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01)
2023(21781)
2022(18663)
2021(17367)
2020(14742)
2019(33681)
2018(33298)
2017(62312)
2016(34832)
2015(39255)
2014(39481)
2013(38529)
2012(35586)
2011(32345)
2010(32575)
2009(29735)
2008(29068)
2007(25856)
2006(22740)
2005(20230)
作者
(102364)
(85583)
(84980)
(81169)
(54333)
(41238)
(38827)
(33534)
(32523)
(30529)
(28947)
(28832)
(27316)
(27094)
(26599)
(26552)
(26056)
(25424)
(24600)
(24578)
(21511)
(21210)
(20741)
(19557)
(19303)
(18980)
(18940)
(18939)
(17405)
(16996)
学科
(144612)
经济(144461)
管理(94651)
(87664)
(71795)
企业(71795)
方法(62487)
数学(54668)
数学方法(53950)
中国(39566)
(36691)
(35750)
(34610)
地方(31158)
业经(30036)
(27214)
贸易(27202)
(26418)
农业(24686)
教育(24394)
(24184)
理论(24017)
(21541)
财务(21459)
财务管理(21404)
(20943)
环境(20848)
技术(20772)
企业财务(20187)
(19396)
机构
大学(496332)
学院(491568)
(194500)
经济(190191)
管理(184558)
研究(172682)
理学(159792)
理学院(157818)
管理学(154653)
管理学院(153743)
中国(123148)
科学(110501)
(106607)
(89148)
(87651)
(87575)
研究所(81672)
业大(77584)
中心(77453)
(73976)
(70942)
师范(70181)
财经(69924)
农业(69095)
北京(67459)
(63519)
(62234)
(59202)
经济学(59042)
师范大学(57030)
基金
项目(335108)
科学(261435)
基金(240026)
研究(239887)
(212504)
国家(210723)
科学基金(178095)
社会(149014)
社会科(141034)
社会科学(140996)
(132312)
基金项目(126540)
自然(117610)
自然科(114868)
自然科学(114832)
教育(114585)
(113270)
自然科学基金(112765)
资助(99312)
编号(97922)
成果(80781)
重点(76848)
(73704)
(72330)
课题(69559)
(68819)
科研(64861)
创新(64189)
教育部(62573)
计划(62518)
期刊
(211794)
经济(211794)
研究(146681)
中国(98091)
学报(87253)
(78603)
科学(75278)
教育(70875)
(68161)
管理(66126)
大学(64834)
学学(60335)
农业(53533)
技术(44991)
(38334)
金融(38334)
经济研究(34711)
财经(34297)
业经(33248)
(29499)
(28309)
问题(27565)
图书(26612)
(24386)
技术经济(23886)
科技(23282)
统计(23244)
(22578)
业大(21987)
理论(21621)
共检索到729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博文  高岩  
公共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共教育支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公共教育支出引入经济增长收敛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分析公共教育支出对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支出缩小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公共教育支出引起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收敛,但是在西部地区不明显,这说明西部公共教育支出的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地区政府支出的效率改进机制不同,但其单个要素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似的时序动态变化,只是由东到西政府支出对资本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作用渐次减弱,劳动产出效率在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改善,东部地区也只是1990年代初较高,其后大幅下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以萍  包吉祥  
基于我国2001年~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区域、分层级地对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发现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从高到低层级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级递增。基于此,提出各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兴有  陆浩然  王鹏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利用29个省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费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节能减排政策对工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将产生抑制作用,而对服务业的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节能减排政策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的就业,减少东部地区农林牧渔业和交通邮政业的就业,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邮政业的就业无明显影响。最后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对我国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劳动力就业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琴  杜华俊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出口贸易影响主要来自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阻力因素的冲击。通过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部需求锐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骤减的重要原因。从区域层面看,国外收入水平下滑、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下降对东部地区出口波动影响显著,需求减少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中部地区出口受挫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与FDI是西部地区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苑春  程国雄  
选取长三角二省一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显著促进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上海市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系数很小。江苏和浙江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上海和江苏的利用外资显著促进了其经济增长,浙江则不显著。浙江的劳动力系数显著,说明浙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和江苏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投入。因此浙江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建华  韩永辉  
本文在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FDI质量要素,得出外资质量也是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结论,进而以珠江三角洲九市1999-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什么质量的外资更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资转型应注意四个外资质量因素,即单项FDI规模、FDI投向高新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FDI企业出口比重、FDI承载的技术潜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刘刚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郭苏文  
文章以中国31个省市1994-2012年的经济增长和制度质量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单位根、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了制度质量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经济增长差异也会致使区域间的制度环境不同。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市场化发展,为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权关系,提高政府效率,使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得以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这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最根本的途径之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方  陈凯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使用中国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本地区公共投资和邻近地区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假设各地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取决于公共投资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设定固定时间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公共投资与本地区经济呈正相关关系,但与邻近地区经济呈负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尚未形成技术外部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亭喜  苏旦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推动改革深入的重要力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还是各区域,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本的投入;对劳动力数量的简单依赖,东西部正在下降,中部在上升。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总的说来有正的贡献,但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东部在增加,西部在降低,而中部的市场化程度对经济的贡献为负。因此通过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使中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