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10730)
- 2022(9585)
- 2021(9069)
- 2020(7567)
- 2019(17418)
- 2018(17355)
- 2017(33912)
- 2016(18409)
- 2015(20779)
- 2014(20757)
- 2013(20514)
- 2012(18695)
- 2011(16558)
- 2010(16392)
- 2009(14779)
- 2008(14342)
- 2007(12207)
- 2006(10575)
- 2005(9120)
- 学科
- 济(67923)
- 经济(67846)
- 管理(53334)
- 业(51414)
- 企(42542)
- 企业(42542)
- 方法(33665)
- 数学(27972)
- 数学方法(27649)
- 农(18177)
- 中国(17901)
- 财(17386)
- 业经(16985)
- 学(15438)
- 地方(14293)
- 理论(13542)
- 贸(12968)
- 贸易(12962)
- 制(12960)
- 和(12767)
- 易(12592)
- 农业(11730)
- 教育(11264)
- 技术(11213)
- 环境(10845)
- 务(10825)
- 财务(10762)
- 财务管理(10739)
- 工作(10302)
- 企业财务(10177)
- 机构
- 大学(255426)
- 学院(252209)
- 管理(106334)
- 济(93825)
- 理学(92805)
- 理学院(91803)
- 经济(91430)
- 管理学(90306)
- 管理学院(89828)
- 研究(79407)
- 中国(57244)
- 京(54456)
- 科学(50234)
- 财(42787)
- 所(38162)
- 业大(36982)
- 中心(36484)
- 农(36095)
- 江(35404)
- 研究所(34941)
- 范(34886)
- 财经(34721)
- 师范(34639)
- 北京(34301)
- 经(31597)
- 州(29796)
- 院(29262)
- 师范大学(28069)
- 农业(28063)
- 经济学(26680)
- 基金
- 项目(179777)
- 科学(141389)
- 研究(134258)
- 基金(129858)
- 家(112016)
- 国家(111041)
- 科学基金(96108)
- 社会(83786)
- 社会科(79137)
- 社会科学(79112)
- 省(69916)
- 基金项目(69873)
- 自然(62283)
- 教育(60942)
- 自然科(60824)
- 自然科学(60814)
- 自然科学基金(59711)
- 划(58669)
- 编号(56389)
- 资助(52455)
- 成果(46125)
- 重点(39325)
- 部(39188)
- 课题(37466)
- 发(37457)
- 创(37447)
- 项目编号(35673)
- 创新(34722)
- 科研(33993)
- 教育部(33922)
- 期刊
- 济(100130)
- 经济(100130)
- 研究(71721)
- 中国(45460)
- 学报(39665)
- 管理(37234)
- 科学(35939)
- 农(32536)
- 教育(31018)
- 财(30982)
- 大学(30159)
- 学学(27759)
- 农业(23169)
- 图书(22238)
- 技术(21168)
- 融(17647)
- 金融(17647)
- 业经(17045)
- 财经(16025)
- 书馆(15469)
- 图书馆(15469)
- 经济研究(15356)
- 理论(13542)
- 经(13536)
- 情报(13339)
- 问题(12884)
- 科技(12842)
- 实践(12801)
- 践(12801)
- 版(11673)
共检索到357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云川
ISBN 978-7-5201-0123-369.00元/2017年5月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给多元文化的传播、文化融合和文化全球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不良文化冲击主流文化、网络市场秩序失衡等问题不断涌现,给网络文化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书从网络治理视角出发,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网络治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云川
ISBN 978-7-5201-0123-369.00元/2017年5月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给多元文化的传播、文化融合和文化全球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不良文化冲击主流文化、网络市场秩序失衡等问题不断涌现,给网络文化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书从网络治理视角出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云川 阮平南
文章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的动力因素、行为要素和保障要素,其中行为要素包括协同和共享,保障要素包括契约、激励、评估和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的"动力—行为—保障"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网络治理 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云川 阮平南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是一个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结构、机制、模式上的转换重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将过去主要由政府及其所辖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构成的"一元化"形态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形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治理将带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决策模式、沟通形式、评估标准等诸多要素的改变,并逐步从传统科层管理模式走向网络治理模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网络治理 治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司蒙蒙 陈雅 孙宁
[目的/意义]认识和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省区市间空间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结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配置差异性显著,呈现“两翼突出、T型凹陷”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值较高,区域间互动关联频繁;我国东部区域大部分省区市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吸引力较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市易受到周边虹吸效应影响,西部地区省区市民族特色显著,溢出效应明显;空间关联线形成“双核心—边缘式”区域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关联网络的4个板块内部存在集聚效应,板块间构建起要素传递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波 李科 杨阳
本研究将合作博弈引入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分析地方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各自的目标函数和博弈资源,构建地方政府网络治理主体合作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各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获得合作收益,各主体基于各自目标函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引致了博弈,并在博弈的过程中表现出利益二元化的特征,在权衡自身利益、合作收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后不断调整策略;为确保良好的治理效果,提出从监督、信任、利益分配、信息披露与共享四个方面规范治理主体的行为。
关键词:
网络治理 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 博弈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云娣
文章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来源,以公众关注和媒体关注两个视角,从趋势研究、舆情洞察、人群画像三个模块统计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提供基础,并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
百度指数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网络关注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国栋 林长崟
围绕"公共科技服务网络治理模式"的核心问题,本文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及竞争性互动的视角,通过对北京平台、上海平台、江苏平台和浙江平台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公共科技服务的网络治理模式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不同主体对公共科技服务的价值目标及实现价值目标的实践认识存在显著差异,认识差异源于公益逻辑、市场逻辑和职业逻辑。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竞争性互动体现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核心目标、管辖权重叠、治理机制协同3个方面,本文识别了地方政府强制融合、模块分化、中介耦合和组织锚定4种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选择源于政府偏好和资源身份两个情境因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娜 梁向明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全民共享的工具理性,更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回归。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实践,借鉴Penchansky和Thomas对可及性提出的五个维度,提出可获得性、可承受性、可匹配性的三维模式,分析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产品供需不匹配、公共服务不均等、人才队伍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以价值引导为主线,从提高可获得性、保障可匹配性、完善可承受性三个层面,形成关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路径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平玉娜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建设的实施目标和内容,并对如何依托联合图书馆网络,在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推广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作了粗浅的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军义 李少惠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因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而与一般性公共服务相区别。政府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从政府责任、保障基本以及管理文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家治理以及公共文化治理话语的不断兴起,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转向便成为化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等顽疾的新思路。从服务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主体、机制和内容都将产生重要的变化,更加关注公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实质改善。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公共文化治理本身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探讨与反思,仍然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聂勇浩 黄妍 陈善斯
佛山市图书馆发起的“邻里图书馆”项目,将家庭这一典型的私人空间转变为提供阅读服务的公共空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创新。论文通过对“邻里图书馆”项目的案例深描,探究公共文化服务的家庭供给网络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在网络形成阶段,主导机构的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资源获取对网络的发起具有关键作用;家庭教育、兴趣爱好、社会责任、职业动机、合法性5方面动机,以及制度、经验和人际层面的信任,影响着市民家庭是否加入服务网络;合作者则通过日常管理和宣传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服务网络的扩张。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承诺、沟通、协作、评估4种机制构成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资源共享、环境支持和目标实现等因素则决定着网络的可持续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梅 吴建新
服务外包承接方在网络中的分工地位由服务外包全球网络体系内的伙伴关系或治理关系所决定。全球服务外包网络体系下的承包商和发包商的关系可分为战术型伙伴关系、战略型伙伴关系和转型伙伴关系三类。我国在承接软件服务业务上与发包国的"战术型"伙伴关系决定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在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我国的软件承接商要获得技术租、关系租甚至品牌租,必须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差异化的业务模式,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无缝对接"的供应能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皓珏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地区尝试在区域内组建公共文化服务联盟,这些联盟的运行在现阶段处于具体工作层面的协作开展,但并没有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界限。文章试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在现阶段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LYRASIS联盟理事会职能与组成、议事程序、评估与反馈等理事会制度的分析,探析公共文化服务联盟的治理模式,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参考、借鉴。文章提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联盟要以实体性、公共性、独立性为原则设置治理主体;要公共利益优先为导向,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赞梅
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以来都由政府大包大揽,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借鉴公共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中心"协同共治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多中心"治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治理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多中心"的供给体系等措施,创新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多中心 公共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