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8)
- 2023(10337)
- 2022(8682)
- 2021(8145)
- 2020(6617)
- 2019(14313)
- 2018(14250)
- 2017(27761)
- 2016(14950)
- 2015(16543)
- 2014(16029)
- 2013(15804)
- 2012(14202)
- 2011(13331)
- 2010(13622)
- 2009(12881)
- 2008(12453)
- 2007(11291)
- 2006(10428)
- 2005(9155)
- 学科
- 济(62393)
- 经济(62342)
- 农(46635)
- 业(45305)
- 管理(39404)
- 农业(31053)
- 企(23990)
- 企业(23990)
- 地方(18287)
- 中国(18132)
- 方法(17825)
- 业经(17811)
- 数学(15757)
- 数学方法(15524)
- 财(13481)
- 制(13308)
- 策(12953)
- 发(11741)
- 贸(11030)
- 贸易(11023)
- 学(10954)
- 及其(10896)
- 易(10719)
- 农业经济(10658)
- 环境(10556)
- 银(9834)
- 银行(9829)
- 行(9562)
- 政策(9502)
- 融(9270)
- 机构
- 学院(208925)
- 大学(199740)
- 济(88342)
- 经济(86399)
- 管理(81722)
- 研究(71536)
- 理学(69981)
- 理学院(69260)
- 管理学(68218)
- 管理学院(67811)
- 中国(56894)
- 农(51403)
- 科学(43269)
- 京(41240)
- 财(39131)
- 农业(38927)
- 所(35941)
- 中心(34654)
- 业大(34466)
- 江(33715)
- 研究所(32301)
- 财经(29695)
- 范(28897)
- 师范(28719)
- 经(26858)
- 州(26657)
- 北京(25199)
- 经济学(24964)
- 院(24962)
- 经济管理(24451)
- 基金
- 项目(138454)
- 科学(110048)
- 研究(108187)
- 基金(98677)
- 家(84667)
- 国家(83847)
- 科学基金(72149)
- 社会(69208)
- 社会科(65209)
- 社会科学(65196)
- 省(56496)
- 基金项目(51690)
- 编号(48251)
- 教育(47169)
- 划(45781)
- 自然(43450)
- 自然科(42251)
- 自然科学(42241)
- 自然科学基金(41438)
- 成果(38726)
- 资助(38652)
- 发(33296)
- 课题(31587)
- 重点(30881)
- 部(30396)
- 农(30374)
- 创(28679)
- 国家社会(28414)
- 性(27639)
- 发展(27474)
- 期刊
- 济(108302)
- 经济(108302)
- 研究(59613)
- 农(55782)
- 中国(45566)
- 农业(37761)
- 科学(28452)
- 学报(28418)
- 财(26926)
- 管理(25039)
- 业经(24721)
- 融(23993)
- 金融(23993)
- 教育(22595)
- 大学(21824)
- 学学(20580)
- 业(17520)
- 技术(17411)
- 问题(15028)
- 经济研究(14819)
- 农业经济(14397)
- 农村(14325)
- 村(14325)
- 财经(13268)
- 资源(13153)
- 图书(12858)
- 经(11448)
- 世界(11328)
- 经济问题(11167)
- 版(11015)
共检索到32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丽瑰
公共政策领域出现了去公共性的"精英俘获"现象,其成因及应对策略值得分析,以回归政策的公共之道。研究发现,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并未根据政策受益方的体量、需求等均等化地分配下去,而是出现了精英化的偏好,大量资源集中在少量优势地域及少量优势群体上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精英俘获"现象由多重历史现实原因造成,是巨型国家系列政策重心偏移及衍生出的政策执行难题共同形塑的结果。此类"精英俘获"的资源分配逻辑最终会造成系列不正义的后果,引发激进农业体系变革、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稳健现代化道路面临风险等,应当警惕。为此,公共资源分配应当回归公共性,明确公平原则,保证过程和结果的公共性,如此资源分配才有效率,国家的公共意图才得以维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樊振佳 李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引导下,返乡创业在我国逐渐成为新的创业态势。面向返乡创业的信息服务作为返乡创业配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创业者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在4个省份多地进行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前返乡创业信息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精英俘获"现象。针对此现象,文章提出返乡创业信息资源出现"精英俘获"现象的表征和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这两个研究问题。借助质性分析软件,对田野调查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梳理了该现象的表征;通过对宏观环境和创业者主体两个层面的分析,总结了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最终获得了返乡创业信息资源"精英俘获"现象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精英俘获"现象体现在返乡创业精英往往比普通创业者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当地的返乡创业信息服务和资源,以及能参与更多的社会事务,并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其产生是我国当前基层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的表现,并不完全依赖精英的个人主观意愿,有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看,这种现象会影响到政策的锚定,使真正有需求的大量普通创业者无法获得所需信息,最终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雷文艳
国际发展援助中的"精英俘获"现象已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精英俘获"严重破坏援助项目的成果,阻碍项目的社区发展和民主参与,本文对国际发展项目中"精英俘获"现象进行透视分析,对防范和制约"精英俘获"做了有价值的探讨。为避免因权力和决策过分集中而出现"精英俘获",需要对项目的权力非均衡结构进行发展干预,并做好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及培育贫困群体权利意识、集体意识。防止"精英俘获",提高发展援助的效率和效果应成为我国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和实施对内扶贫工作方案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发展援助 精英俘获 抑制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毅 江立华
在"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实现途径中,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村庄调研发现,农村社会分化带来的扶贫主体缺失、运动式治理带来的扶贫开发的悖论和"条块分割"管理带来的权责不匹配给精英俘获提供了社会基础、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基层产业扶贫实践中这种精英俘获表现为两个向度:基层政权选择性治理带来的"被动俘获"——村庄向度上的俘获精英;项目制实践运作中,精英相互合作主动俘获扶贫项目资源——个人向度上的精英俘获。前者受制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遵循的是地方政府科层制的关系理性;后者则体现为自下而上反控制的经济理性,遵循的是乡土社会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
产业扶贫 精英俘获 两重向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欣 朱可涵
低保瞄准是实现扶贫资源精准投放的前提。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估算了中国农村的低保瞄准效率,发现农村地区低保救助资源不足、瞄准偏误较大、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现象。其次,本文基于分权制社区瞄准方式下基层政府的效用函数,构建了分析农村低保瞄准的理论框架,引入农户信息水平因素研究低保瞄准。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的信息水平对低保瞄准具有显著影响。在村内设置宣传公示栏,提高农户的信息水平,会减轻乡村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改善低保瞄准效率。最后,本文对农户信息水平如何影响低保瞄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地理环境恶劣、信息传播难度大的地区,农户信息水平更能减少低保瞄准偏误,这验证了信息传播的通知作用;在具有宗族势力、精英俘获更严重的村庄,农户信息水平更能改善低保瞄准效率,这验证了信息反馈的监督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剑峰 李静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呈现出普遍性的"精英俘获"现象,领办人控制严重,股权高度集中,"大农吃小农",严重偏离了合作社"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此,需要完善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外部监管机制,促进合作社企业家的成长,从而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精英俘获 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汉杰 陶勇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评估了农贷精英俘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贷精英俘获显著地促进了村庄农户的收入增长,且这一增长效应是具备包容性的,能够有效提升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未显著扩大村庄内部的收入差距;农贷精英俘获的增收效应有赖于良好的干部信任程度、邻里信任程度及村庄精英行为动机;农贷精英俘获的增收效应主要通过创业机制和雇佣机制,促进精英农户和普通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以及低收入农户的打工收入。上述发现印证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秩序有助于破解传统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负外部性,使得农贷体系更加具备包容性,能够为新发展阶段乡村治理体系与农贷政策的完善提供新的理论观点与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农贷市场 精英俘获 农民收入 乡村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升
基于对河北省一个国家重点贫困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精英俘获成为影响农村脱贫效果的重要原因。国家扶贫资源存在的不同形式决定了地方精英对资源的不同俘获模式、获利模式和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于精英直接俘获货币型资源的传统方式,面对以实物形式存在的非货币型扶贫资源,地方精英难以直接获利,于是借助资源下乡的项目制、后税费时代农村形成的结构性权力真空和地方社会对精英的认同文化,以俘获扶贫资源使用权,并将其以资本化经营的方式占有了扶贫资源产生的大部分收益,但由于实物扶贫资源的特殊性,精英俘获行为不但在经济上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负担,也将导致农村社会的贫困代际传递和政治上的村庄治理内卷化。
关键词:
精英俘获 扶贫资源 资本化 获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强 武香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但受资源要素分布不均等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了“精英俘获”问题,从而阻碍了农村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运行。为实现有效治理,需增强政策的指导性,强化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审计监管,并通过设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进农村经营主体的有序竞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璆 郑逸芳 许佳贤 陈念东
参与式治理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理念。本文考察了参与式扶贫治理中的精英俘获现象,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在内的乡村精英对于扶贫项目开发都有较大的干预优势和作用空间。从村庄内的权力结构制约、治理环境复杂性、扶贫制度的固有缺陷、项目信息传递的差序格局、参与式理念的水土不服以及扶贫内卷化趋势等方面对精英俘获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激发乡村精英能动性、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规范扶贫项目过程以及确立精准有效的瞄准机制等对策,以便克服参与式扶贫治理中的精英俘获困境,推动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参与式 扶贫治理 精英俘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璆 郑逸芳 许佳贤 陈念东
参与式治理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理念。本文考察了参与式扶贫治理中的精英俘获现象,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在内的乡村精英对于扶贫项目开发都有较大的干预优势和作用空间。从村庄内的权力结构制约、治理环境复杂性、扶贫制度的固有缺陷、项目信息传递的差序格局、参与式理念的水土不服以及扶贫内卷化趋势等方面对精英俘获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激发乡村精英能动性、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规范扶贫项目过程以及确立精准有效的瞄准机制等对策,以便克服参与式扶贫治理中的精英俘获困境,推动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参与式 扶贫治理 精英俘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伟杰 周文杰 肖翔
由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分配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弱势人群的经济参与能力,但精英人群常常凭借自身优势,攫取公共资源的额外收益,从而导致精英俘获。文章基于效用函数,对个体信息能力差异导致精英俘获的机理进行了数理推导,利用现场调查数据对精英俘获的数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个体受教育水平这一约束条件下,具有信息能力优势的精英群体将更可能俘获公共资源并获得额外收益。其中,受教育年限小于等于9年的群体中被发现广泛存在精英俘获现象,且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强化其信息优势之于公共资源额外收益俘获的正向影响;相反,在受教育年限大于9年的群体中,并未发现精英俘获现象。在信息社会语境下,解析精英俘获的“信息机理”不仅有助于保障公共资源切实惠及目标人群,而且也有助于从个体信息能力层面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政策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大立 林小英
本文运用管制俘获理论,从高中教育资源市场的垄断结构、管制机构、利益集团、价格管制以及对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公办高中择校费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公办高中择校费 管制俘获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雷丽衡 袁燕
当承担着区域发展、税收、就业等政策性负担的食品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地方政府出于政策目标及政治绩效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得不放任、掩饰甚至庇护企业,企业也会挟此为获取更高利润而牺牲食品安全。本文研究表明:由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是造成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在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相对较低的市场发展初期,由于严格监管的有效性不足且与地方发展目标相冲突,政府通常会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换取地方发展。随着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提高,严格监管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促进整体食品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府目标。然而地方政府由于无法克服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往往难以实施严格监管。只有通过司...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荣发 曾维忠
森林碳汇扶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挖掘森林碳汇扶贫功能、提升森林碳汇扶贫成效,有必要量化和剖析森林碳汇扶贫偏误。基于川西南、川西北两个地区的调查数据,借鉴精英俘获和大众俘获测量方法,探讨森林碳汇扶贫偏误的原因。囿于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精英群体示范带动作用的依赖,精英俘获现象在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阶段明显,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大众俘获现象在利益分配阶段大量存在,且囿于项目运行机制和村落生态、社会、经济特征村落之间差异显著。减少森林碳汇扶贫偏误、提升森林碳汇扶贫成效的思路在于:参与阶段在允许一定精英俘获的背景下,通过精英群体与贫困群体的帮扶极大可能地增加贫困人口参与程度;利益分配阶段通过项目运行机制设计、异地搬迁、村组人才引进等措施降低大众俘获程度,增强贫困人口对森林碳汇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改善等福利的获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