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9145)
- 2022(7478)
- 2021(6822)
- 2020(5527)
- 2019(12287)
- 2018(12096)
- 2017(23150)
- 2016(12582)
- 2015(14373)
- 2014(14483)
- 2013(14203)
- 2012(12933)
- 2011(11394)
- 2010(11562)
- 2009(10850)
- 2008(10776)
- 2007(9852)
- 2006(8545)
- 2005(7876)
- 学科
- 济(42946)
- 经济(42810)
- 管理(41551)
- 业(36900)
- 企(29789)
- 企业(29789)
- 方法(15930)
- 制(15595)
- 财(15330)
- 中国(14295)
- 农(13379)
- 业经(13011)
- 数学(12387)
- 数学方法(12158)
- 体(9851)
- 理论(8852)
- 银(8794)
- 银行(8786)
- 学(8585)
- 工作(8574)
- 地方(8434)
- 行(8427)
- 务(8366)
- 财务(8311)
- 贸(8305)
- 贸易(8300)
- 财务管理(8281)
- 农业(8220)
- 体制(8193)
- 易(8105)
- 机构
- 学院(174035)
- 大学(172901)
- 济(66448)
- 管理(65443)
- 经济(64660)
- 研究(55617)
- 理学(55227)
- 理学院(54577)
- 管理学(53652)
- 管理学院(53288)
- 中国(43046)
- 财(36546)
- 京(36220)
- 科学(32179)
- 江(27994)
- 财经(27092)
- 所(26787)
- 中心(26366)
- 经(24290)
- 范(23836)
- 农(23756)
- 师范(23632)
- 研究所(23569)
- 北京(22651)
- 州(22505)
- 业大(22393)
- 院(20771)
- 经济学(20100)
- 财经大学(19791)
- 技术(19032)
- 基金
- 项目(114620)
- 科学(90020)
- 研究(89862)
- 基金(80850)
- 家(68724)
- 国家(68068)
- 科学基金(58602)
- 社会(57726)
- 社会科(54432)
- 社会科学(54415)
- 省(45884)
- 基金项目(42300)
- 教育(41306)
- 编号(38726)
- 划(37737)
- 自然(34245)
- 成果(33886)
- 自然科(33389)
- 自然科学(33381)
- 自然科学基金(32757)
- 资助(31280)
- 制(27573)
- 课题(26903)
- 重点(25799)
- 部(24891)
- 发(24676)
- 项目编号(24653)
- 创(24357)
- 国家社会(23684)
- 性(23307)
共检索到27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国新
[目的 /意义]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制度,为贯彻落实基本制度和建立完善实施细则、配套规章提供指引。[方法 /过程]将该法所建立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制度梳理总结为基础性制度、针对性制度、政府监管制度和机构责任制度4类,并具体分析主要制度的提出背景、构成要素、内容要求、主要特点及制度落实应突破的主要问题等。[结果 /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建立的基本制度有的是将经过长期实践发展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有的是对现行法规政策的完善或发展,有的是对基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制度设计 政府责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艳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土壤污染所带的消极后果逐渐凸显。我国农地土壤治理需要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政策相契合。由此,我国应当正视农地土壤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超越原有的治理路径,在解析农地之上农户、集体、国家等多元利益主体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约束——激励"的双重路径实现对农地土壤的治理,并完善农地登记、财政支持等制度加以保障。
关键词:
农地土壤 治理 多元主体 两型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珂瑾
在城乡分化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存在立法缺失、立法层次低、欠缺责任追究机制、与相关部门法缺乏衔接与配套等立法缺陷。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经验,我国应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立法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立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德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代内涵的理解、实现均等化的深远意义、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实现均等化的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均等化 非均等化 研究综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余姣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政策。这些条款确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并在参与模式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参与主体上,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在供给模式上,鼓励多元服务;在服务类型上,推进政府购买;在参与辅助力量上,规范文化志愿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中义
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一致性。1.市场经济是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的共同来源。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财政体制从原来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路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吸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支持建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期专题文章介绍了部分地方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进军 文庭孝
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是国家和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从制度角度剖析我国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制度体系,以保障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保障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元聪 闫晴
低收入家庭一直是我国政府保障的重要群体。然而贫困家庭数量庞大、基本电子产品等的家庭普及率偏低等现状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对低收入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保障力度尚还不足。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有形之手"的税法,可通过不断优化以实现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从而提升税收公平度、提高税收正义度以及构建福利社会,最终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检视我国当前税制,个人所得税、房产税、消费税、增值税领域的一些规定偏离低收入家庭保障的理念和目标。对此,应对个人所得税制、房产税制、消费税制、增值税制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之下不断完善中国方案,确保税法充分保障低收入家庭,让中国每个家庭有机会过上美好生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志伟
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处于全面推广阶段,制度建设也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之中。在这个背景下,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目标模式并用来指导制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质上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个市场化、社会化、民主化的改革过程,这三重路径在主体、程序、内容等三个层面各有其具体的表现。在两维视角下建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目标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案例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状态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目标模式的实现路径应该是打破市场割据、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加速行政化、实行购买和评估由第三方承担的制度安排、鼓励公共服务相关方成立团体、建立财务公开透明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志伟
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处于全面推广阶段,制度建设也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之中。在这个背景下,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目标模式并用来指导制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质上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个市场化、社会化、民主化的改革过程,这三重路径在主体、程序、内容等三个层面各有其具体的表现。在两维视角下建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目标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案例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状态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目标模式的实现路径应该是打破市场割据、提升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留富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尤其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方面力度较大,但从整体看还存在着社会化程度低、复盖面狭窄、内容单一、基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通过以下几条路径加快改革进程:(1)根据不同保障对象,确定不同保障模式;(2)适当增加个人责任,提高社会化程度;(3)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4)积极扩大复盖范围;(5)搞好保障基金运营;(6)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翟永会
养老保障制度应体现公平与可持续的价值理念。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二元特征尚未改善、区域分割局面尚未打破、养老金资金缺口巨大等问题,不仅影响制度的公平性,更威胁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建立相对均等化的养老保障财政投入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障关系转移续接制度,并建立公平的养老保障公众参与机制。
关键词:
养老保障制度 公平 可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