也强调更明确的目标及责任划分、更大的管理自由度以及对结果的受托责任,并且需要利益相关者信任的良好的绩效衡量机制(Treasury,2005)。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涛
盘活城市商业活力是提振消费、确保内循环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数据(2011-2018年),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Kernel核密度等模型系统性研究城市商业活力、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商业活力的提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城市商业活力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公共服务供给的改善有利于城市商业活力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在城市商业活力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城市商业活力对高收入水平和高受教育水平居民的消费增长促进明显,对高养老负担居民的消费增长促进不明显,公共服务供给对高养老负担居民群体的正向调节效应更突出。最后提出促进城市商业活力与民生保障的融合、提升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文海
多元供给与治理,是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致力于培植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构建科学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有机统一和职能互补的网络;同时,要通过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外部治理环境,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最佳供给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 供给 治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军
公共部门的经营效率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难题。本文作者分别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公共部门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另外,作者还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了深化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蒂阿尔·阿里夫 邓雅勤
一直以来,"谁来监督审计机关?"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国外,看到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回答,即邀请其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同业互查。本文以印尼审计委员会的经验为基础,对同业互查及其与公共部门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参考和启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陈翔
促进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以此分析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发现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提高会放大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作用;公共部门的影响会改变总需求的转移路径,使得消费增加后非公共部门就业量减少。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15年中国各省的非公共部门就业数据实证发现,整体上,公共部门的影响不明显,省份间的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消费增加对私营部门就业量有拉动作用;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公共部门的影响和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上差异较大。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中消费影响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差异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公共部门管理策略和消费促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