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2)
- 2023(16830)
- 2022(13923)
- 2021(12968)
- 2020(10746)
- 2019(24658)
- 2018(24680)
- 2017(46787)
- 2016(25989)
- 2015(29535)
- 2014(29588)
- 2013(29477)
- 2012(27371)
- 2011(24687)
- 2010(24795)
- 2009(22781)
- 2008(22587)
- 2007(20442)
- 2006(18482)
- 2005(16374)
- 学科
- 济(99878)
- 经济(99776)
- 管理(83365)
- 业(73663)
- 企(63280)
- 企业(63280)
- 方法(40843)
- 数学(33499)
- 数学方法(33046)
- 中国(29202)
- 农(29108)
- 财(28319)
- 业经(27748)
- 地方(24811)
- 学(22006)
- 制(20187)
- 农业(19315)
- 理论(18782)
- 和(18649)
- 策(18084)
- 务(17601)
- 财务(17513)
- 财务管理(17476)
- 贸(16774)
- 贸易(16765)
- 银(16593)
- 银行(16560)
- 企业财务(16510)
- 易(16205)
- 划(16118)
- 机构
- 大学(362114)
- 学院(359516)
- 管理(147023)
- 济(135941)
- 经济(132253)
- 理学(123868)
- 理学院(122390)
- 管理学(120514)
- 管理学院(119743)
- 研究(118769)
- 中国(92367)
- 京(79647)
- 科学(73291)
- 财(67277)
- 所(58550)
- 江(57418)
- 中心(55975)
- 农(54094)
- 研究所(52801)
- 范(51464)
- 财经(51309)
- 师范(51104)
- 北京(50981)
- 业大(50493)
- 州(48653)
- 经(46387)
- 院(43937)
- 农业(41663)
- 师范大学(40785)
- 技术(38437)
- 基金
- 项目(238371)
- 科学(186241)
- 研究(180604)
- 基金(169174)
- 家(145210)
- 国家(143879)
- 科学基金(124000)
- 社会(110837)
- 社会科(104836)
- 社会科学(104805)
- 省(93435)
- 基金项目(89890)
- 教育(82277)
- 自然(79291)
- 划(77988)
- 编号(77671)
- 自然科(77262)
- 自然科学(77246)
- 自然科学基金(75840)
- 资助(68594)
- 成果(64851)
- 课题(52554)
- 重点(52291)
- 部(51593)
- 发(50828)
- 创(48804)
- 项目编号(47843)
- 创新(45275)
- 科研(44364)
- 大学(44312)
- 期刊
- 济(159778)
- 经济(159778)
- 研究(108211)
- 中国(78378)
- 管理(56562)
- 学报(54160)
- 财(52763)
- 科学(48918)
- 农(48729)
- 教育(47429)
- 大学(40807)
- 图书(38784)
- 学学(36017)
- 融(34817)
- 金融(34817)
- 农业(33578)
- 技术(32722)
- 书馆(29190)
- 图书馆(29190)
- 业经(26547)
- 财经(24311)
- 经济研究(22714)
- 经(20730)
- 问题(20419)
- 业(19151)
- 坛(18867)
- 论坛(18867)
- 理论(18176)
- 资源(17746)
- 现代(17450)
共检索到563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景竹 李秋月
文章对广州市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三类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版权情况进行网络调研和访谈,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现状,探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的版权策略;从法律法规、版权授权模式以及公共文化版权行政管理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郑燃
通过网络调查,分析了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博物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利用目的、利用程度、使用障碍以及满足程度,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特别关注图书馆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毅 柯平 孙慧云 刘子慧
通过对比、综合分析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和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将贫困县划分为五个类别:双一级、良好型、发展中、不平衡、双未定,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贫困县进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案例分析,最终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强化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平衡性与均等化;积极申请中央转移支付,借助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经济援助;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乡土气息的群众信息服务与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依据评估过程与结果,促进贫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鹏
文章以"参考馆"和"参考图书馆"两个概念的误读为切入点,首先重新论述清末民初图书馆与博物馆事业的交叉勾连和它们共生共长的关系,进而议论清末最后十年公共文化机构发展的时代特征。勾连这些细节和其时的社会政策与思潮,文章进一步陈说了中西公共文化机构的构建路径:我国先有"开民智"之思路,然后有近代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由上而下"的模式;而英美是先有公共文化机构的雏形和文化基础,然后再有职能扩展的"由下而上"的模式。以这两者的对比为基础,进而探讨了当代语境中"公共文化的构建"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联合协作"两个命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蒋啸南 肖鹏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中存在资金匮乏、志愿者队伍结构单一、各馆志愿者工作的资源缺乏共享等问题。通过对图书馆志愿者合作网络、志愿者协会及"图书馆之友"3种联合发展策略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发展路线:建立"广州市图书馆志愿者合作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市级"广州市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作为官方的、统一的组织机构,以各馆"图书馆之友"形成社区的长期支援的双重志愿者服务架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青山 闫晓弟 李娟 陈楠楠 李丹
通过对陕西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特色数字资源进行梳理,参照国内外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陕西省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难点,提出建立"陕西省三馆整合委员会"模式,利用一站式检索方式整合陕西省三馆特色数字资源,通过数字资源授权方式解决好数字资源知识产权问题,整体提升陕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郑燃
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是近年国外LAM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LAM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政策和资金资助情况,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合作关系的三种形式,LAM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所面临的问题和LAM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在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而对不同机构数字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制度和管理机制关注不够。
关键词: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数字资源整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静
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已经大大落后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国家不堪重负。本文试从我国目前部分事业型文化机构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产业化经营的方式仅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萌 龙乐思 朱嘉麒
我国图情档学科认为博物馆是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博物馆中以其展品为代表的文化信息资源对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的绘制,识别出我国图情档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词的科研文献成果概况、科研机构分布及研究热点词与其研究发展趋势。经分析得知,该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8年)主要是博物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古籍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古籍文献等主题。第二阶段(2009-2019年)主要探讨三馆馆际合作的资源整合路径、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模式与合作机制等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深入探讨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我国图情档学科应以博物馆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开展涵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全种类、全范围的全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最后,本文围绕数字资源整合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探讨如何从图情档学科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涵盖博物馆,构建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为主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建立为公众文化精神需求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云飞
近年来,嘉兴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以"东部示范、全国领先"为目标,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实践,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等,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模式"。1构建以"人"为纽带的文化馆总分馆制1.1嘉兴市构建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基础和现状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逯爱英
图书馆与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在收藏和传播文化中存在许多相近之处,二者开展合作服务,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南阳市博物馆为例,通过对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面临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二者合作共建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合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孔令芳 韩子静
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合作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两馆合作的特藏资源共建和服务模式,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合作基础、积极意义,进一步提出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新思路,并为中国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家真
信息时代的产业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与文化内容基础结构的双轨上发展。目前 ,我国主要的文化资源收藏馆所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 ,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这是内容基础结构建设的一大障碍。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三者的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服务 ,才能够求得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3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永英 谢欣
为了解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文化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行总结,认为文化机构可在数字资源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共用与整合、政府信息公开以及社区教育项目中开展合作。文化机构的合作有利于优化馆藏、扩大用户群、争取外部资金支持、提高服务质量,但在政策支持、人员培训、数据库建设、标准制定、组织文化差异、知识产权方面也面临着多项挑战。作者建议,文化机构之间应积极开展合作活动,完善馆藏与服务,从而更好地为保存和共享文化资源做出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磊 郑燃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工程的开展为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AM)信息资源的融合以及LAM深度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保障。文章分析了LAM在数字化馆藏资源与信息资源开发流程中的特点与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LAM合作模式的演化路径:以互补性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提供面向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服务;鼓励馆员个人经验、技能以及机构集体知识的跨组织共享以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圈;最终以混合联盟方式整合LAM信息管理能力以加快联盟内信息价值链增值。
关键词: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