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0)
2023(8670)
2022(7158)
2021(6435)
2020(5133)
2019(11563)
2018(11553)
2017(21292)
2016(11827)
2015(13340)
2014(13697)
2013(13459)
2012(13197)
2011(12151)
2010(12725)
2009(11754)
2008(11857)
2007(10991)
2006(10029)
2005(9663)
作者
(34721)
(28746)
(28607)
(27208)
(18446)
(13761)
(13125)
(11154)
(11047)
(10589)
(9799)
(9766)
(9314)
(9275)
(9051)
(8854)
(8495)
(8398)
(8317)
(8266)
(7654)
(7141)
(7010)
(6717)
(6668)
(6479)
(6422)
(6408)
(6061)
(5664)
学科
(53815)
经济(53746)
管理(30866)
(27985)
(22458)
企业(22458)
中国(20441)
地方(19163)
(16145)
业经(14990)
方法(14476)
(11891)
理论(11729)
(10935)
农业(10919)
(10901)
(10817)
银行(10805)
(10588)
(10490)
金融(10488)
(10396)
地方经济(10282)
数学(9946)
教育(9852)
(9846)
数学方法(9755)
环境(8293)
(8266)
贸易(8252)
机构
学院(170754)
大学(169334)
(66980)
经济(65228)
研究(63306)
管理(60196)
理学(49123)
中国(49027)
理学院(48433)
管理学(47643)
管理学院(47273)
(38157)
科学(37262)
(34380)
(32038)
(29975)
中心(29064)
研究所(28339)
(27921)
师范(27683)
(26657)
北京(25075)
财经(24988)
(24792)
(22798)
(22284)
师范大学(21965)
业大(21350)
(21325)
农业(20155)
基金
项目(101216)
研究(80926)
科学(79014)
基金(68490)
(58063)
国家(57404)
社会(50118)
科学基金(48618)
社会科(47304)
社会科学(47296)
(42019)
教育(37474)
编号(35714)
基金项目(34981)
(34403)
成果(32159)
(27893)
资助(27456)
自然(27336)
自然科(26647)
自然科学(26642)
课题(26178)
自然科学基金(26119)
重点(23288)
发展(22880)
(22453)
(22069)
项目编号(21573)
(21233)
(21054)
期刊
(90679)
经济(90679)
研究(60408)
中国(45547)
教育(31787)
(27200)
(26523)
管理(24872)
学报(24072)
科学(22422)
(20372)
金融(20372)
大学(18727)
农业(18138)
学学(16737)
业经(16203)
技术(16026)
图书(15085)
经济研究(13678)
财经(12866)
问题(11676)
书馆(11553)
图书馆(11553)
(11244)
(9894)
论坛(9894)
(9308)
(9122)
职业(8629)
商业(8520)
共检索到29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刘培旺  
我国公共文化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学科建设是推进公共文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首先从时代背景、学术环境和现实需求出发,阐述构建公共文化学科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提出公共文化学科的理论支撑有公共文化传播理论、公共文化梯度理论、公共文化空间理论、公共文化数智理论;最后,指出公共文化学科应以图书馆学、文化学为基础,要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将学科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提供构想、描绘愿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焉春梅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整体实践与不断交流所形成的倍增力量从中推动的结果。图书馆以社会化共享为基础,使文献交流和传播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献成为一种资源、主要在于阅读行为转化为社会劳动的专业性分工。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辉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当前中小学地方课程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界定尚不清晰,缺乏准确有效的概念辨析;承载欠妥,文化内容过滤与设防不够妥当;文化伦理地位低下,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发展路径描摹国家课程建设思路,背离地方课程的本质和特色。从文化学的视角思考,上述困境的成因主要是区域的行政划分代替了文化地域,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工具文化取向和管理取向,地方课程文化的固有文化伦理弱势等。要想突破上述困境,实现地方课程的长足发展,可以基于文化学的考量,从文化地域、文化属性、文化过滤和文化伦理等层面进行尝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怡  孙红蕾  郑建明  
学科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环。文章分析公共文化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公共文化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策略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际华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文化种群。基于文化学的视域,文章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冲突,从借鉴文化特性、挖掘文化共性与培育文化交点的文化整合之道切入,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向,为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俞婷婕  李鹏虎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负有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且具有强烈文化属性的组织,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基于上述立场,本文在厘清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讨论提炼了大学文化的要素及特征,并就大学文化之于大学价值追求以及办学治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献的本质,从文化积累与贮存、文化传播、文化的世界性等方面论述了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意义及必然性,通过对当代文化变革特点的透视,分析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  
土沃老花鼓是在承接凤阳花鼓的基础上,汲取本土阳光雨露,把根深深扎在沁水这块肥田沃土上,而茁壮成长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不仅展示了这一带人的精神风貌,而且陈述着一种文化的力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津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就提高了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尹世杰教授在其新著《消费文化学》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尹世杰教授通过十多年来对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文化问题越重要,并进一步提出要把消费文化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探索其作用、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贾宝琦  
关于中国文献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文化学思考贾宝琦ABSTRACTAfterdiscussingtheculturalbackgroundsoftheoriginsofinformationnetworkinginChinaandanalysingthei...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忠惠  朱德全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走向。基于文化学的视角,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创新入手,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向,为实现两者的和谐互动与联动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孝同  苏祖荣  
对1~6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回顾综述,对2005—2015年国内森林文化的研究进展作了分析和评介。这十年,是森林文化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的十年,是森林文化研究不断出成果的十年,是森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是森林文化为现代林业注入新元素的十年,也是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十年。森林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唤醒了全民的生态意识,陶冶了人们的精神情操,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森林文化的研究者。森林文化以其鲜明的绿色、多元、循环、共生的生态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丰富和提升了现代林业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对未来的森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本军  
从事公共文化研究的学者要精准定位、跟踪利用全球公共文化相关学术信息和文献,首先应意识到中西方话语体系下"公共文化"概念和内容指称的不对称性,其次要学会利用"文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服务""文化认同"等上位或下位词汇进行组配,并选择权威的学术著作数据库、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基础数据集检索相关信息。鉴于当前公共文化学术信息和资源过于分散,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种"大"公共文化资源观,统一公共文化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尽快打造和推出公共文化机构实时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