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4)
- 2023(7153)
- 2022(5840)
- 2021(5244)
- 2020(4157)
- 2019(9502)
- 2018(9400)
- 2017(16323)
- 2016(9636)
- 2015(10978)
- 2014(11053)
- 2013(10386)
- 2012(9975)
- 2011(9475)
- 2010(9944)
- 2009(8924)
- 2008(8452)
- 2007(7709)
- 2006(7219)
- 2005(6839)
- 学科
- 济(57853)
- 经济(57827)
- 管理(21673)
- 教育(18938)
- 中国(17753)
- 方法(16559)
- 地方(15399)
- 业(14941)
- 数学(14805)
- 数学方法(14711)
- 贸(12112)
- 贸易(12109)
- 企(11906)
- 企业(11906)
- 易(11835)
- 地方经济(11709)
- 学(11542)
- 出(11360)
- 财(9898)
- 理论(9151)
- 业经(9071)
- 农(8600)
- 发(8354)
- 出口(7972)
- 出口贸易(7972)
- 口(7972)
- 经济学(7430)
- 发展(6686)
- 环境(6652)
- 展(6564)
- 机构
- 大学(140266)
- 学院(135349)
- 济(64723)
- 经济(63479)
- 研究(53069)
- 管理(43764)
- 理学(37085)
- 理学院(36558)
- 管理学(36038)
- 管理学院(35725)
- 中国(32627)
- 京(30172)
- 财(28182)
- 范(27928)
- 师范(27850)
- 教育(27057)
- 科学(26761)
- 所(25466)
- 师范大学(23109)
- 经济学(22765)
- 研究所(22754)
- 财经(22037)
- 江(21944)
- 中心(21440)
- 经济学院(20287)
- 北京(20074)
- 经(19938)
- 院(18818)
- 州(16729)
- 财经大学(16085)
- 基金
- 项目(80331)
- 研究(68747)
- 科学(65483)
- 基金(56326)
- 家(46656)
- 国家(46166)
- 社会(45476)
- 社会科(42937)
- 社会科学(42929)
- 科学基金(39133)
- 教育(38654)
- 省(31206)
- 编号(29391)
- 基金项目(27841)
- 划(27590)
- 成果(26970)
- 课题(23484)
- 资助(22676)
- 部(20316)
- 发(20135)
- 年(20044)
- 自然(19808)
- 重点(19499)
- 自然科(19312)
- 自然科学(19308)
- 自然科学基金(18959)
- 教育部(18895)
- 国家社会(18845)
- 规划(18618)
- 性(18352)
共检索到227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借鉴美国学者Aschauer(1993)的算法 ,对中国公共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1992 - 2 0 0 1年间中国公共教育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为 0 .0 73,而公共教育投资的年平均社会边际收益率为11.5 %。表明近年来我国公共教育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 ,具有大致趋同的边际收益率 ,没有证据显示我国存在公共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苌景州
本文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教育(教育投资)经济价值的研究和认识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西方的研究和认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西方关于教育经济价值的思想和分析方法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作者指出,教育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能生产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能在社会中从事复杂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晓芳
自人猿揖别的远古起,世界便有了主客体之分,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社会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合主体,他与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属性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便构成了主体与客观存在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由此而结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超平 叶斌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公共财政的耗费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面临纳税人和公共财政管理部门对投资效益的质询,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能够描述其自身的存在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图书馆经济价值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兴起的评估研究。本研究在对杭州图书馆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条件价值法和消费者剩余法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图书馆经济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条件价值法与消费者剩余法的研究信度受市场替代品价格的处理方式和调查问卷的提问方式影响较大;②单个图书馆与图书馆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有较大差别;③在基础服务一定的情况下,要通过高附加值服务项目来提升图书馆整体经济价值;④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降低服务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璇
公共图书馆的成本-效益分析(CBA)是一种新兴的,以经济学视角对图书馆经济价值展开的评价研究。公共图书馆总经济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较难确认和量化。但因体现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服务具备公共物品的性质,所以国际上主要采用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法、意愿支付法和时间成本法为代表的公共物品评价方法,保守地评价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测量公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且公共图书馆全部的经济价值要高于实际测量结果。这不仅对量化评估公共图书馆自身服务所形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从另一方面也向公众表明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对促进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同功 张隆 赵得志 初桂民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硕博 倪霓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的增长模型,并在模型中纳入教育政策,旨在深入剖析不同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推动自主创新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随着水平创新的提高,这一效应将增进一步增强;中等教育则通过促进技术模仿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垂直创新的提高,这一效应也将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这两类增长机制并不是相容的,存在相互挤出的关系,因此一国的恰当教育政策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创新结构,更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增长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群力 谢滨泽
增加公共教育支出,保障教育公平对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7—2019年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数据,研究了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教育支出越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其再分配偏好程度越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程度越强烈,而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其再分配偏好程度下降。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公共教育支出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充足的公共教育支出能有效降低其再分配偏好。公共教育支出不足,不仅会提高再分配偏好,而且还会导致预期经济地位下降,进而进一步提高再分配偏好。因此,应不断加强对公共教育支出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教育供给水平;缓解阶层固化,提升社会流动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的调节作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烽
:本文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经济价值的考察方式提出了质疑 ,探讨了从知识的角度考察高等教育经济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首先 ,分析了教育经济学计算高等教育经济价值的传统理论、方法和面临的困境 ;第二部分探讨知识对高等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以及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 ;最后 ,概括了高等教育知识创新功能
关键词:
知识 高等教育 经济价值 知识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冰
"伊斯特林悖论"认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造福于人,包括生产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生产性价值就在于把投资直接用于培养学生将来的生产能力和谋生能力上;消费性价值则是指投资教育所获得的非货币性回报,两者是博弈关系,都可以使人得到满足。"伊斯特林悖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只考虑了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消费在其中的作用,只有把二者同等重视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伊斯特林悖论 教育 教育的经济价值 博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彬
舒尔茨揭示了教育具有经济价值 ,但对于教育经济价值的基础何在 ,以及教育如何发挥其经济价值没有相应的答复。从这两个疑问出发 ,揭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必须基于一定的知识储量 ,当积累在自然人身上的人力资源有条件受到物质资源的支撑时 ,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促进个体的收益大幅度的增长 ;同样 ,当社会的知识储存到一定的程度 ,且能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支撑时 ,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促进社会呈几何级的发展。对我国来说 ,人力资源的储量与社会知识的储量相比来说仍然很低 ,却只是才开始有条件受到物质资源的支撑 ,而这正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巨大的
关键词:
教育 经济价值 人力资源 教育收益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洪霞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研究认为结构性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其中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一致是一个基本原因,因此提议调整专业结构。虽然调整专业结构势在必行,但也不能仅仅根据就业情况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专业性质差别对待。对于应用型专业应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规模;对于那些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专业,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得从事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员达到或接近社会最优的规模,满足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