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7)
- 2023(13809)
- 2022(12108)
- 2021(11478)
- 2020(9565)
- 2019(21845)
- 2018(21778)
- 2017(42622)
- 2016(23280)
- 2015(26192)
- 2014(26285)
- 2013(25719)
- 2012(23644)
- 2011(21369)
- 2010(21527)
- 2009(20013)
- 2008(19521)
- 2007(17171)
- 2006(15326)
- 2005(13681)
- 学科
- 济(87046)
- 经济(86918)
- 管理(73554)
- 业(66480)
- 企(56331)
- 企业(56331)
- 方法(38164)
- 数学(32798)
- 数学方法(32301)
- 财(27444)
- 农(24933)
- 中国(23649)
- 制(21795)
- 业经(20587)
- 学(18600)
- 地方(17530)
- 务(16304)
- 贸(16229)
- 贸易(16223)
- 财务(16222)
- 财务管理(16187)
- 农业(15907)
- 易(15799)
- 理论(15474)
- 企业财务(15339)
- 银(14958)
- 银行(14917)
- 策(14861)
- 环境(14530)
- 体(14492)
- 机构
- 大学(328902)
- 学院(327746)
- 管理(132130)
- 济(129866)
- 经济(126815)
- 理学(113900)
- 理学院(112674)
- 管理学(110877)
- 管理学院(110261)
- 研究(108228)
- 中国(80717)
- 京(69709)
- 科学(65238)
- 财(64824)
- 所(53404)
- 财经(50242)
- 农(49304)
- 中心(49005)
- 江(48924)
- 研究所(48125)
- 业大(46812)
- 经(45512)
- 北京(44247)
- 范(42885)
- 师范(42546)
- 院(39480)
- 州(39410)
- 农业(38277)
- 经济学(38247)
- 财经大学(37166)
- 基金
- 项目(220852)
- 科学(173685)
- 研究(165482)
- 基金(159580)
- 家(137379)
- 国家(136207)
- 科学基金(117474)
- 社会(103342)
- 社会科(97873)
- 社会科学(97849)
- 省(85850)
- 基金项目(84298)
- 教育(75801)
- 自然(75572)
- 自然科(73742)
- 自然科学(73727)
- 自然科学基金(72382)
- 划(71989)
- 编号(68973)
- 资助(65849)
- 成果(57603)
- 部(49010)
- 重点(48744)
- 课题(47266)
- 发(46402)
- 创(45668)
- 制(43978)
- 项目编号(42932)
- 创新(42539)
- 教育部(42389)
- 期刊
- 济(146310)
- 经济(146310)
- 研究(100408)
- 中国(62959)
- 财(49907)
- 管理(49346)
- 学报(48544)
- 农(45597)
- 科学(44821)
- 教育(38414)
- 大学(37560)
- 学学(35171)
- 农业(31289)
- 融(30525)
- 金融(30525)
- 技术(28265)
- 财经(24476)
- 业经(24033)
- 经济研究(22468)
- 经(20756)
- 图书(19118)
- 问题(18737)
- 理论(16805)
- 科技(15596)
- 实践(15434)
- 践(15434)
- 现代(15327)
- 技术经济(15154)
- 业(14936)
- 版(14625)
共检索到48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明 沈志军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优化公共政策传播机制,需要从硬件修复和软件优化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修复上,要重视"政策信息服务人"的塑造,加强政策信息的编排,实现媒介力量的整合,强化理性受众的培养;在软件优化上,要全方位完善政策传播制度,重启政策传播的互动模式,重构政府—媒介—受众之间的关系,注重政策传播效果的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甜甜
本文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传播、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等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公共政策传播的渠道类型,探究公共政策传播的重要性,分析公共政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研究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传播 传播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付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的传播渠道主要有政府传播渠道、大众媒介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借助新型传播技术,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单一传播平台为多元化传播平台,组建多元化跨媒体的综合传播平台,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向群众传播公共政策成为必然。因此,要继续高度重视组织传播渠道,提高政府组织对信息的整合、解读能力;充分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渠道,迅速、准确地传播信息;积极引导非正式传播渠道,使之建立完善的正式的传播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传播 大众媒介 组织传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增辉
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保证社会利益协调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通过培养发展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健全多层次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政策制订的民主协商机制以及建立公共政策的损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 利益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上 刘朝臣
自“非典”事件发生以来,我国社会很多地方产生了大量的流言,对国民的身心、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下:流言作为一种社会情境对个人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刺激作用,经广泛传播后,就会变成一种社会心理环境,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经过信息内容的一般化—强调—同化,逐步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污染,引起人们的恐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它轻则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重则引起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安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丹
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外部性极强,需求过度和供给不足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这种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生产要素,政府必须利用公共政策对其加以规制。而博弈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环境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规则直接决定了分配结果。因此,本文以公共政策的科学选择为基础,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和经济发展瓶颈中,寻求公共政策的突破和创新,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资源 配置优化 博弈 公共政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静
健康扶贫政策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增强脱贫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以地处秦巴山区的汉中为例,笔者发现通过政府部门主导、融合传统及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及强化监督检查等可以较好实现健康扶贫政策信息的精准传播和有效理解;建议在今后的健康扶贫工作中,注重普及健康基本知识、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实现治病防病两手抓。
关键词:
健康扶贫 政策信息 信息传播 贫困地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晓睿 王丹琛 董安邦
以小世界理论和疾病传播模型为理论基础,将公众心理应激作为变量构建新型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型并进行仿真,以探求典型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公众应激心理产生的应急行为对危机信息的传播具有导向性影响,公众应激产生的心理情绪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被传播节点的情绪,从而影响公众的传播行为;通过调整参数,加入政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官方信息的发布和更新速度以及信息发布量和覆盖率对公众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有显著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危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危机心理承受力与应对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公共危机 信息传播 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小华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手段,公共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作为行政手段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审计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选择及运用的全过程。本文以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发现,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理论的基础薄弱,理论和实践之间脱节,缺乏系统科学公共政策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审计资源不足导致全面推行公共政策审计成本高。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跟踪审计 制约因素 国家审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斌开 徐翔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一方面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一定替代作用,给就业市场与劳动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一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历史经验梳理与国别比较发现,自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技革命开始以来,技术进步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的扩张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别差异。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作用机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张力,但其最终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冲击,应当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以促进机会均等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培源
农产品具有特殊的消费属性、自然属性、商品属性和资本化属性。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这既是市场失灵表现,也是政府缺位使然。因此,政府必须充分正视农产品市场属性的特殊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
关键词:
农产品 市场属性 价格波动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福
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和全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具体表现为宏观调控机制、均衡统筹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和系统开放机制。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多元整合机制的作用。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搞好公共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鹏 赵禹骅
公共政策的集体选择机制是构成民主决策的基石,但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决策者协商制度,包括民主参与、协商制度、专家意见三种主要的形成机制。而且在集体选择中,公众参与比决策结果重要,协商沟通比表决过程重要。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共选择 集体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