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2)
- 2023(12595)
- 2022(10026)
- 2021(9074)
- 2020(7377)
- 2019(16012)
- 2018(16110)
- 2017(30122)
- 2016(16089)
- 2015(18359)
- 2014(17902)
- 2013(17379)
- 2012(16272)
- 2011(14517)
- 2010(14892)
- 2009(14222)
- 2008(14448)
- 2007(13377)
- 2006(11965)
- 2005(10982)
- 学科
- 管理(62313)
- 济(59980)
- 经济(59881)
- 业(57434)
- 企(49913)
- 企业(49913)
- 业经(21424)
- 方法(21325)
- 财(20848)
- 中国(19106)
- 制(18881)
- 技术(17484)
- 数学(15908)
- 数学方法(15608)
- 农(15517)
- 产业(13619)
- 理论(13470)
- 务(12796)
- 财务(12758)
- 财务管理(12727)
- 银(12621)
- 银行(12604)
- 信息(12558)
- 学(12503)
- 技术管理(12427)
- 企业财务(12115)
- 行(12051)
- 体(11955)
- 和(11429)
- 融(11222)
- 机构
- 大学(233796)
- 学院(231410)
- 管理(92722)
- 济(89856)
- 经济(87587)
- 理学(78248)
- 理学院(77435)
- 管理学(76224)
- 管理学院(75736)
- 研究(74283)
- 中国(58555)
- 京(49937)
- 财(47542)
- 科学(43489)
- 江(37596)
- 所(36009)
- 财经(35845)
- 中心(35554)
- 经(32237)
- 研究所(31817)
- 北京(31440)
- 范(31010)
- 师范(30742)
- 农(30741)
- 州(30333)
- 业大(29055)
- 院(26996)
- 经济学(26828)
- 财经大学(26292)
- 技术(24602)
- 基金
- 项目(150476)
- 科学(119792)
- 研究(115605)
- 基金(108359)
- 家(92799)
- 国家(91948)
- 科学基金(80416)
- 社会(74935)
- 社会科(70877)
- 社会科学(70859)
- 省(59389)
- 基金项目(56536)
- 教育(52072)
- 自然(48844)
- 划(48645)
- 编号(48520)
- 自然科(47684)
- 自然科学(47674)
- 自然科学基金(46893)
- 成果(42034)
- 资助(41915)
- 创(36498)
- 制(33713)
- 重点(33198)
- 创新(33111)
- 部(32454)
- 课题(32322)
- 发(31724)
- 项目编号(31646)
- 国家社会(31439)
- 期刊
- 济(106672)
- 经济(106672)
- 研究(69803)
- 中国(56964)
- 财(40185)
- 管理(38603)
- 学报(34284)
- 科学(30832)
- 教育(30827)
- 农(28358)
- 大学(26265)
- 学学(23539)
- 图书(23505)
- 融(22048)
- 金融(22048)
- 技术(20935)
- 农业(18656)
- 财经(18482)
- 书馆(17403)
- 图书馆(17403)
- 业经(16935)
- 经济研究(16194)
- 经(16048)
- 问题(12738)
- 科技(12667)
- 坛(12656)
- 论坛(12656)
- 理论(11672)
- 情报(11620)
- 技术经济(11568)
共检索到369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曾粤亮
信息交流贯穿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始终,其交流效果直接影响资源整合质量与服务效能。在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机制的创新对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中的信息交流状况,从网络平台和Web2.0应用的视角,对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创新进行探讨,并从战略管理、技术投入、人员配置和用户信息素养四个方面阐述影响交流机制创新实现的因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希明 曾粤亮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以公民为服务对象、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强调服务的理念、明确责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提倡新型的管理模式五个方面。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具有一定的关联,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借鉴意义包括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变革传统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法规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五个方面,而在实践中也应当注意国情与体制、理论与实践、公民自身意识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李硕
信息集群理论强调集群成员之间协调合作,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增值。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信息集群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性。应用策略包括: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信息集群的构建;选择有效的运作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重视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创造有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信息集群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资源整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希明 唐义
信息生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张信息生态位合理分化,强调信息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社会和谐。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构建合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信息人系统,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完善信息制度,以及维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集成系统动态稳定。但信息生态位理论强调的竞争思想并不适合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信息生态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资源整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希明 唐义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各种力量及各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机理。这些动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公众一站式获取数字文化资源需求、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临着其他机构的竞争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完颜邓邓
文章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认为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式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而政策、管理、资金、人才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文川 陈承 胡雅文
为实现公共数字文化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服务增效,文章从服务均等性、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的需求,阐述了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的内涵及典型特征,从云资源虚拟化建模、服务链构建、服务组合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研究了公共数字文化云资源服务创新过程及创新机理,可为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向云服务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云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内涵 创新过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余建潮 叶秉良 汪进前 方志坚
分析科技创新资源公共服务需求,基于互联网思维教育理念,探索互联网+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模式,结合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实践,从推进管理机制改革、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阐述推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创新举措,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科技创新资源 整合与共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峰
公共文化机构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开放存取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它们分别涉及不同的版权问题。需要规划好资源整合的版权策略,包括强化版权意识,注意保护被整合的数据库的知识产权;充分利用版权例外,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加强与数据库商的协商,利用约定许可规避整合的版权风险;加强版权法规建设,赋予公共文化机构更多权利以利资源整合;在整合中注意保护自身数据库资源的知识产权等,从而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卓家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关系,已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而归纳了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即提高理论指导水平、建立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以及加快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资源 学生自主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翠萍 刘旬玲
介绍了Information Commons的由来与发展,并从宏观上分析它的具体实践活动,包括创造共用、软件共有、研究共有、学习共有等。接着以IC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基础,探讨IC的出现给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带来的创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完颜邓邓 肖希明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网站是公众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平台。整合后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用户属性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网站具备多种浏览方式检索、多种字段限定检索功能、提供浏览检索相关服务与功能。借鉴国外网站在满足浏览检索功能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国内网站应当建立资源的多维组织体系,提供多维浏览方式;强化检索功能,增加字段限定检索;提供浏览检索相关服务与功能;重视新技术应用,提供互动分享功能。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浏览 检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义
[目的/意义]了解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需求情况,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方法/过程]在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社会公众需要通过不同平台获取文化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应将档案馆的资源纳入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范畴,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获取平台。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文化资源整合 需求调查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杨蕾
选取了世界数字图书馆、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等六个国外典型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通过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归纳了各项目为平衡著作权人、资源整合方、终端用户等各方利益所采取的版权清理、法律声明、保护公有领域、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合理利用孤儿作品等知识产权策略。并就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如何加强知识产权风险控制、有效保障公共利益空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资源整合 知识产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唐义 肖希明 周力虹
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阐述了该模式包含的整合目标、整合主体、整合对象和技术标准等四大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优化就是要以满足公众一站式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为目标,建立起由文化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主导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将所有类型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构筑中华数字文化资源集成信息空间。在此模式框架体系下,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整合模式进行了优化,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