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1)
- 2023(12577)
- 2022(10928)
- 2021(10241)
- 2020(8472)
- 2019(19500)
- 2018(19355)
- 2017(37303)
- 2016(20355)
- 2015(22809)
- 2014(22777)
- 2013(22236)
- 2012(20345)
- 2011(18066)
- 2010(17824)
- 2009(16215)
- 2008(15862)
- 2007(13586)
- 2006(11813)
- 2005(10361)
- 学科
- 济(79575)
- 经济(79482)
- 管理(59101)
- 业(53240)
- 企(46521)
- 企业(46521)
- 方法(38463)
- 数学(31554)
- 数学方法(31186)
- 中国(20933)
- 财(20618)
- 农(20248)
- 业经(19478)
- 学(17931)
- 理论(16532)
- 地方(16274)
- 和(14388)
- 制(14076)
- 农业(13370)
- 贸(13350)
- 贸易(13346)
- 易(12902)
- 务(12549)
- 财务(12488)
- 财务管理(12459)
- 教育(12404)
- 环境(12403)
- 技术(12238)
- 企业财务(11863)
- 银(11461)
- 机构
- 大学(284381)
- 学院(280147)
- 管理(115354)
- 济(107371)
- 经济(104913)
- 理学(100761)
- 理学院(99665)
- 管理学(97977)
- 管理学院(97455)
- 研究(89646)
- 中国(65580)
- 京(60396)
- 科学(55392)
- 财(50286)
- 所(43096)
- 中心(40741)
- 财经(40686)
- 业大(39814)
- 范(39450)
- 研究所(39370)
- 师范(39170)
- 农(39169)
- 江(39111)
- 北京(37991)
- 经(37078)
- 院(32884)
- 州(32555)
- 经济学(32122)
- 师范大学(31842)
- 财经大学(30586)
- 基金
- 项目(197117)
- 科学(155224)
- 研究(148272)
- 基金(142672)
- 家(122929)
- 国家(121877)
- 科学基金(105133)
- 社会(93294)
- 社会科(88269)
- 社会科学(88247)
- 基金项目(76016)
- 省(76016)
- 教育(67874)
- 自然(66706)
- 自然科(65099)
- 自然科学(65088)
- 划(64063)
- 自然科学基金(63876)
- 编号(61876)
- 资助(57539)
- 成果(51160)
- 重点(43613)
- 部(43567)
- 课题(41643)
- 发(41318)
- 创(41019)
- 项目编号(39073)
- 创新(38109)
- 国家社会(38012)
- 教育部(37888)
- 期刊
- 济(114452)
- 经济(114452)
- 研究(82632)
- 中国(50248)
- 学报(43153)
- 管理(40803)
- 科学(39576)
- 财(37726)
- 教育(35585)
- 农(35430)
- 大学(33203)
- 学学(30784)
- 农业(25015)
- 技术(23476)
- 融(20617)
- 金融(20617)
- 图书(19935)
- 财经(19691)
- 业经(18529)
- 经济研究(17795)
- 经(16729)
- 问题(15158)
- 理论(14577)
- 科技(13849)
- 书馆(13681)
- 图书馆(13681)
- 实践(13535)
- 践(13535)
- 版(13078)
- 技术经济(12759)
共检索到39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韦景竹 王政
[目的/意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下,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成为促进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现实问题,亟须探索其基础理论形式与治理框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数据协同治理的概念核心要素,结合公共文化数据特征,形成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内涵;运用模型构建法,依据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各层次的目标与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结论/发现]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是多元文化数据主体以数据为驱动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数据治理、协同完成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交互性、工具性。构建了多层次、全过程、多要素的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创新/价值]关于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可深化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其运行机理,为探索中国特色治理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美凤 房良 王海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发挥好关乎民生福祉的医疗服务价格协同治理优势,有效解决区域医疗服务比价体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诠释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同治理内涵基础上,借鉴SFIC模型,构建了协同动因、协同目标、协同主体、协同程序与协同过程五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调管理工作,指出协同动因上应确保治理主体间有强烈的协作意愿,协同目标上应以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为愿景,协同主体上应建立多元主体共治与顶层统筹的管理模式,协同程序上应构建透明规范化规则与信息共享机制,协同过程上应通过多元主体互相协商决策以达成理顺区域医疗服务比价关系等共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楠楠 郑石桥
审计"全覆盖"要求下,扩大的审计需求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审计效率的提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从不同部门与审计机关的协同治理角度,根据地方审计机关数据探究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司法机关与审计机关协同治理程度越高,审计效率越高;主管部门与审计机关协同治理程度越高,审计效率越高。因此,加强司法机关及主管部门与审计机关的协同治理,能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进而促进审计"全覆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楠楠 郑石桥
审计"全覆盖"要求下,扩大的审计需求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审计效率的提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从不同部门与审计机关的协同治理角度,根据地方审计机关数据探究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司法机关与审计机关协同治理程度越高,审计效率越高;主管部门与审计机关协同治理程度越高,审计效率越高。因此,加强司法机关及主管部门与审计机关的协同治理,能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进而促进审计"全覆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建生 党昱譞 惠梦倩
研究目的:归纳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实践中的困境,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和典型案例,为土地整治提供理论指引和案例参考。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演绎归纳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管理困境"和"放权忧虑"两个困境,是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2)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分析框架既包括内部的项目管理,也包括外部的项目治理,并且是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内外有机系统;(3)案例研究表明在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两者协同作用下,土地整治项目能够有效实施和运作。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是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的困境有效回应;(2)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项目管理 协同治理 案例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大鹏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协同治理是一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手段,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该模式克服了以往管理主义和冲突主义的弊端,是当前各地方政府开展一系列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理论总结,有利于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领导力、制度设计、初始合作条件是协同治理的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影响到协同治理论坛是否可以顺利开启;沟通、信任、承诺、共识、中期成果是协同治理的内部过程因素,描述了协同治理论坛如何能达成良好的政策效果,这个过程是非线性和迭代的,它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良性过程,或是由于某个环节没有打通而造成协同治理的失败。协同治理框架能够分析当代我国社会治理的现实案例,如化解居民停车矛盾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曲海波
老年人口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它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都处在形成阶段。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些论著在涉及老年人口学的范畴和基本理论时,很不一致,也有不甚科学之处。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笔者的意见。老年人口学的范畴、指标及计算方法(一)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比重下降,年长人比重增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熠婕 贾良定
组织美学从美学角度体验和解读组织生活,关注组织中的物质和物质实践如何通过激发个体的感官反应产生知识。以往管理学研究以理性主义范式为主导,重点关注组织实用性的角度,忽视了个体对组织物质环境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从美学角度出发讨论物质引发的心理感受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组织美学理论和实证文章,对该领域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以下四类研究对象:(1)空间实践;(2)个性化物件与符号展示;(3)服饰管理;(4)工作工具与产品使用。随后,本文根据美学原理中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探究组织美学“动力机制—反应机制—作用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本文对管理学中如何进一步从新理论、新情境和新方法角度深入组织美学研究进行展望,呼吁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到组织美学的重要价值,推动组织美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和谐的组织生态环境。
关键词:
组织美学 物质实践 审美体验 情感 认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熠婕 贾良定
组织美学从美学角度体验和解读组织生活,关注组织中的物质和物质实践如何通过激发个体的感官反应产生知识。以往管理学研究以理性主义范式为主导,重点关注组织实用性的角度,忽视了个体对组织物质环境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从美学角度出发讨论物质引发的心理感受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组织美学理论和实证文章,对该领域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以下四类研究对象:(1)空间实践;(2)个性化物件与符号展示;(3)服饰管理;(4)工作工具与产品使用。随后,本文根据美学原理中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探究组织美学“动力机制—反应机制—作用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本文对管理学中如何进一步从新理论、新情境和新方法角度深入组织美学研究进行展望,呼吁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到组织美学的重要价值,推动组织美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和谐的组织生态环境。
关键词:
组织美学 物质实践 审美体验 情感 认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框架下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深远。政府审计与协同治理二者的研究对象具有特定的耦合性,它们都属于开放而复杂的系统,且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存在着特定的关联关系,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产生宏观的空间、时间或有序结构。基于此,本文以国家治理为背景,引入协同理论与嵌入理论,尝试探析政府审计协同治理的研究态势、理论基础与模式构建,系统论证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协调配合规律,深入挖掘获得政府审计治理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芳城 蒋水全 尹长萍
流域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流域各辖区、辖区各部门,传统的“单打独斗”“碎片化”治理方式难以根治流域生态问题,协同治理成为解决流域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策。基于此,以长江流域环境审计协同为例,从环境审计协同内涵、必然性、现实困境、路径选择等角度探讨跨区域、跨部门、多主体的环境审计协同治理体系构建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尹长萍 孙芳城 蒋水全
流域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流域各辖区、辖区各部门,传统的“单打独斗”“碎片化”治理方式难以根治流域生态问题,协同治理成为解决流域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策。基于此,以长江流域环境审计协同为例,从环境审计协同内涵、必然性、现实困境、路径选择等角度探讨跨区域、跨部门、多主体的环境审计协同治理体系构建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彦 罗良清 孙雨茜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但我国文化产业核算仍存在概念不明确、分类不完全以及缺乏系统核算框架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构建我国文化卫星账户,初步形成文化产业核算的基本框架,从核算层面提供衡量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可行性方案。本文深入探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文化核算范畴,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的文化活动定义出发,基于“文化周期-文化功能-文化领域”三要素交叉分类,明确文化核算范围;二是文化产品和产业分类,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文化统计框架以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投入产出表产品/产业组,建立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分类框架;三是文化核算框架,系统阐述概念框架及核算思路、核心账户及表式设计、总量指标及测算方法等关键性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文化卫星账户核算提供了探索性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我国文化产业核算方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祖智 宗莉
发展健康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日渐兴盛,但对健康产业的范畴界定缺乏追问与反思。要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其范畴界定是绕不开的基础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维度界定健康产业范畴并固化,较具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范式上,应突破"经济学理论—定性与应用研究"的常规模式向"经济学—定量—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并统一。基于固化后的范畴和统一后的研究范式建立的健康产业分析矩阵为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可行的分析框架,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若佳 李世娟 翟兴
[目的 /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 ]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 /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启示建议。关键词:健康信息学;学科范畴;范式;知识图谱;关联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