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5)
- 2023(14029)
- 2022(11725)
- 2021(10768)
- 2020(9091)
- 2019(20238)
- 2018(19835)
- 2017(37689)
- 2016(20152)
- 2015(22186)
- 2014(21692)
- 2013(20976)
- 2012(19046)
- 2011(16688)
- 2010(16239)
- 2009(14284)
- 2008(13484)
- 2007(11641)
- 2006(9602)
- 2005(7574)
- 学科
- 济(77600)
- 经济(77519)
- 管理(57539)
- 业(50595)
- 企(41036)
- 企业(41036)
- 方法(38376)
- 数学(33995)
- 数学方法(33577)
- 中国(23446)
- 财(21309)
- 农(21204)
- 业经(17537)
- 地方(16516)
- 农业(14367)
- 贸(14256)
- 贸易(14252)
- 易(13845)
- 学(13715)
- 环境(12643)
- 制(12388)
- 务(12284)
- 财务(12242)
- 财务管理(12215)
- 技术(11879)
- 理论(11791)
- 企业财务(11610)
- 和(11565)
- 产业(10836)
- 划(10353)
- 机构
- 学院(267320)
- 大学(267193)
- 管理(107850)
- 济(107216)
- 经济(105008)
- 理学(94554)
- 理学院(93512)
- 管理学(91845)
- 管理学院(91319)
- 研究(84953)
- 中国(62670)
- 京(54910)
- 科学(53494)
- 财(47719)
- 农(45558)
- 业大(43017)
- 中心(41276)
- 所(39984)
- 财经(38783)
- 江(37938)
- 研究所(36854)
- 农业(36015)
- 经(35623)
- 范(34196)
- 师范(33734)
- 经济学(33112)
- 北京(33023)
- 院(31714)
- 州(30258)
- 经济学院(30190)
- 基金
- 项目(197467)
- 科学(156192)
- 基金(145348)
- 研究(139569)
- 家(128720)
- 国家(127652)
- 科学基金(110570)
- 社会(91637)
- 社会科(87047)
- 社会科学(87026)
- 基金项目(78033)
- 省(76609)
- 自然(72893)
- 自然科(71316)
- 自然科学(71295)
- 自然科学基金(70002)
- 划(65230)
- 教育(63949)
- 资助(57345)
- 编号(55422)
- 重点(44301)
- 部(43010)
- 成果(42284)
- 创(41610)
- 发(41591)
- 国家社会(39087)
- 创新(38856)
- 科研(38700)
- 教育部(37124)
- 课题(36703)
- 期刊
- 济(107635)
- 经济(107635)
- 研究(69929)
- 中国(47890)
- 学报(44751)
- 科学(39693)
- 农(39247)
- 管理(37273)
- 财(36783)
- 大学(34436)
- 学学(32584)
- 农业(26607)
- 教育(25075)
- 技术(22958)
- 融(19350)
- 金融(19350)
- 业经(18546)
- 财经(18259)
- 经济研究(17686)
- 图书(15842)
- 经(15759)
- 问题(15725)
- 业(14386)
- 版(13382)
- 科技(12838)
- 统计(12668)
- 商业(12568)
- 资源(11975)
- 策(11954)
- 技术经济(11826)
共检索到37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樊兴菊 李海涛 陈通
运用面板数据和倍差法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新投运的文化设施对居民人均文化支出率约有0.4个百分点的贡献,相对于3.29%的样本均值而言,贡献率达到12.16%。但是分年度检验显示,这种影响的长期趋势不明显。说明新建文化场馆能够在初期对居民文化消费造成一定的刺激,但如果"重投资轻运营",这种文化吸引力就不能持久保持。因此,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同时注重后期运营的持续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慧 王垚鑫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阐释和验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集聚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别为需求因素、人力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同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重庆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佳 陈浩
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对城市交通设施和人口集聚密度影响城市生产率的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城市交通设施水平提高对城市产出效率增长存在人口密度门槛,即只有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才能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在小于该人口密度的城市,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将对城市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生产率将发生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且人口密度的提高对城市生产率的边际效益随着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分地区的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对城市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门槛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部分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存在着交通设施的过度供给...
关键词:
城市交通设施 集聚密度 城市生产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利用我国 29个城市 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动态面板模型,可房价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支出与房价变化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2001—2005时段内房价变化较为平稳,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极不显著;但 2005年之后的房价快速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且在统计上较显著,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家庭要为高房价缩减消费支出。
关键词:
房价变化;居民消费;财富效应;挤出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利用我国29个城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动态面板模型,可房价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支出与房价变化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2001—2005时段内房价变化较为平稳,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极不显著;但2005年之后的房价快速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且在统计上较显著,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家庭要为高房价缩减消费支出。
关键词:
房价变化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瑶瑶 杨莹 贾锐宁 张晓空 柴建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阶段,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数字化重构,如何充分挖掘“数字红利”并提升居民消费成为了重要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具体地,本文基于2011—2019年232个城市形成的2088个城市-年的面板观测,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收入效应”和“创新效应”提振居民消费,该结论在排除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提振邻近地区居民消费,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3)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存在异质性影响,对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提振作用更强劲。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使用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全面FGLS和FE-SCC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政府治理能力拆分出的三个维度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供给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有显著提振作用,政府治理能力拆分维度中城市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能力对城市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制度供给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姣姣 王译彬 项勇
城市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房地产价格变动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密不可分。本文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影响房价的因素,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邮电通信、商业服务和教育设施等五个方面进行基础设施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二者间规律,得出城市基础设施与房价成正相关且契合二次回归函数的规律,五个一级影响因素中交通设施对房价的影响效果最明显,这些客观规律将对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典型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随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上涨的态势并不能说明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催生了高房价,而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我国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加剧了城镇居民对稀缺资源的竞争程度。在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完善程度以后,居民对于市中心配套设施的竞争程度就会下降。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房地产价格 房价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姣姣 王译彬 项勇
城市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房地产价格变动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密不可分。本文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影响房价的因素,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邮电通信、商业服务和教育设施等五个方面进行基础设施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二者间规律,得出城市基础设施与房价成正相关且契合二次回归函数的规律,五个一级影响因素中交通设施对房价的影响效果最明显,这些客观规律将对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典型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随配套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房地产价格 房价调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勇
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能否担当“挑大梁”的重任?基于2003~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在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和地势起伏度等因素之后,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影剧院、互联网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每增加1%,将增加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0.064%~0.08%,万人影剧院数量每增加1%,将增加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3.1%~4.7%。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越显著。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便利和促进了技术创新,还通过提高交流效率、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养间接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筱媛 张丽君 刘晴 贾雪梅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多期数据,采用事先参数法构建中国地市级收入机会不平等指数,利用中国地市级宏观层面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和数字基础设施产出两方面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基于宏微观数据的匹配,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和机制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且该结果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发现:(1)在异质性分析中,西部、东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收入机会不平等效应最为显著;(2)在机制分析中,检验了劳动力就业水平、城市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3)数字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红利”,缓解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将居民消费问题纳入数字经济的分析框架,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理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流动性约束等手段影响居民消费。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和手工查找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2011—2019年我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居民消费带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将增加本地人均消费支出,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层级等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支付便利性、流动性约束以及家庭不确定性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机制;基于城乡不平等视角的扩展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有利于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居民消费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冀福俊
基于2006~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东中部地区回归系数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表明该地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对城镇化的边际正向影响低于西部地区。这一结果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打破政府主导的融资模式,消除障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措施。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城镇化 公共基础设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小祁 朱顺东
通过以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收入、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等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存在非线性倒“U”型结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正向影响居民文化消费,不仅会提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也会吸引周边邻近地区居民来本地消费;文化产业发展、物流设施等要素增长能显著提升居民文化消费,但未呈现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发展对文化消费产生非线性结构影响,但缺乏空间效应;而文化贸易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建议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公共财政文化投入、做优做强文化产业,以扩大居民文化消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广 顾江 水心勇
在目前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与农村地区文化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文化消费关系的分析框架,具体分析农村地区年龄结构、家庭抚养比、教育状况、家庭规模及人口自然增长与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一是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与家庭消费支出呈正相关;二是证实了农村家庭规模与家庭消费呈"倒U型"结构,也说明了当下实行"二胎"政策的可行性;三是从区域来看,中部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与人口结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未来在人口政策的实施操作上,应考虑到各地区的政策差异。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农村 文化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全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估计
城市的消费集聚效应影响劳动力流入吗?——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高铁建设对城市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高铁开通的面板数据
中国城市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土地市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消费升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
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基于281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
城市蔓延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城市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