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4)
- 2023(14621)
- 2022(12395)
- 2021(11306)
- 2020(9526)
- 2019(22039)
- 2018(22168)
- 2017(43364)
- 2016(23883)
- 2015(27243)
- 2014(27845)
- 2013(27833)
- 2012(25811)
- 2011(23164)
- 2010(23122)
- 2009(21383)
- 2008(21163)
- 2007(18773)
- 2006(16006)
- 2005(13984)
- 学科
- 济(100892)
- 经济(100793)
- 管理(68154)
- 业(64448)
- 企(53875)
- 企业(53875)
- 方法(49532)
- 数学(42614)
- 数学方法(42173)
- 农(26462)
- 业经(25099)
- 中国(24898)
- 财(24781)
- 学(22128)
- 地方(19858)
- 贸(17892)
- 贸易(17888)
- 农业(17584)
- 易(17322)
- 理论(17248)
- 和(16518)
- 制(16155)
- 务(15368)
- 财务(15299)
- 财务管理(15261)
- 产业(14933)
- 环境(14676)
- 企业财务(14408)
- 技术(14406)
- 银(13985)
- 机构
- 大学(350016)
- 学院(347065)
- 管理(139431)
- 济(134652)
- 经济(131518)
- 理学(121339)
- 理学院(119951)
- 管理学(117909)
- 管理学院(117263)
- 研究(112550)
- 中国(81697)
- 京(74259)
- 科学(72427)
- 财(60746)
- 农(57502)
- 所(56908)
- 业大(53905)
- 研究所(52180)
- 中心(51543)
- 江(50105)
- 财经(49219)
- 范(47146)
- 北京(46913)
- 师范(46732)
- 农业(45478)
- 经(44550)
- 州(41087)
- 院(40533)
- 经济学(39975)
- 师范大学(37733)
- 基金
- 项目(239038)
- 科学(186077)
- 研究(174822)
- 基金(171198)
- 家(148498)
- 国家(147232)
- 科学基金(125734)
- 社会(108020)
- 社会科(102249)
- 社会科学(102218)
- 省(94189)
- 基金项目(91758)
- 自然(81720)
- 教育(80033)
- 自然科(79717)
- 自然科学(79695)
- 划(79015)
- 自然科学基金(78243)
- 编号(73323)
- 资助(70258)
- 成果(59686)
- 重点(52954)
- 部(52246)
- 发(50677)
- 课题(49421)
- 创(49129)
- 科研(45909)
- 创新(45735)
- 项目编号(45126)
- 大学(44633)
- 期刊
- 济(143079)
- 经济(143079)
- 研究(98204)
- 中国(60669)
- 学报(57052)
- 农(51575)
- 科学(50860)
- 管理(47091)
- 财(45997)
- 大学(42248)
- 学学(39358)
- 教育(39066)
- 农业(35741)
- 技术(29835)
- 融(25282)
- 金融(25282)
- 业经(24256)
- 图书(23352)
- 财经(23292)
- 经济研究(22330)
- 经(19729)
- 问题(19287)
- 业(18595)
- 技术经济(17499)
- 理论(17406)
- 科技(16628)
- 版(16622)
- 实践(16173)
- 践(16173)
- 商业(16071)
共检索到490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范哲 朱庆华
用户生成内容(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在类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UGC的概念分析框架。从用户的类型与角色(Who)、内容的类型与属性(What)、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Why)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How)四个维度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深入解析UGC概念中最为本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关键词分析方法,提炼出UGC研究的焦点和重心,归纳出UGC研究的五个分析单元(用户、内容、技术、组织、社会)、四大视角(资源观、行为观、技术观、应用观)和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试图从理论上规范并完善了UGC研究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涛 郑建明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是一个涉及文化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也是一个内涵深厚和外延广泛的复合性概念。文章试图从它是理念性概念、制度性技术性概念、文化治理模式概念、公众活动方式概念及综合能力形态概念等方面入手给予其具体的概念界定。从整合互动的状态呈现、自我调适的过程描述、互惠关系的建构手段与公共利益的调整方式等四个维度具体阐述其内涵。以此为基础,辨明其与文化治理能力、社会数字文化能力、数字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其后续研究及学术演进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 概念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 王丹 陈则谦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有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2017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文献,并结合深度阅读得到有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受政府和政策驱动明显;核心发文期刊、高产作者和学术合作团体主要来自于图书情报学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为六个主题,其研究热点沿着三条线索不断演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古婷骅 王志红
文章回顾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的研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政策、建设模式、建设实践、服务与评价、知识产权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光莲 张敏 郑伟伟
系统梳理和总结形式概念分析(FCA)与Folksonomy的结合机理以及FCA在层级导航、用户行为分析与偏好挖掘、标签本体构建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FCA在处理复杂大数据集、更精细地揭示标签语义与结构特征、多学科的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亮 田里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优质发展的重要障碍。旅游孤岛作为中国情景下描述旅游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理论工具,对于识别、判断和治理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正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新课题。论文在辨析旅游飞地、旅游罩、旅游孤岛3个关联概念的基础上,从主要类型、核心特征、形成原因与影响评价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研究进展,发现当前研究在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治理调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当前研究薄弱环节提出了3个可深入研究的具体方向,即基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从跨学科视角建立旅游孤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孤岛的形成与影响;依托旅游孤岛形成发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过程的调控机制。论文既是对旅游孤岛前期文献的梳理,以展示前期研究的观点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为新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钦能 高峰 王金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地图与知识图谱、主题图及概念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澄清了这几个概念使用时造成的混乱。其次侧重介绍知识地图研究的进展,包括知识地图中知识建模技术及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地图构建过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知识地图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萌 朱相丽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识别是国家和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活动。对新兴技术识别的各类方法进行总结对比,以期为研究人员进行新兴技术的识别与预测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过程]通过对新兴技术与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概念进行辨析,明晰新兴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各类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分析深度和分析结果的表现形式两个维度对各方法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现有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从概念来看,新兴技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内容上的根本创新性和对未来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不确定性;从识别方法来看,不同方法均有其适用场景。未来研究需要从微观层面深入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的认知,以便更准确地对新兴技术进行识别;另外还需要不断优化改进现有方法以提高识别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志宏 禹文婷
研学旅行又称为研学旅游、修学旅行、游学、研学实践等,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人们出于文化求知、实践体验和研究探索的目的,短期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地展开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包括了夏令营、冬令营、中小学春游秋游,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暑期调研、下乡支教等校外实践教育活动,以及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以研究、学习或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目前我国研学旅行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文献发表数量、文献所属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了旅游和教育研究的热点,师范类高等院校研究积极性较高,但是目前缺乏研究核心作者及作者群,并且大部分文献都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发展现状与经验对策、开发与设计和旅游者行为四个方面。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研学旅游 概念辨析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陶然
韧性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催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概念。文章从韧性概念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财政韧性的概念和内涵作出界定,提出财政韧性是一个符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用于评价财政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指标。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测算方法与结果有偏、政策建议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推进财政韧性研究进路,文章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一是从财政制度自身看,财政韧性应分别考察财政收入韧性和财政支出韧性;二是从冲击看,财政韧性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需要构建反事实的参照系来捕捉外部冲击对财政韧性的影响;三是从韧性内涵看,财政韧性测度应把握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四是从财政和经济的源和流的关系看,良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结构与有效的政府间层级治理有利于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财政韧性。
关键词:
韧性 财政韧性 冲击 概念辨析 研究进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黄鑫
<正>随着数字化不断加速、数字社会的到来,公民数字胜任力不仅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加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做出部署,着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与之同时,数字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颖 郑建明
[目的/意义]系统梳理近十年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布现状,归纳研究主题,总结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向。[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与可视化方法,揭示相关研究的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布现状;围绕服务设施、资源建设、服务均等化、服务利用与服务项目研究5个主题展开分析。[结论/发现]该领域已形成较为核心的团队,呈现以图书情报科学为主,其他学科协同的分布现状,但宏观层面的研究项目数量不足,系统性研究成果缺乏;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与建设管理,数字资源建设,对于乡村生产生活的作用等主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创新/价值]从研究分布、研究主题方面对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研究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刘巧园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历了合作共建阶段、资源共享阶段和知识共享阶段。进入21世纪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受到特别重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广泛,主要涉及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整合方式、整合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研究特点主要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日益受到重视,注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关注新兴技术在资源整合中的应用,元数据标准成为研究新热点。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应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合作机制、元数据标准、新技术应用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研究。图1。参考文献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