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1)
2023(13001)
2022(10939)
2021(10310)
2020(8862)
2019(20350)
2018(20256)
2017(39584)
2016(21223)
2015(23546)
2014(23683)
2013(23304)
2012(21398)
2011(19061)
2010(18849)
2009(17544)
2008(17314)
2007(15668)
2006(13366)
2005(11635)
作者
(58666)
(49799)
(49171)
(46948)
(30974)
(23750)
(22594)
(19498)
(18647)
(17480)
(16675)
(16644)
(15409)
(15238)
(15186)
(15139)
(15053)
(14385)
(14201)
(14102)
(12128)
(12031)
(12024)
(11581)
(11221)
(11158)
(10944)
(10771)
(10065)
(10026)
学科
(90070)
经济(89982)
(63171)
管理(55212)
(50784)
(42335)
企业(42335)
方法(41509)
数学(36502)
数学方法(36040)
农业(33601)
业经(25114)
(22117)
中国(21745)
地方(18023)
(17171)
(15776)
(15687)
贸易(15684)
(15286)
(12988)
(12841)
财务(12800)
财务管理(12761)
理论(12672)
(12609)
银行(12585)
农业经济(12496)
技术(12466)
(12338)
机构
学院(296082)
大学(291486)
(121586)
经济(119124)
管理(118135)
理学(102673)
理学院(101632)
管理学(99844)
管理学院(99271)
研究(93216)
中国(72647)
(65548)
(59489)
科学(57391)
(53736)
农业(50329)
业大(49154)
中心(47361)
(45896)
(44730)
财经(43003)
研究所(41624)
(39196)
(38459)
师范(38105)
经济学(36646)
北京(36230)
(35489)
经济管理(33679)
经济学院(33377)
基金
项目(202715)
科学(159894)
研究(150419)
基金(147272)
(127331)
国家(126157)
科学基金(109029)
社会(96357)
社会科(90999)
社会科学(90973)
(80789)
基金项目(78487)
自然(69213)
教育(67936)
自然科(67623)
自然科学(67604)
(66490)
自然科学基金(66383)
编号(63524)
资助(58999)
成果(50657)
(44959)
重点(44793)
(44263)
(42200)
课题(41359)
国家社会(40076)
创新(39272)
科研(39222)
教育部(38416)
期刊
(133057)
经济(133057)
研究(78553)
(68174)
中国(55181)
农业(46319)
学报(45963)
科学(42211)
(41773)
管理(37337)
大学(35909)
学学(34092)
业经(28899)
(27955)
金融(27955)
教育(27254)
技术(25852)
(22456)
财经(20540)
问题(19324)
经济研究(18803)
(17637)
图书(17000)
(16804)
统计(15395)
农村(15233)
(15233)
农业经济(15092)
技术经济(14639)
世界(14256)
共检索到42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燕芽  郑永君  
通过因子分析将公共文化供给分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下乡和参与性文化活动三个维度,利用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生活压力两个指标衡量农民主观生活质量,使用全国267村3445户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公共文化供给对农民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文化供给应分别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下乡和参与性文化活动三方面提升农民生活满意度,降低农民生活压力,进而改善农民主观生活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江蓉  乐章  
农民的组织参与率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因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尚较滞后的条件下,农民参加各类组织活动的态度也难以积极,多数农民不参加、消极参加或需要动员才能参加。这种组织参与状况和组织活动的参加态度较好地说明了当前农民组织化状况与程度。尽管农民对不同领域组织化程度的评价普遍较低,但对组织化的必要性却有着强烈的认同并寄予较高的期望,其动因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农民难以从组织获得依靠而只能求助于亲友乡邻等其他途径。可见在后集体经济时代,特别是村民自治和后农业税时代,如何扩大各种已有社会组织的组织效果、积极探索发展社会组织途径,已经是一个关系到乡村社会秩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乐章  
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本文通过对全国十省份30个行政村1032户农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整体上处于不高水平,无论是表示愿意承包别人土地还是愿意让别人承包自己土地的农民都属少数,个体、家庭和社区等因素都可以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提供一定的解释。这说明农村土地流转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益的增量有限和土地集中的需求不足,加速土地流转的关键在于以规模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增加土地流转以提高土地收益的实际效率,并在充分激发农民土地流转热情的同时扫除农村土地流转障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振华  万丹  
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267个村4980位农民的深入调查,考察了农民进城定居的意愿及其层级偏好,并且对愿意进城定居农民的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进城定居的总体意愿并不强烈,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民定居的重要选择;在定居城镇的层级偏好上,县(县级市)成为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且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层级;年轻、未婚、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更加倾向于定居城镇;家庭人均收入越高、以务工为主业、家庭在读学生越多的农民,其定居社区或城镇的需求更为显著;对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需求越大的农民,希望到城镇定居的意愿更加强烈。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太华  王欣  
参考日本、韩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通过一个链接农村道路、电力和其他公共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模型,探讨农村公共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引用2006年我国农村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信贷配给制度下加强对农村公共资本的投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莉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大量城郊农民被安置到集中居住的社区内,城郊社区正经历着从传统村落到现代化城镇社区的空间转型。基于326位城郊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城郊农民集中居住的社区,社区参与意愿受到社区干部信任和社区参与机会的显著影响,而社区参与行为显著受社区参与的组织状况、参与机会及参与意愿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春  乔文  王芳  
本文采用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32个乡(镇)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评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归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农田水利设施、生活饮水、生活垃圾处理及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村公共品的支持情况等的满意度有优先次序性,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其他农民个体特征对农民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  张艳  刘福江  聂凤英  
本文利用对宁夏62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信息化带来的生计改善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指标、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指标以及农民对生计改善的满意程度等作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排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息化对农民生计的改善主要是加强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农民的贫困状况制约着信息化对生计的改善,农民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个体特征以及家庭人口和土地规模等因素对改善生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农村信息化建设优先考虑能提升农民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信息服务;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计;通过农民信息技能培训,有效发挥农村信息化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凡启兵  黎东升  李静  
农村是拉动内需的主战场,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主要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具体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  周宁  
本文以全国十省1000份"农民文化素质调查"问卷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以农民受教育年限为基础的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进而对自己在农业生产中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缺乏信心。另外,文化素质低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型和模仿性的农业技术,从而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遇到障碍,农产品竞争力不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艳  
基于江苏和安徽两省进行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农民工汇款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没有汇款的农户相比,收到汇款的农户的健康、住房和其他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份额更低,食品和衣着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的份额更高。其他各类别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份额,在收到汇款的农户和没有汇款的农户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汇款主要被农户用于当前消费性支出,而不是投资性支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唐丹丹  郑永君  
文章利用村庄和农户层面的全国性微观问卷调查数据,依照"政策感知—政策参与—政策评价"的分析框架,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对农家书屋政策执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家书屋政策面临"内卷化"困境,表现为虽然财政支持、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逐步增长,但仍然面临农民政策感知偏差、政策参与不足和政策效能偏低的问题,呈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状况。政策宣传不足、服务供需失衡、参与能力约束、移动网络冲击是造成农家书屋政策执行"内卷化"困境的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国锋  
本文利用5省20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农民的婚恋观、孝道观、生育观、成功评价标准和农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及行为选择等维度进行考察,数据显示了当前农民生活伦理的弱化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而农民生活伦理弱化与公共精神缺失与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相关联。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以维持乡村社会伦理和培育农民公共精神为价值指向的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红  王昭  周文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这一重要的社会变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撤村转居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二是农民进城后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典型的城乡并存的"二元过渡"特征。如何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困境并助其融入城市社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议题是,应将转居社区的治理与建设置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凯  王厚俊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物质性农村公共品和精神性农村公共品两个层面设计了农民满意度评价量表,以湖北省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用因子分析法对被调查地区的农村公共品农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被调查地区农村公共品农民满意度总体上偏低;但农民对精神性农村公共产品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物质性农村公共产品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农村物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成为影响农民满意、农村和谐和新农村目标实现的重要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