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10400)
- 2022(8286)
- 2021(7702)
- 2020(6171)
- 2019(13943)
- 2018(13689)
- 2017(25265)
- 2016(13828)
- 2015(14941)
- 2014(14504)
- 2013(13695)
- 2012(12201)
- 2011(11171)
- 2010(11505)
- 2009(11085)
- 2008(10554)
- 2007(9007)
- 2006(8606)
- 2005(7695)
- 学科
- 济(48234)
- 经济(48165)
- 管理(38853)
- 业(35201)
- 企(28120)
- 企业(28120)
- 农(20939)
- 财(17472)
- 中国(16959)
- 业经(15218)
- 制(14775)
- 农业(13882)
- 方法(13537)
- 地方(11452)
- 数学(11438)
- 策(11275)
- 数学方法(11177)
- 贸(10322)
- 贸易(10315)
- 易(10065)
- 银(10047)
- 银行(10039)
- 体(9742)
- 行(9726)
- 融(9017)
- 金融(9016)
- 税(8773)
- 税收(8477)
- 收(8408)
- 及其(8251)
- 机构
- 学院(178600)
- 大学(173414)
- 济(73606)
- 经济(71765)
- 管理(66412)
- 研究(63736)
- 理学(55445)
- 理学院(54836)
- 管理学(53957)
- 管理学院(53581)
- 中国(49691)
- 财(39347)
- 京(36421)
- 科学(34867)
- 所(30830)
- 江(29588)
- 中心(29360)
- 财经(28301)
- 研究所(27094)
- 农(26859)
- 范(25702)
- 经(25565)
- 师范(25541)
- 院(23857)
- 州(23375)
- 北京(23278)
- 经济学(22242)
- 业大(21702)
- 财经大学(20512)
- 省(20263)
- 基金
- 项目(111657)
- 研究(89930)
- 科学(88330)
- 基金(78761)
- 家(67116)
- 国家(66423)
- 科学基金(57105)
- 社会(57029)
- 社会科(53840)
- 社会科学(53832)
- 省(44169)
- 教育(41369)
- 基金项目(39474)
- 编号(39180)
- 划(36911)
- 成果(33886)
- 自然(33082)
- 自然科(32290)
- 自然科学(32282)
- 自然科学基金(31677)
- 资助(31370)
- 课题(27864)
- 发(25615)
- 重点(25116)
- 部(24176)
- 年(24084)
- 性(24017)
- 国家社会(23635)
- 项目编号(23527)
- 创(23500)
共检索到292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颖 李梦晨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将成为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重点,而城乡规划在深化改革和城镇化发展的舞台上势必将扮演其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对深化改革期时代特征的解读,从城镇化中的定位、改革期立法滞后、中央与地方矛盾、利益多元化局面四个方面剖析城乡规划面临的转型困境,结合国家战略与当前社会环境,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找准核心内涵、转译技术文件、发展基层民主以及明确价值取向四个角度提出因时制宜的应对策略,以科学发展思维建言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屠李 赵鹏军 张超荣
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向公共政策转型的阶段。同时,规划实施评估也得以全面开展,但作用并不明显。在回顾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源头——公共政策评估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演进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在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明确规划实施评估的目的,旨在考察规划实施绩效和揭示规划运作机制;规范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着重规划实施结果评判和规划实施过程检测;拓展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折衷运用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方法论;完善规划实施评估的机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关键词:
城乡规划实施 评估 公共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海贤 肖烈桂
城乡规划编制需要研究城乡和谐、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城市内部各种利益群体的和谐。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环境问题、城市外延扩张与质量提升不协调问题、城市社会问题等。通过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对这些城市问题的研究,使城乡规划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
和谐城市 城乡规划 规划编制 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格非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走过近十个年头,实践证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由于改革政策还不够完善,内外部环境欠理想,致使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障碍,本文结合对我市18个县(市)支行、信用联社的调查,谈一些管窥之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涤湘
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后,我国正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转型。《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从发展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乡规划应改革的一些方面和应重点强调的几个问题,包括在规划编制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乡规划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田刚 姜扬 刘洁敏
时代进步社会变迁,中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逐渐面临严峻的空间发展问题。首先探讨了城乡规划面临的空间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归纳总结了国家应对战略所体现的四个基本思路:区域城乡空间协调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耕地和保障生态安全格局;并对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三大主要空间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城乡规划的功能定位;最后以此为基础,就城乡规划如何应对空间发展问题提出了三条对策:督促"三规"衔接、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完善法规政策、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以及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环境品质、降低资源消耗。
关键词:
空间发展问题 城乡规划 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坚强 郑善文
运用公共政策学原理,探讨控规的公共政策属性;通过对现行控规公共政策属性的缺失及原因分析,提出从"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型、加强制度建设是控规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实现控规这一转型,一方面,要建立公正、公平的核心价值观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要基于公共政策,从思想理念、编制主体、体系构成、运作程序四个方面进行控规的制度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从城乡规划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管理组织建设、编制管理、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监督和听证机制建设,以及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管理体制 研究进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泉 陆建华 苟开刚 张磊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型,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外,在实践领域,需要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系。论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根据城市规划在今后城乡发展过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认为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应包括"决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和"反馈性"四部分,并就各部分内容的作用、表现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此外,论文还对改造规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来体现四部分工作内容的策略方法进行了思考。希望对今后规划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赵伟
文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的涵义,指出区域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缺乏公共政策属性的有关方面,在解析、借鉴国外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区域规划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公共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峰 刘云华
传统城市规划师更多地充当了城市建筑师、规划技术专家和政策分析师的角色,而公共政策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师则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各方利益的沟通者和协调者。通过比较不同规划理念下规划师的角色差异,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师角色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师虽然仍在传统的规划框架下开展工作,但公共政策导向的规划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师 规划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秋晓 周子懿 吴霜
系统科学揭示了城乡系统内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然而当前规划师在面对城乡系统时,大多仍以简单线性思维对城乡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考量。引入作为系统科学基础理论之一的超循环理论,在分析当前城乡规划失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乡规划编制的思路:由控制量变转向关注关系变化、由蓝图式规划转向基于非线性特征的渐进式规划以及由管理控制转向动态监控反馈。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超循环理论 城乡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陶
生态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使生态用地作为应对生态问题和城市建设的契合点而跃上我国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话语平台,"生态优先"正逐步成为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将GIS栅格模型引入生态用地研究,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多因子评价模型,研制生态服务价值栅格专题地图,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综合计算和栅格化管理。建立数字生态模型,用三维虚拟空间表现生态服务价值在城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实现城乡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分类,并形成可辅助城乡规划决策的数字生态基底。该数字生态基底为规划城市发展预留用地和保留重要生态用地提供数据基础,从空间上和体量上做到城乡生态用地的一体化协调布局和城乡生态资源互补,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菁 张沛 李奕霏 张中华
针对现行《城乡规划法》存在的缺陷,通过对国外城市规划法治经验的借鉴,提出了法治视角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城乡规划法》完善思路,包括法治规划的社会平衡性、法规间的协同统一,和法之含义的明确界说。
关键词:
法治 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赞
作为引领各阶段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总纲,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乡规划体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2015年3月18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 5年修订)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将促使宁波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总规编制进程的规划体系演进历程,在分析宁波修订版总规对规划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序列、四层级"的城乡规划体系重塑方案。
关键词:
城市总规 城乡规划体系 重塑 宁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