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6)
2023(3412)
2022(2833)
2021(2560)
2020(2244)
2019(5130)
2018(5103)
2017(9829)
2016(5211)
2015(5914)
2014(6113)
2013(6210)
2012(6019)
2011(5070)
2010(5162)
2009(4691)
2008(4711)
2007(4287)
2006(3706)
2005(3302)
作者
(13877)
(11267)
(11092)
(10762)
(7353)
(5347)
(5333)
(4330)
(4325)
(4192)
(3844)
(3811)
(3639)
(3597)
(3585)
(3397)
(3256)
(3233)
(3228)
(3172)
(2916)
(2729)
(2646)
(2637)
(2631)
(2627)
(2553)
(2423)
(2377)
(2285)
学科
(15992)
(15861)
经济(15749)
管理(14519)
(9928)
企业(9928)
中国(7474)
方法(6846)
服务(6603)
(6283)
(6217)
工作(6171)
(5133)
服务业(4856)
业经(4828)
数学(4536)
(4474)
贸易(4472)
数学方法(4443)
(4383)
理论(4151)
农业(3979)
(3878)
制度(3877)
教育(3861)
(3813)
文化(3701)
读者(3688)
地方(3648)
(3487)
机构
大学(69806)
学院(68552)
管理(27099)
(25243)
经济(24345)
理学(22557)
理学院(22266)
管理学(21866)
管理学院(21708)
研究(21498)
中国(17222)
(15100)
(14916)
科学(12167)
(11801)
(11704)
师范(11630)
中心(10957)
财经(10797)
(10168)
(9599)
(9590)
北京(9581)
师范大学(9220)
图书(8787)
研究所(8725)
书馆(8609)
图书馆(8608)
(8310)
财经大学(7839)
基金
项目(44296)
研究(36425)
科学(34578)
基金(30541)
(25626)
国家(25357)
社会(23609)
社会科(22145)
社会科学(22138)
科学基金(21631)
(17084)
编号(16458)
教育(16259)
基金项目(15727)
成果(15210)
(14105)
资助(11866)
自然(11483)
自然科(11218)
自然科学(11216)
自然科学基金(10998)
课题(10844)
项目编号(10776)
重点(9854)
国家社会(9692)
(9655)
(9649)
(9423)
(9148)
(9060)
期刊
(29400)
经济(29400)
研究(22531)
中国(18508)
(12182)
图书(11954)
教育(11525)
书馆(9320)
图书馆(9320)
学报(9195)
管理(9163)
科学(7498)
(7475)
大学(7376)
(6742)
金融(6742)
统计(6458)
学学(6289)
技术(5676)
财经(5245)
(5096)
业经(4811)
农业(4784)
决策(4623)
(4593)
(4557)
论坛(4557)
经济研究(4437)
情报(4225)
(4164)
共检索到11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显成  
加大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保障和手段。文章在综合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对接结合财政预算科目,提出了文化事业投入的统计范围,认为目前不宜提出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等总量标准指标,应该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按照"分类保障、分级承担、精准扶贫"的原则来核算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标准。在投入方式上,要降低直接投入的比例,通过政府购买、BT等模式,实现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方式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显成  
加大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保障和手段。文章在综合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对接结合财政预算科目,提出了文化事业投入的统计范围,认为目前不宜提出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等总量标准指标,应该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按照"分类保障、分级承担、精准扶贫"的原则来核算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标准。在投入方式上,要降低直接投入的比例,通过政府购买、BT等模式,实现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方式的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武江  高静  黄继生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文章从公民权利、政府职责、现实需求三个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进行了文献研究;选取浙江省、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等三个相关规划,实证分析了现实操作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两大困境——范围宽窄不一和标准参差不齐;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明确制度标准、制定国家和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标准以及依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相关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提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可操作范围和财政预算支出项目;在分析三种均等化标准优劣的基础上,提出均等化标准应该是逐步达到各个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差距量控制在不高于或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0%的范围之内。本文建议对于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可以实行不同的差距控制量标准,不采取"一刀切"的标准。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完全实现均等化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渐进性历史过程。为此,可以从一些局部的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开始,分为两大层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项目进行优先排序,逐步以"蚕食性"的方式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丽  文峰  
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存在重大缺陷。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提高补偿标准;扩大征地补偿范围,增加邻接地、通损地及对土地可预期的未来利益的补偿;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农民所占分配比例,从而切实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放  
市场失灵理论是西方财政学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在揭示市场经济缺陷的过程中 ,引申出了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市场失灵领域是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标准。市场失灵领域不断扩大不仅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所致 ,而且还受到不同经济理论、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特殊国情的影响。因此 ,科学地界定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标准 ,既要参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同时还要注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判定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旭东  
一、公共财政定义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由国家凭借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分配方式。 所谓“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对社会总产品进行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小旺  
社会保障范围探讨于小旺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应提供哪些项目的社会保障呢?本文在此对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一、一般论述社会保障的范围,是指社会保障项目的多寡及构成。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朋  晏雄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门类,其概念及范围较模糊,产业数据收集、统计开展、政策制定难度较大。文章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文化旅游产业统计认知为起点,结合国民卫星账户统计工具的思路,借助产业演化和社会分工理论,探究文化旅游产业统计分类的内在逻辑,基于需求和分工两大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演进的动力源,将其分为基础文化旅游产业、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尝试构建了18个大类、69个中类的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分类体系,通过建立单位名录库、借助“特有产品”概念、制定严谨说明来界定文化旅游产业边界范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  
2011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实施。《条例》确立了"公平补偿原则"和"市价补偿标准",并对"公共利益"有了较清晰的界定,但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却迟迟没有出台。由于历史原因,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分别适用不同的标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既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雪云  韩宗保  
政府预算调整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强化权力机关对预算调整的法律约束,是规范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我国新预算法虽然明确规定了预算调整的范围,但是,由于没有跳出"预算收支总量平衡"的预算调整判定标准,对政府预算执行中引起收支总量变动的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因素、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前提条件、预算执行中增加债务发行的前提条件等方面规定不够细化,需要进一步在预算法实施条例中进行明确规定并加强预算调整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平  潘伟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的范围和数额标准一直没有统一规定,为更好地发挥代建制控制项目投资额度、质量和工期,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对项目代建范围和数额标准进行实际调查,并对地方政府实施代建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范围、数额标准及其比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规律,提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范围和数额标准建议,为国家统一规范政府投资代建项目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力的监督问题,使得规模化经营者在选择雇佣经营或外包经营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在监督困境不可避免且当下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之时,经营者可以将雇佣劳动力的监督成本视为其经营成本的一部分,通过对比成本创新与质量创新的成本收益,进行农业规模生产的范围选择。在成本-质量创新的双目标任务下,生产单位受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程度的影响,标准化程度较高时,经营者有成本创新的偏好,其生产呈现出规模效应;反之,经营者更愿意追求质量创新,将生产范围缩小到农户家庭等较小的生产单位中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晓燕  叶剑平  李子松  
住房保障范围通常需根据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和居民的住房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界定,其界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障性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各地住房保障范围界定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发现各地普遍存在住房保障范围界定依据与居民住房消费支付能力脱节、保障不足和错位并存等问题。论文借鉴了美国、德国等国家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的经验,提出了合理界定住房保障范围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妍捷  牛渊  
保障性住房旨在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所,其供应规模、覆盖范围主要由需要保障的对象来确定。然而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原因致使住房保障对象的遴选甄别及覆盖范围上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结合以往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经验,保障性住房政策也在不断调整,特别是"三房合一"的逐步实施,势必会造成保障对象遴选及其范围的调整。因此,应从保障性住房类型角度入手梳理住房保障方式的演变历程,总结不同保障方式所覆盖的保障对象范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到对全部住房真实困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