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7)
2023(10003)
2022(8733)
2021(7861)
2020(6914)
2019(15966)
2018(16014)
2017(31023)
2016(17134)
2015(19690)
2014(20125)
2013(20182)
2012(18927)
2011(16983)
2010(17225)
2009(16310)
2008(16452)
2007(15200)
2006(13082)
2005(12007)
作者
(50530)
(42407)
(42332)
(40253)
(26725)
(20240)
(19469)
(16415)
(15890)
(15190)
(14509)
(14114)
(13518)
(13372)
(13218)
(13166)
(13161)
(12536)
(12338)
(12135)
(10644)
(10494)
(10239)
(9611)
(9596)
(9588)
(9498)
(9348)
(8660)
(8435)
学科
(67480)
经济(67383)
管理(53355)
(50279)
(40309)
企业(40309)
方法(31162)
数学(26444)
数学方法(26202)
(21632)
(19404)
(19211)
中国(18401)
业经(16060)
(13813)
(13660)
贸易(13656)
(13285)
地方(13069)
(12375)
财务(12343)
财务管理(12304)
农业(12218)
(12091)
银行(12059)
(11916)
企业财务(11594)
(11470)
(11452)
理论(11047)
机构
大学(251686)
学院(249447)
(102271)
经济(99811)
管理(95869)
研究(82899)
理学(81547)
理学院(80648)
管理学(79435)
管理学院(78938)
中国(63341)
(52964)
(51305)
科学(49915)
(42879)
(42503)
(39936)
财经(39337)
中心(39016)
研究所(38052)
业大(36674)
(35378)
农业(33709)
北京(33244)
(32456)
师范(32157)
经济学(31571)
(31202)
(29289)
财经大学(28850)
基金
项目(161554)
科学(126118)
研究(119854)
基金(115984)
(100602)
国家(99744)
科学基金(84601)
社会(76241)
社会科(72107)
社会科学(72083)
(63486)
基金项目(61675)
教育(54813)
(53487)
自然(53030)
自然科(51722)
自然科学(51700)
自然科学基金(50797)
编号(50185)
资助(46758)
成果(42753)
重点(36509)
(36374)
(34737)
课题(34088)
(34070)
(33654)
创新(31513)
国家社会(31304)
教育部(31145)
期刊
(116168)
经济(116168)
研究(73371)
中国(52850)
(42545)
学报(39508)
(39166)
科学(34920)
管理(34041)
大学(29731)
学学(27679)
教育(26626)
农业(25539)
(23472)
金融(23472)
技术(21191)
财经(20128)
业经(18300)
经济研究(17659)
(17280)
图书(17222)
问题(15705)
(13843)
(12912)
(12775)
理论(12627)
书馆(12606)
图书馆(12606)
技术经济(12232)
实践(11434)
共检索到381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正泓  陈通  
弱经济性导致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意愿低,政府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偿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章提出了市场式补偿和行政式补偿两种机制,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政府补偿机制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目标需求大于临界值时,市场式补偿机制会成为公共部门占优策略,当目标需求小于临界值时,行政式补偿机制会成为公共部门占优策略;当私人部门采取机会主义的超额收益小于政府惩罚额时,私人部门会选择互惠主义,补偿机制能够顺利实施;项目需求对价格越敏感,公共部门越倾向于选择市场式补偿机制。研究结果为政府确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尚雄  
市场除具有网络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层次嵌套特征。文章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对具有层次嵌套特征的人口、市场空间分布条件下服务设施的选址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个企业的服务设施竞争选址静态博弈,可以不存在纳什均衡;在纳什均衡存在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双方市场份额相等;市场层次嵌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均衡的存在,内层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吸引着对手进入,使外层市场均衡受到破坏;增加服务设施可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但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距离的约束,在给定市场环境下,有些市场区域可能永远无法覆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邹胜男  陈世香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文章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对武汉市汤湖图书馆"体制内委托经营"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发现"体制内委托经营"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治理的新方向。体制内委托经营通过机制创新,不仅实现跨层级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能够实现委托合同的有效管理,能够引入服务能力强的代理方,保证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对称,最大化发挥财政投入的效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军波  付景保  叶昌东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及人口交通出行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研究广州中心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广州中心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上呈老城区为核心、老城外围为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圈层及扇形分化特征突出,次中心区的配置水平逐步提升。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建设历史、经济发展、制度政策变革及供给与需求变化是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虞晓芬  吴倩倩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s K函数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热点集聚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集聚现象,其具体空间分布又各具特色;(2)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经营性设施的空间集聚趋向更加明显;(3)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  周素红  
城乡二元地区具有明显的土地、经济、社会等二元结构特征,此类地区目前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机制,而沿用城市和乡村二元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面临众多问题。本文探讨在供给主体多元化背景下,二元体制分割下城乡二元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剖析现有供给模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供给主体多元性和各相关主体间彼此责任边界不清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结合已有地区相关经验,提出根据二元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和责权利边界明晰的原则,形成适合城乡二元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樊兴菊  陈通  
运用演化博弈研究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参建方之间的博弈关系,分别构建项目业主方内部以及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支付矩阵,对两组演化模型中的策略组合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用数值仿真演示参数变化对业主方与施工方博弈演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业主方群体受利益驱动会逐渐趋向于选择违规操作,而政府监管体系的监管效力会受到监管成本的制约。"对业主方的正向激励","业主方的监管成本","对施工方偷懒的惩罚"三个参数影响了业主方与施工方演化博弈模型的收敛。另外,除了完善对业主方和施工方的激励约束机制,还需重视公众的参与力量,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过程的社会曝光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铮铮  何文婷  
悠久而厚重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公共文化供给无法满足解决温饱之后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服务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急需改进创新。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效果不佳。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应该选择何种融资方式给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媛媛  杨毅  李俊杰  涂振发  
在人口密度等级区划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划分,运用搜狗地图API计算出武汉市内任一社区距离任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间的最短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包括从出发地到起始公交/地铁站点、抵达站的公交/地铁站点到目标地的时间、乘坐公交/地铁的时间),结果显示: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达性最优的地区集中在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的沿江地带,这些地区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均在1h之内,甚至是一刻钟.2)汉阳区、洪山区西部以及江岸区北部的后湖街道等区域的可达性较好,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在1.5h左右.3)东西湖区、汉南区2个区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肖惠  杨海娟  王龙升  
为了揭示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促进全省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康发展,建立了由3个Ⅰ级指标(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服务完备度和环境友好度)、13个Ⅱ级指标和36个Ⅲ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全省11个地级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较为均衡,均等化水平区际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均等化水平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显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对其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与农村人口比例成反比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各要素的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春  涂国平  姚奔  
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是使资源型城市摆脱发展困境、走出衰退期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依据现有矿权制度背景,通过建立两个博弈模型来分析资源城市补偿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冲突及违规操作行为,并引入调控因子的概念,以改变这类因子使冲突转向期望的均衡的状态,降低矛盾的深化。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完善需通过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加以辅助,而机制实施中根本矛盾的解决依赖于我国矿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晋璟瑶  林坚  杨春志  高志强  周琴丹  
妥善处理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至关重要。论文通过对北京市的实证分析,研究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改革方式,供给基本思路和供给机制:即"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在经济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调整设施分类和相应供给方式,逐步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作用影响;供给基本思路——"责‘钱’挂钩,规划先行,统一建设,分类管理";供给机制——根据经济属性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不计入价格的公共产品、拥挤的公共产品4大类,分类供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玉亭  何微丹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广州市的案例研究指出,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现状配套不足和运营缺失的问题,导致居民满意度低。究其原因包括:规划中未充分考虑保障房居民与一般城市社区居民的差异,及其对设施配套的影响;设施"一次性"配套与居民结构变化引起的供需差异;城市边缘区高等级设施供给不足,核心区大规模住区分期建设中未预留充足的高等级设施用地;政府和市场对不同等级、不同经济属性设施的供给协调不足等。结合问题和成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今后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要从针对性、阶段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四个方面进行改善,既要满足居民真实需求,保证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又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