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1)
- 2023(13510)
- 2022(11397)
- 2021(10800)
- 2020(9067)
- 2019(20854)
- 2018(20457)
- 2017(37577)
- 2016(21954)
- 2015(24786)
- 2014(24840)
- 2013(23930)
- 2012(22101)
- 2011(19674)
- 2010(19804)
- 2009(17829)
- 2008(17723)
- 2007(15826)
- 2006(13652)
- 2005(12020)
- 学科
- 济(76462)
- 经济(76374)
- 管理(57563)
- 业(52745)
- 企(41132)
- 企业(41132)
- 方法(35680)
- 财(33169)
- 数学(32161)
- 数学方法(31878)
- 中国(27154)
- 农(24367)
- 教育(20928)
- 贸(19134)
- 贸易(19132)
- 学(19038)
- 地方(18976)
- 易(18665)
- 务(16290)
- 财务(16274)
- 财务管理(16213)
- 农业(15889)
- 业经(15597)
- 制(15322)
- 企业财务(15269)
- 财政(14327)
- 出(14168)
- 理论(13838)
- 技术(12817)
- 政(11834)
- 机构
- 大学(298104)
- 学院(293978)
- 济(112521)
- 经济(109958)
- 管理(105243)
- 研究(102923)
- 理学(91380)
- 理学院(90155)
- 管理学(88522)
- 管理学院(87944)
- 中国(71086)
- 科学(65836)
- 京(63451)
- 财(58727)
- 农(56632)
- 所(53154)
- 研究所(48422)
- 业大(47753)
- 范(47112)
- 中心(46660)
- 师范(46627)
- 江(46240)
- 农业(45093)
- 财经(43329)
- 北京(39695)
- 经(39273)
- 师范大学(38013)
- 院(36694)
- 教育(36580)
- 州(35605)
- 基金
- 项目(199416)
- 科学(155778)
- 研究(145712)
- 基金(141189)
- 家(124695)
- 国家(123504)
- 科学基金(103661)
- 社会(90512)
- 社会科(85503)
- 社会科学(85477)
- 省(80749)
- 基金项目(75742)
- 教育(72813)
- 划(69189)
- 自然(67058)
- 自然科(65470)
- 自然科学(65446)
- 自然科学基金(64278)
- 编号(60651)
- 资助(56245)
- 成果(50518)
- 重点(46467)
- 部(44968)
- 课题(44104)
- 发(44038)
- 创(41577)
- 科研(38894)
- 创新(38711)
- 教育部(38378)
- 大学(37587)
- 期刊
- 济(118277)
- 经济(118277)
- 研究(92378)
- 中国(64169)
- 教育(55137)
- 学报(52282)
- 财(50378)
- 农(50097)
- 科学(43705)
- 大学(39036)
- 学学(35731)
- 农业(33603)
- 管理(32169)
- 技术(25544)
- 融(21373)
- 金融(21373)
- 财经(21282)
- 经济研究(19934)
- 业经(19282)
- 经(18212)
- 业(18208)
- 问题(16823)
- 版(15801)
- 贸(14901)
- 图书(14820)
- 职业(13803)
- 财会(13239)
- 资源(13231)
- 科技(13069)
- 技术经济(13036)
共检索到439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强
公共教育有利于解决私人教育的流动性约束,减轻居民收入差异对当前教育投入的负面影响。采用1991年至2007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宏观数据以及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分组微观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似无关回归方法,研究发现:教育对居民而言是必需品,居民增加教育支出的比例小于其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比例;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增加私人教育支出;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居民教育支出起替代作用,对收入越低的群体,其替代性越强。因此,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符合我国政府倡导的教育公平性目标。
关键词:
公共教育财政 居民教育支出 教育公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复华
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陈复华据统计资料载,1994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006元,比上年增长3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这是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在1993年过2000元大关的基础上,首次突破3000元大关,出现了一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必源 黄宏磊
文章利用湖北省2002—2007年的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了湖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经济参数,并在这些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复华,陈建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心田,易法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怀志 张金隆
文章使用1995~2010年的湖北省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作为住房需求影响因素,分别应用BP神经网络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对湖北省城镇居民住房需求进行了预测和对比。研究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可作为预测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
住房需求预测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宋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推进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工具,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对2009年全国29个省份财政支出效率做了实证分析。并且着重探讨了湖北省财政支出的相对效率。实证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省级财政支出的总体效率较高,财政支出绩效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且存在着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特别是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是提升财政支出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财政支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会玲
1990年以来,湖北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较快,但在居民收入构成、收入增长的基础以及收入差距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三个层面探讨了解决的对策。即创造就业机会,降低贫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收入差距降到最低程度;转变政府外部经济职能,完善政府内部职能等。
关键词:
可支配收入 现状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增文
自1950年以来,中国法定退休年龄与最优退休年龄短期内存在不同步的现象,致使法定退休年龄远低于最优退休年龄。所建模型揭示出人口死亡概率与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经济规律。通过对城镇职工的年龄预测及对其赡养率和缴费率的敏感性分析,认为解决目前财政压力的关键是适当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关键词:
退休年龄 缴费率 死亡概率 敏感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亚玲
采用Logistic模型对居民个人理财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居民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居民,收入、年龄、学历、获取理财知识的难易程度及银行的信誉和实力与居民个人理财需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根据不同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提出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海,黄俊,杜福林
一、引言 从1998年我国陷入通货紧缩以来,如何启动消费,刺激国内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而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萎缩。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需求和投资,中央政府连续5年(1998-2002年)实施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建军
本文基于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扩大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同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受到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最大,这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制约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的异质性瓶颈。因此,在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基础上,不同区域应当因地制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目标相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