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0)
- 2023(11196)
- 2022(9387)
- 2021(8503)
- 2020(6640)
- 2019(15206)
- 2018(15025)
- 2017(27599)
- 2016(14676)
- 2015(16502)
- 2014(16672)
- 2013(16444)
- 2012(15571)
- 2011(13980)
- 2010(14432)
- 2009(13091)
- 2008(12955)
- 2007(12020)
- 2006(10762)
- 2005(10036)
- 学科
- 济(60130)
- 经济(60062)
- 业(47459)
- 管理(46525)
- 企(37717)
- 企业(37717)
- 中国(23153)
- 地方(20722)
- 技术(18832)
- 农(18709)
- 业经(18154)
- 方法(16273)
- 财(13519)
- 制(13241)
- 技术管理(13023)
- 农业(13013)
- 银(12362)
- 银行(12349)
- 理论(12194)
- 行(12043)
- 数学(11659)
- 融(11616)
- 金融(11614)
- 数学方法(11524)
- 发(11347)
- 学(11249)
- 贸(11122)
- 贸易(11103)
- 地方经济(10888)
- 易(10661)
- 机构
- 学院(207344)
- 大学(202506)
- 济(81350)
- 经济(79178)
- 管理(78275)
- 研究(70851)
- 理学(65243)
- 理学院(64415)
- 管理学(63428)
- 管理学院(62992)
- 中国(55415)
- 京(44313)
- 科学(41962)
- 财(39354)
- 江(35812)
- 所(35302)
- 中心(33046)
- 研究所(31077)
- 范(31071)
- 师范(30790)
- 农(30678)
- 州(29563)
- 财经(29063)
- 北京(28775)
- 业大(26213)
- 经(26017)
- 院(26002)
- 技术(25281)
- 省(24437)
- 师范大学(24075)
- 基金
- 项目(128857)
- 研究(102701)
- 科学(101822)
- 基金(88107)
- 家(74974)
- 国家(74142)
- 社会(64317)
- 科学基金(64171)
- 社会科(60713)
- 社会科学(60703)
- 省(54842)
- 教育(46965)
- 基金项目(46451)
- 编号(44177)
- 划(43976)
- 自然(37546)
- 成果(37329)
- 自然科(36696)
- 自然科学(36692)
- 自然科学基金(36061)
- 发(34239)
- 资助(33379)
- 创(32911)
- 课题(31981)
- 创新(29616)
- 重点(29091)
- 发展(28251)
- 展(27729)
- 项目编号(27056)
- 年(26696)
- 期刊
- 济(106375)
- 经济(106375)
- 研究(68204)
- 中国(56625)
- 教育(36145)
- 管理(33899)
- 财(30713)
- 农(30170)
- 学报(27043)
- 科学(26683)
- 融(22680)
- 金融(22680)
- 技术(21568)
- 大学(21418)
- 农业(20391)
- 业经(19963)
- 学学(19168)
- 图书(18122)
- 经济研究(15963)
- 财经(14063)
- 书馆(13866)
- 图书馆(13866)
- 问题(12945)
- 坛(12942)
- 论坛(12942)
- 科技(12503)
- 经(12358)
- 业(11137)
- 商业(11054)
- 技术经济(10991)
共检索到346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申静 李沁芯
我国正在倡导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职能之一,探究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系统论和协同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创新文化发展模型,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公共文化活动及产品对创新文化的精神层构建发挥了重要影响,公共文化产品及设施对创新文化的物质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建议通过建立激励性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科技性公共文化活动、开发智能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提供数字化公共文化设施四条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是需要从更宏观、更深层次去把握和思考自身的目标和功能了。从功能层次上,一般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说。赵沁平撰文较系统论述“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它服务、促进并引领人类发展。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人本身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撰文提出,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之外,还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并将之阐释为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进一步提出,大学要想担当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创新是必由之路。围绕这一论述,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厦门大学还就此话题专门举行了学术沙龙,对引领文化是否属于大学的第四功能各抒己见。毋庸置疑,这些讨论对于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功能,而且是大学与生俱来、更为独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功能大学要引领文化,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激励机制,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引领文化的功能往往集中在社会转型、生产力水平跃升,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和政治变革时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讨论了推进中国科技书法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科技书法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艺 李德平 高莉
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发展显示,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生态位短暂失衡、内部因子培育不充分、生态系统内外交换不协调的困境。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生态观是必然趋势,有助于激发师生活力、构建育人合力、稳定高职教育生态链。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路径、方法引入现有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形成培养"全人"协同校园生态、遵循"遗传变异"促进自主发展、依托区位推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共生格局。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教育 生态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延荣
伴随着世界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浪潮 ,我国从 1988年开始相继创办了 5 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中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 ,而文化的缺失同样也会影响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因此 ,创建具有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业文化 高新技术开发区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国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凸显了以财政制度改革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朝着精细化、清晰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被纳入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范畴,制度改革创新实现了一大突破。强化配套措施,着眼于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全面落实《方案》也面临着挑战。如对政策的高位认识、总体把握、全面落实;央地共同事权和支出责任事项如何科学合理、清晰准确地确定各自承担部分;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等。
关键词:
公共文化 事权责任 支出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四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王开盛
本文在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并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网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指出在创新网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各个参与分工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受文化的制约,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具备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立云 陈隆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大渡河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
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创新发展 大渡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本文基于创新文化与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从文化营造、课程改革、资源整合、政策助推等方面,研究构建全面的、开放的、实践的与课堂教学互为融通和支撑的校园创新教育体系,为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教育 创新文化 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