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8)
- 2023(6003)
- 2022(4173)
- 2021(3383)
- 2020(2551)
- 2019(5274)
- 2018(5222)
- 2017(9954)
- 2016(5200)
- 2015(5824)
- 2014(5877)
- 2013(5727)
- 2012(5474)
- 2011(4858)
- 2010(4731)
- 2009(4259)
- 2008(4215)
- 2007(3870)
- 2006(3445)
- 2005(2942)
- 学科
- 济(26746)
- 经济(26610)
- 管理(14465)
- 业经(13548)
- 业(11768)
- 企(11525)
- 企业(11525)
- 产业(9938)
- 方法(9753)
- 中国(9187)
- 信息(8144)
- 总论(7881)
- 和(7703)
- 信息产业(7699)
- 理论(7152)
- 农(7012)
- 财(6355)
- 数学(5407)
- 数学方法(5341)
- 学(4974)
- 工作(4709)
- 经济理论(4509)
- 地方(4505)
- 农业(4465)
- 教育(4418)
- 企业经济(4366)
- 制(4042)
- 社会(3950)
- 文化(3782)
- 银(3588)
- 机构
- 大学(77737)
- 学院(75145)
- 济(30100)
- 管理(29811)
- 经济(29442)
- 研究(25644)
- 理学(25540)
- 理学院(25182)
- 管理学(24817)
- 管理学院(24609)
- 中国(18902)
- 京(16319)
- 财(15620)
- 科学(14469)
- 范(12344)
- 师范(12283)
- 中心(11916)
- 财经(11780)
- 所(11643)
- 江(11519)
- 经(10707)
- 研究所(10381)
- 北京(10288)
- 师范大学(10010)
- 经济学(9722)
- 州(9361)
- 院(9293)
- 农(8866)
- 经济学院(8739)
- 财经大学(8714)
- 基金
- 项目(52002)
- 科学(41972)
- 研究(41871)
- 基金(38239)
- 家(32406)
- 国家(32066)
- 社会(30554)
- 科学基金(28053)
- 社会科(27752)
- 社会科学(27740)
- 基金项目(19615)
- 省(19169)
- 编号(18118)
- 教育(17982)
- 划(16038)
- 成果(16008)
- 自然(14681)
- 自然科(14386)
- 自然科学(14384)
- 自然科学基金(14169)
- 资助(13451)
- 国家社会(13008)
- 项目编号(12010)
- 部(11396)
- 发(11290)
- 重点(11185)
- 课题(11063)
- 创(10922)
- 制(10581)
- 一(10457)
共检索到120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创新了"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了实体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缩小了城乡和地区间的文化鸿沟,拓宽了文化惠民服务的广度;促进了文化和科技更好融合,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特殊时期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深化智能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建设,利用社会化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和"粉丝"文化社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条块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经验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主导,自上而下协同推进;保障经费,中央小投入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大投入;实施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夫 秦顺 陈一
[目的/意义]中国图书馆行业全面参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可充分提升文化自信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实践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贡献与基本经验。[结论/发现]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普惠均衡的服务体系,加快布局数字化转型,勇担公共文化服务历史责任与使命,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主要贡献表现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图书馆发展需继续面向时代重大需要,注重民生需求,突出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价值]挖掘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充分增强图书馆发展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经验之源。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 全面小康社会 图书馆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党组中心组第四季度学习会于11月17日、18日在北京怀柔举行。会议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研究审计工作贯彻落实措施。18日,人民网对学习会进行了在线直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磊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期间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浙江会计工作也要提高标杆,务实担当,勇立潮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法治统领发展与"十二五"纲要相比,《纲要》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磊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期间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浙江会计工作也要提高标杆,务实担当,勇立潮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法治统领发展与"十二五"纲要相比,《纲要》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曼琳
关注小康问题最难于回避的是社会差距问题。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的新阶段 ,如何防止由于社会差距的原因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忽视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忽略地区差距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刻影响 ,那么中国社会的小康目标将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因此 ,客观地分析并适时地找到相应的对策成为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性觉醒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差距 政治稳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纲要》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将站到一个新的平台上,使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纲要》的目标年限是2020年,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年份。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我们进入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做强,改革做强,把改革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建林 郭兰峰 李海鹏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小康目标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渠道; 是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保障小康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服务产品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主导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关键词:
财政 农村 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拉开了区域经济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六大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 ,如何提高反贫困效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贫困地区只能走由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非常规发展道路才能缩小区域差距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区域差距 政府主导 反贫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的利益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迅速而城市化滞后。“二元”矛盾不是趋向于缓解 ,而是趋向于加剧。这说明“三农”问题将更趋严重 ,不能靠局部性 ,临时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生产因素向农村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解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