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6)
2023(6264)
2022(4298)
2021(3598)
2020(2751)
2019(5756)
2018(5796)
2017(10711)
2016(6124)
2015(7226)
2014(7478)
2013(7367)
2012(7383)
2011(6748)
2010(6912)
2009(6572)
2008(6725)
2007(6401)
2006(5682)
2005(5278)
作者
(21248)
(17743)
(17642)
(16622)
(11296)
(8635)
(8106)
(6969)
(6914)
(6516)
(6243)
(6034)
(5718)
(5544)
(5511)
(5438)
(5231)
(5187)
(5157)
(5060)
(4567)
(4287)
(4213)
(4077)
(3965)
(3911)
(3861)
(3800)
(3760)
(3633)
学科
(28358)
经济(28328)
管理(20213)
(15100)
(12754)
企业(12754)
业经(12241)
产业(9929)
方法(8769)
(8651)
中国(8617)
信息(8554)
总论(7790)
信息产业(7732)
(7295)
(6293)
理论(6156)
数学(5990)
(5936)
农业(5828)
数学方法(5805)
资源(5716)
地方(5285)
(5271)
教育(5071)
工作(5032)
(4656)
环境(4293)
人事(4248)
人事管理(4248)
机构
大学(100636)
学院(98595)
管理(36101)
研究(35181)
(33191)
经济(32145)
理学(30163)
理学院(29703)
管理学(28999)
管理学院(28770)
中国(27168)
科学(23741)
(23417)
(19234)
(18580)
中心(17047)
(16868)
研究所(16770)
(16573)
(16289)
师范(16140)
业大(15396)
农业(15136)
北京(14859)
(13963)
师范大学(12950)
财经(12579)
(12558)
(12338)
(11267)
基金
项目(65337)
科学(50150)
研究(48366)
基金(45546)
(40425)
国家(40000)
科学基金(33174)
社会(30198)
社会科(28381)
社会科学(28369)
(25293)
基金项目(23090)
编号(21587)
(21529)
教育(21182)
自然(20176)
自然科(19560)
自然科学(19553)
自然科学基金(19173)
成果(19109)
资助(18072)
重点(14413)
(14139)
课题(14029)
(13578)
项目编号(12990)
国家社会(12806)
(12694)
科研(12095)
创新(11765)
期刊
(41706)
经济(41706)
研究(27627)
中国(25965)
学报(19870)
(17562)
科学(16698)
教育(15009)
图书(14540)
大学(13994)
管理(12949)
(12853)
学学(12476)
农业(11705)
书馆(11267)
图书馆(11267)
技术(7960)
资源(7725)
(7719)
金融(7719)
业经(6519)
财经(6458)
(6443)
(5950)
(5728)
论坛(5728)
(5686)
情报(5474)
问题(5446)
经济研究(5221)
共检索到160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峰  肖希明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过程中的版权意识和利用行为,结果发现认同版权保护与侵权行为并存。要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保护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版权,规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使用中的版权风险。公共文化机构需采取有效对策,包括培育尊重数字版权的文化氛围、培养公众的版权意识、积极防范版权风险、设置版权馆员岗位。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韦景竹  李南星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公众的版权意识与素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版权需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利用行为和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功能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乐于使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认为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版权人的权利;在利用其作品时需要得到其授权。要求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上作品版权归属清晰,便于了解作品的具体情况。在公共数字文化网站能够有效保护版权的条件下,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提供自己的作品。被调查者在面对版权限制时,能够通过合理渠道满足对作品的需求。对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类型,被调查者有较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峰  
公共文化机构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开放存取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它们分别涉及不同的版权问题。需要规划好资源整合的版权策略,包括强化版权意识,注意保护被整合的数据库的知识产权;充分利用版权例外,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加强与数据库商的协商,利用约定许可规避整合的版权风险;加强版权法规建设,赋予公共文化机构更多权利以利资源整合;在整合中注意保护自身数据库资源的知识产权等,从而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兵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景竹  李秋月  
文章对广州市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三类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版权情况进行网络调研和访谈,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现状,探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的版权策略;从法律法规、版权授权模式以及公共文化版权行政管理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景竹  陈虹吕  唐川  曾生亮  钟鼎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实施的以满足民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服务。文章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民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认知、需求、使用、满意度等,发现民众需求是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义  
[目的/意义]了解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需求情况,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方法/过程]在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社会公众需要通过不同平台获取文化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应将档案馆的资源纳入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范畴,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获取平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完颜邓邓  
[目的/意义]调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障碍因素,以为相关部门制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从业者对关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障碍的认同程度,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总结出障碍因素。[结果/结论]通过调查得出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认识不充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知识产权归属不清及侵权问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分散的管理体制及缺乏对资源整合项目的管理、机构意愿不强、机构能力不足是目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障碍,消除障碍的对策包括:提高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认识;加强有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层面的管理协调机构;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加快标准化建设,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曾粤亮  
信息交流贯穿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始终,其交流效果直接影响资源整合质量与服务效能。在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机制的创新对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中的信息交流状况,从网络平台和Web2.0应用的视角,对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创新进行探讨,并从战略管理、技术投入、人员配置和用户信息素养四个方面阐述影响交流机制创新实现的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瑛  
公众赋权是实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与重要途径。文章采用网络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赋权现状及公众需求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赋权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若含  
在国家积极推行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制度背景下,知识供给范式的革新,为图书馆履行其文化保障的社会职能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线下版权作品转化的海量需求,权利人选择在电子化作品上适用技术措施以规范线上资源的受控借阅,同时实现对版权侵权行为的预防。然而,技术措施的泛化适用亦对传统图书馆版权例外规则的运行产生阻碍,公众无法仅以合理使用为由主张对技术措施规避行为的侵权豁免。技术措施例外,作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例外规则的本土制度续造,可通过对信息资源支配排他性的调节,恢复公众对信息的自由接触。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新增以“非营利性图书馆”为主体的技术措施例外,并协调其与既有合理使用类型的关系,同时注意避免合同规则对该例外的任意性排除。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晓菲  
中国的雕版印刷以及泥活字、木活字技术由丝绸之路西传欧洲,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金属铅活字机械化印刷技术。金属活字印刷使图书得以大量印刷发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引发了出版商的版权保护意识。早期西文善本中最能反映这一意识的是书中的“书末题属”和“印刷纹章”。本文试对早期西文善本的印刷纹章与版权意识做一粗浅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桑良至  
本文阐明了公众图书馆意识调查运行状况、被调查人员职业及各个职业人数状况、这次调查的对象、涉及的年龄段与使用图书馆年龄高峰期、分析15个行业的调查数据,了解到公众对图书馆的意见,知道了图书馆应该拓展的服务、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等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高  
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时代国家或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特色资源建设是我国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特点体现为资源总量颇具规模、地方特色较为鲜明、资源建库形式多样、界面设计各具特色等方面。我国地方公共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分布、资源内容、资源建设、资源揭示、资源共享及资源推广6个方面,可从宏观政策、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及资源利用4个层面来探讨地方公共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改进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李硕  
信息集群理论强调集群成员之间协调合作,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增值。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信息集群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性。应用策略包括: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信息集群的构建;选择有效的运作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重视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创造有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